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业拉动居民消费增长
社会生活
人民生活
住宅业拉动居民消费增长
社会生活
责任编辑 孙连鑫
人民生活
【住宅业拉动居民消费增长】 近年来,内需不足的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不快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难点问题,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如何推动居民消费增长成了社会各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市在全力推进“以基本建设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同时,住宅产业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在全国大气侯的影响下,居民消费非但没有下降,而且还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据调查,从我市 1996年实施“518”工程以来,住宅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居民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对总体消费产生了较大的拉动作用。资料表明,1996—1999年四年中,居民消费每年以8.7%的速度递增,比全省城市同期居民消费增长速度高 2个百分点,因住宅业的发展,每年拉动居民消费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
住宅业对居民消费的拉动可以概括为两上方面,即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所谓直接拉动是直接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如买房、装修、房租等;所谓间接拉动是指因住房变化而引发的支出,如购置家俱和家电、家政服务及增加的水电费等支出。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我们重点研究了1996—1999年居民的总体消费和住房消费情况。因1996年我市出售公有旧住房,居民在这一年的购房支出较大,所以,研究和测算实施 “518”工程以来,住宅业拉动居民消费增长扣除不可比因素后情况如下:1996年拉动消费增长4.6个百分点,其中直接拉动3.2个百分点;1997年为 1.8个百分点,直接拉动 0.5个百分点;1998年为 2.5个百分点,直接拉动 2.2个百分点;1999年为3.3个百分点,直接拉动1.9个百分点,四年平均达到3.O5个百分点。
住宅业的发展给我市居民家庭消费带来以下变化:
(一)直接用于住房方面的消费显著增加,年均增长 26.5%。资料表明,1999年我市居民用于购房支出人均达到达256元,住房装饰装修支出30元,支付各种房租45元,三项合计331元,比1995年增长 156.5%,其中购房支出增长 3倍,住房装饰装修支出增长4倍,房租支出则下降23.7%。 房租支出主要包括两项,一是公有住房房租,一是因动迁等原因租房居住而产生的支出,前者与后者的比例1999年为2:8,而1995年为7:3,即公有住房房租占绝大比重,目前这种变化反映了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的大好形势。
(二)伴随居住条件的改善,相关消费不断上升。居民购买新楼房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装修。居住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家庭设施的平衡性、配套性成为一定时期的追求目标。据统计, 1999年乔迁新居的居民中,75%的家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更换家庭设备的情况,致使居民家庭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人均达到143元,比1995年增长 160%。再如因家用电器增加导致居民家庭用电量上升。1999年人均耗电226.5度,比1995年增长82.7%,年均增长16.3%。诸如此类因住房条件改善而引发的间接消费近年来不断增加:1996年为206元,1997年为242元,1998年为251元,1999年达到291元,四年中每年以27.5%的速度增长。
(三)居民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居民消费结构总体变化趋势是:食品支出逐渐下降,衣着支出趋于稳定,日用品支出有所上涨,住房支出呈现出上升趋势。近年来,由于住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使居民消费结构趋向合理。1999年,食品支出比重为43.7%,比1995年下降 10个百分点,衣着支出稳定在12%左右;生活用品支出占6.8%,比1995年略有上升;住房支出占13.5%,比1995年提高2.8个百分点,接近发达国家住房消费15%左右的水平;教育、医疗以及交通通讯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是比较合理的。
(四)居民住房消费意识不断增强。由于我市住房制度改革起步早,动作快,宣传力度大,使房改在全国领先一步,住宅产业在我市已驶入良性发展轨道,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人们的消费意识增强了。目前,已经基本摆脱了住房福利制的观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贷款购房。据调查,到目前我市发放公积金贷款余额为3 360万元,占归集公积金总数的60%以上。截止六月底,全市共发放各类住房贷款5 300多万元。这种形势在四年前是绝对没有的。
近年来,住宅建设在我市得到了较快发展,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全市人民的生存环境,而且促进了市民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随着政府配套工作的完善,居民购房积极性还将高涨。目前房屋交易异常活跃,住宅业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从未来看,住宅业对居民消费的拉动还将继续产生作用。
(市城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