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真诚的爱播撒人间
把真诚的爱播撒人间
【把真诚的爱播撒人间】 (市民建会员、市政协委员佘景志) 市民建会员、市政协委员佘景志不仅是一位妙手医难症的医生,更是一位真情暖万家的“爱心使者”,把真诚的爱心揪撒人间。他一生中最大的追求就是使第二故乡鹤岗的人们远离病痛,让贫困中的百姓走出阴影,让人与人之间爱心永驻。
佘景志常说:“人活着的价值不在钱上,看病、救命,这是医生的天职。”为这,佘景志无怨无悔。来佘大夫诊看病的患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有钱看病,没钱也看病的滋味。谢秀兰老人家住新一北新村,卧床二十来年,患有严重风温性心脏病、肝病,右乳患乳癌切除。已肝腹水,不能坐,不能躺,整天靠炕沿边上大口大口是喘粗气。由于她的拖累,家里已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家里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把她抬到了佘大夫的诊所。这期间,佘景志了解到老人家境贫寒,就每次都少收老人的药费。两个月后,已一天天好起来的老人突然不来取药了,经了解,原来她家因没钱了,决定不治了。佘景志找到老人,并宽慰老人说:“您老就放心地拿药吧,药费等以后你儿子挣钱了再还。”老人信以为真,每月按时取药。如今,佘景志已无偿为老人提供了 3 000多元钱的中药。老人已由去年的病入膏肓、骨瘦如柴,变得红江满面。为了答谢救命恩人,老人的老儿子放寒假回来时,给佘大夫送了一面锦旗。谢秀兰老人逢人就说:“我要让我的儿子、孙子、几辈人都不能忘了救命恩人佘大夫。”
新一矿工人李安华前些年被确诊为肝癌,听人说佘景志治肝病挺有办法,就用板车拉着他来到佘大夫的诊室。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佘景志决定收汉这个患者。如今,李安华仍健康地活着,自己还盖了三间房,每年还来看佘景志。
常来佘景志诊所看病的患者,经常能听到佘大夫“有没有车票钱?”的问侯声。兴山沟北的王淑萍老人患脑肿瘤,去年 6月,来到佘景志诊所来看病。听说她家特别困难,佘景志送给了她 5天的药,但分文未收。有时老人来看病没了车票钱,佘景志就给她车票钱。王淑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个体行医15年来,佘景志究竟给多少没钱、丢钱或其它情况的患者拿药、拿钱,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佘景志说:“人活着的价值不在钱上不仅为自己做事而活着,还要为大家做点好事,这样的人生才会充实、愉快。”
佘景志不仅以真诚的爱心善待他的患者,同样以爱心牵挂着需要帮助的人们。今年 9月28日,佘景志走出医院。随市政协组织的医疗队来到社会福利院义诊。他拿出 3 000元钱买了一些常用药品、滋补品和袜子等物品,送到老人们的手中,又为福利院20多位对中医情有独钟的老人诊脉。他一边诊脉,一边安慰围观的老年人:“我今天免费为大家看病,以后我还会常来看看大家。有什么不舒服,给我捎个话。”临走时,他把联系地址留给了福利院、叮嘱需要吃中草药的患者来他的诊室取药。几天后,福利院的于兆龙老人为患心力衰竭的另外一位老年人取药。佘景志问明情况后,马上把所需要的中草药包装好,还把食用方法写在纸上。随后,又同于兆龙老人聊了起来,了解老人们的健康情况。
11月13日,佘景志通过新闻媒介得知市委书记张兴福第一个工作日就去看望特困矿工,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自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有义务为特困矿工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有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出一分力。11月19日,佘景志将5000元钱买来的 125袋面粉送到了兴安矿特困职工的手中。兴安矿党委将一面写有“奉献爱心、真情永驻”字样的锦旗赠送给了佘景志。他用半小时的时间,走遍了兴安矿、富力矿等 7个煤矿,为无钱治病的人送去社会的关爱。佘景志巡回义诊的行为得到了市中医院、新华农场医院等医院同行们的认可,他们纷纷主动地加入巡回义诊中来。一个中西医联合“流动医院”成为矿区的一道独特的景观。特困矿工走进了“流动医院”,他拉的家属也走进了“流动医院”,佘景志认认真真地为每一个人诊病。她说:“矿工为鹤岗矿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理应伸出援助的手”。
今年64岁、家住工农区的孤寡老人张良,是佘景志一直资助的一位老人。1995年 6月,佘景志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结识了他,老人穷困潦倒的样子引起了佘景志的同情心,他从兜里掏出10元钱给了老人,并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和诊所的位置,让他有困难就去找自己。从此以后,老人没钱就到佘景志那儿去拿,每次 20元、50元,最多时给拿120元。冬天时,半身不遂,眼斜嘴歪。他告诉邻居:“把我送到佘大夫那儿,他能救我”。佘大夫赶紧为老人配药治疗。半个月后,老人的病好了,自己能下地走路。 知情人都开玩笑地逗佘景志;“你这不是捡个‘爹’吗?”
现在,佘景志的家中依然在收养着一对特困残疾夫妇,男的叫王杰,53岁,视力在 1米以内还模糊不清,并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爱人姓刘,51岁,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症,行动不便。5年前, 王杰心脏病发作时昏列过去,被抬到佘景志诊所。经抢救后起死回生,以后常来诊所取药。后来,他的爱人患风湿,腰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家里 3个女儿都到外地打工,仅能维持自己湖口。两口子就靠民政救济的 120元钱艰难度日,佘景志就回家和妻子、儿子、儿媳商量,把这对困难夫妇接到家里来住,帮他们渡过难关。懂事的儿子、儿媳理解佘景志的心思,就把这对残疾夫妇接到了家中,与他们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