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第二届“巾帼十杰”事迹简介

市第二届“巾帼十杰”事迹简介

市第二届“巾帼十杰”事迹简介



  【市第二届“巾帼十杰”事迹简介】 谢玉芝49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市委党校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多次被评为省优秀理论工作者,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谢玉芝任党校党委书记以来,求真务实,使党校教育、教学工作齐头并进,两年来共举办各种干部培训班 30多期,培训人数达1 800多人,突破历史最好水平。她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共同备课,带头上讲台,带关撰写论文,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面对党校基础条件差的困难,在一无资金二无人力的情况下,她挖掘一切潜力,多方协调,改造扩建了具有十几年历史、上下水堵塞、又冷又破的教学楼,解决了多年想解决却苦于无力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在校园的改建上她身体力行,带领教职工清理垃圾、植树种花,铺草坪等。使校园焕然一新,1999年党校被评为支持城市建设有功单位。
  洪丹34岁,研究生,中共党员,市交通局工会主席,公路管理处党委书记,曾获得省公路局青年岗位能手、省交通厅文明个人标兵、市模范工作者、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多年来,她一直工作在公路筑路第一线,曾亲自参与并组织了我市鹤佳,鹤萝、鹤伊及市外哈黑部分优质工程标准。工作中,她能做到严格管理、科学施工,仅技术改造、节约挖潜、强化管理等就创收 700余万元。近两年她积极协助局处领导探索行业文明创建新路,组织职工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她组织人员创立的集信息、调研和文学创作为一体的处刊《鹤岗公路》成为全省公路系统的首创。去年,鹤岗公路管理被中央文明委评为行业文明创建先进单位。
  金明玉34岁,初中文化,环卫处清洁公司清场五班班长,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工作者,1992年当选为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金明玉从事清洁工作18年来,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扫帚,没有离开过大街,扫大街的生活平凡,可金明玉扫大街却扫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负责清扫保洁哪条路,哪条路保洁的路段,就会变样,变得让人叹服。18年来,她身边的姐妹嫌扫大街苦、脏、累,几乎都调出了环卫队伍,而她不但不攀比反而更加热爱环卫事业,更加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她天天头顶繁星出家门,日日手握扫帚迎朝阳,夏天头顶烈日她和姐妹们往返于大街上,清扫保洁,衬衣的后背湿了又干。冬季,顶着严寒在冰雪路面上清理积雪残冰,手脚都冻僵了仍坚持在岗位上,她早来晚走不计时间报酬,她不图名利,默默无闻地地奉献着,在她身上浓缩着千百万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高尚情操。
  高立力38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市粮食局正科级组织员,1994年、1998年两次被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组织员称号,多次荣获市政府记功奖励,多次被市委、市委组织部评为模范党务工作者,优秀组织员等荣誉称号。
  高立力从事党建组织工作十余年来,爱岗敬业,在党员管理方面她切实加强党员管理的基础工作,制定出几十项党员管理规章制度,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党员的思想情况,编制出全局党员卡片,实行动态管理。为提高全局党员队伍素质,她每年都制订出详尽的学习计划,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党员发展方面她严把“三关”,切实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工作中她起草了大量的文字材料,每年都撰写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和党建理论文章,她撰写的 3篇论文分别在省、市粮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交流并获奖。她勤奋学习,扎实工作,使粮食局党建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她所工作的粮食局党委组织部在1999年全市创“十佳”组织部门评选中被评为最佳组织部门。
  张慧乔49岁,大专文化,鹤岗市私立兴泽学校校长,1999年被市妇联授予“扶贫助困先进个人”,被省妇联授予“巾帼创业女带头人”称号。
  张慧乔富了不忘家乡父老的支持和关怀,为减轻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同丈夫一起自筹资金2 000余万元, 创建了我市一所规模较大、设备齐全的私立学校,几年来,为上级学校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在国家、省、市竞赛中,该校都榜上有名,在办学建校的过程中,身为该校校长的张慧乔以博大的胸怀资助特困生,一方面中学部实行了奖学金制度,每年拿出 7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激励学生拼搏进取,另一方面对特困生实行免费学习, 3年来,得到张校长资助完成学业的学生达10人之多,累计金额达 5万元。4年来,受奖学生达200多人次,累计金额40余万元。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张慧乔与其家人情系灾区,一次捐款 5万元,当年,她又与丈夫投巨资兴建起省内一流兴汇大世界商城,解决了 2 000人下岗再就业,成为市纳税大户。
