您的当前位置:

医政管理

医政管理



  【医政管理工作概况】 2000年医政工作以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贯彻执行《医师法》、《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为核心,以一切为病人为宗旨,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按照全市卫生工作总体要求,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抓好医疗市场清理整顿、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便民优质服务、医院管理、血液管理及贯彻《医师法》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为新世纪医政工作再登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度,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范化率达67%;村卫生所规范化率达9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率81%;卫生部门县及县以上医院治愈好转率稳定在95%以上;卫生部门县及县以上医院基础护理合格率达 90%以上;卫生部门县及县以上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90%;卫生部门县及县以上医院社会综合满意度达94.25%;医疗责任事故发生率为0。
  【清理整顿医疗市场加强医疗机构管理】 为净化医疗市场,为群众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2000年全市加大了清理整顿医疗市场工作的力度,重点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擅自执业的非法医疗机构和个人,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擅自扩大诊疗范围及变更执业地点、出租科室等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对非法行医、无理取闹且屡教不改的严重违法行为及外地流窜的游医药贩重点打击。全市共清理取缔非法行医机构和个人193个,罚款1 100元,完成变更登记审验医疗机构38所,清理外聘人员 26人,对6所屡教不改的非法医疗机构进行了新闻曝光。加强了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通过全面实行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重点解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实施规范化服务,强化“三基三严”训练,突出解决质量低的问题;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努力解决服务差的问题,创造优美环境,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切实解决环境乱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确保了医疗质量提高,卫生部门县及县以上医院人、出院诊断符合率达95%以上,治愈好转率稳定在95%以上。
  【社区卫生服务】 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过三年的运作,基本上形成了以一、二级医院为依托,以社区为范畴,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建立起了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一是规划设置科学合理,审批程序统一。按照“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和区域规划,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分布做了宏观规划。各县、区卫生部门按全市总体部署,对本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布局,绘制规划设置图,报市卫生局批准后实施。日前,全市规划7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已批准41所,实际设置已达到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覆盖率达100%的标准。
  二是强化指导,规范管理。重点抓了目标落实,分类指导,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全市医疗市场规范管理之中,进行重点部署,重点检查,先后召开了社区卫生服务动员会,专题的报会、全科医生培训会、全市卫生工作会、医疗市场清理整顿会议,重点安排,强化落实。共分两次集中时间、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规范化管理考核评价细则进行指导、检查和验收。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组织管理、基础设施、服务范围、健康教育、卫生防病、医疗康复、医疗文件、健康档案及牌匾等内容考核评价。经验收规范化率达 81%,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科学布局统一;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统一;组织机构、名称牌匾统一;“两册三卡”预防保健等功能统一,从无序状态向有序运作、规范管理迈进。
  三是健全制度,完善功能。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10项规章制度,印制“两册三卡”,统一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牌匾、医疗文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按照工作制度、操作规程,规范运作。从完善功能上,以医疗为切入点,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侧重点,形成服务网络。开展了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心理咨询、登门静点、双向转诊、院前急救、慢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防病等项工作。拓宽了服务范围,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四是典型促进,提高质量。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在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着重抓了典型引路,重点突破。10月25日在兴安区组织召开了“社区卫生服务兴安区现场经验座谈会”,推广了兴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组织管理有力,工作协调有方,规范建设到位,服务功能完备,形成独特的管理机制,突出的预防、保健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模式。通过典型的推动使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深入开展便民优质服务活动】 为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医疗机构中开展便民优势服务竞赛活动的通知”,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解决医疗机构中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市卫生局于年初制定下发了《在全市医疗机构中开展便民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方案》,转发了省卫生厅下发的《全省便民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标准》,把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便民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列为全市卫生工作的重点。为保证全市便民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顺利开展,全市二、三级医院按照市卫生局要求,每月一次自行检查,查找不足与漏洞,完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各县、区卫生局每季进行一次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反馈给医疗单位;市卫生局每半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医疗单位便民优质服务竞赛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反馈给各单位。
  通过开展“便民优势服务竞赛活动”,促进了医疗单位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医疗服务技术的提高。市人民医院采取一系列树形象工程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落实规范化管理,完善了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实行了腐人选择医生制度,开设了 “120绿色通道”,设立“一日病房”,实行单病种质控及“三联处方”制度。矿务局总院及其各矿院全面落实“便民优质服务”的各项措施,设立了“采掘工人窗口”,“采掘工人病房”,给一线工人和群众提供了优质特殊的服务,市中医院在从严治院狠下功夫的同时,还加大新闻舆论宣传力度,使医院在广大市民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同时也推动了便民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开展,市妇幼保健院注重内部挖潜,聘请了专职导诊员,医技科室实行无假日,静点室安装了彩电,为产妇提供免费早餐等,赢得社会及广大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医师资格考试】 为贯彻落实《医师法》,加强医师队伍建设,规范医师资格,提高执业医师综合素质,2000年度我市的医师资格考试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医师资格考试资格审查阶段;二是实践技能考试工作阶段;三是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阶段。参加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全市中西医4个专业80名护士。全市共设考场3个,选聘监考员10名。
  【血液管理】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献血法》、《黑龙江省献血条例》,市卫生局在年初召开了“全市无偿献血总结表彰大会”,对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全市共有10个单位获先进单位奖,2人获无偿献血金杯奖,8人获无偿献血银质奖,13人获无偿献血铜质奖。通过对无偿献血的表彰奖励,提高了全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了输血委员会和输血科,完善临床用血的工作规程,以提高输血管理水平。同时继续强化成份输血及自身输血的开展,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规范管理,市中心血站新购置采血车一台,促进了无偿献血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