  陆锦芳50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鹤岗市一中特级教师,近年来,她先后荣获市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她从教3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处处以“为人之师,作人之表”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她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差生、特长生和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无偿补课, 使学生们的成绩提高很快。陆锦芳在教学中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形成了“联系实际、三个转变、一个目的”的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她任教的几届毕业班高考成绩均超省年平均分10分左右,列我市第一,九四届我市高考政治成绩前10名的学生均为她所任教班的学生。她还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写出具有较高实践和学术水平的论文十余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由于她不懈的追求,她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市第一。
  张丽秋47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市中医院院长,1999年被市妇联授予“巾帼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
  她担任院长 2年多来,以强烈的事业心,超常的工作毅力真抓实干,大胆地进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择优上岗、效益工资、逐级聘任等,各项管理工作步入量化、细化、规范化轨道,使中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1999年在翻建医院综合楼中,她不畏困难积极筹措资金,仅半年时间, 7 500平方米的医院综合大楼便交付使用,而且在一年两次搬迁中,保证了医院工作正常运行。她严抓严管,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并在全院职工中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创一流效益活动,拓宽服务功能,开设了一日病房,按标准开设和规范社区医疗服务站和家庭病房,受到广大患者欢迎。
  赵晓春36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矿务局妇婴医院副院长兼主任,1996年评为局优秀科技工作者、局医疗技术练兵妇产科状元,同年被评为省知识竞赛技术能手。1997年被评为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1998年被矿务局评为“巾帼英雄”称号。
  她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多年来,工作始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她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对待患者热情、周到、细致,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她努力钻研业务,从事医疗工作十几年来,进行了多种医疗技术改革,先后攻克了17项医疗新技术,达到国家级水平的有10项,省级3项,有4项填补了我市空白,为了掌握妇产临床发展新动态,不断地用先进医疗理论知识武装自己,自费订阅妇产杂志,专业书及录像带,反复查、反复看,写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高质量学论文,几年来,发有论文7篇,国家级1篇,省级4篇,市级2篇,她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时代潮杂志社收编于“中国名人录”一书。
  杨晓丽37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市电信局工程部副部长、工程师。多次被选为局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人员。
  她自1984年参加电信工作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地在电信生产一线努力工作,为鹤岗市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1996年担任邮电局电信规划设计所所长以来,带领全所人员共完成设计项目 134个,几乎覆盖了整个鹤岗地区。1997、1999两年审计电信工程决算,她凭着自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及廉洁自律的责任心使得她为企业减少支出 800余万元。仅1999年配合我市大拆迁、大建设就设计改造路线12条达14千米,同时又努力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完成户线工程新楼30平方米,改造旧楼28平方米,为我市市容、市貌的改观和提高市民的通信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迟玉英45岁,初中文化,绥滨县忠仁镇兴龙村农民,1999年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多次被省、市、县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及养殖能手的光荣称号。
  几年来,迟玉英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市场经济意识逐渐增强,她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现有标准化猪舍1 000多平方米,生猪存栏190多头。由于她善于在猪品种方面逐步更新,通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已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在她靠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用养猪积攒的粪肥植无虫害的绿色食品,既节省了购买化肥的支出,又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几年来,水稻种植已发展到270多亩,种、养结合的收入达 10万多元,迟玉英学科学,用科学,不断探索致富的新路。她还带领自家的兄弟姐妹组建经济联合体,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她富了但她并没有忘记贫困村民,她用经济联合体的资金购买了平头货车,为村民余粮销售提供便利,同时又向国家交税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