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宣传部长会议】 2001年2月16日,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在三江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
  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涵主持。
  市委书记张兴福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讲政治,钻业务,强素质,紧跟时代步伐,围绕鹤岗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宏伟目标这一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新途径,唱响经济发展主旋律,在全市上下营造想大事、会干事、干大事的舆论氛围,促进鹤岗经济的大发展。
  会上,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韩树贵作了题为《突出主题,开拓创新,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讲话。
  韩树贵同志指出2001年我市宣传思想战线要主要抓好“六项工程”:(一)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理论武装工程。(二)以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大力推进凝聚人心工程。(三)以全面展示新世纪鹤岗人和城乡文明进步的新形象为主旨,大力推进形象建设工程。(四)以坚持宣传中央和省、市委的主要精神与全市中心工作为主导,大力推进舆论牵动工程。(五)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目的,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工程。(六)以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宣传队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保障工程。
  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姜道远宣读了《中共鹤岗市委宣传部关于表彰全市“先进宣传部”和“优秀宣传干部”的决定》。
  【理论学习】 2001年宣传部围绕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七一”重要讲话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通过组织中心组学习、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不断把全市理论学习引向深入。
  1、 抓住重点,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学习的深入开展。紧紧抓住两级中心组,建立、健全了全市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档案。同时,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2001—2005年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在职自学规划》和《关于县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实施方案》。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市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达600余次。
  2、 形式方法多样,推动全市学习不断深入。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报告会、编发学习手册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以市委文件形式下发了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通知》, 8月,隆重举办了省委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宣讲团鹤岗专场报告会, 1 100多人聆听了省委宣讲团团长、省《奋斗》杂志社副总编刁乃侠同志作的专题辅导报告。随后,市里组成4 个宣讲团,分别由市领导带队,深入到县区进行宣讲。
  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市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工作汇报会,树立了南山区、绥滨县、 公安局等一大批理论学习的先进典型, 并会同市社联召开了全市各界人士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座谈会; 会同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举办了全市学习《 讲话》、六中全会《决定》的宣传部长、理论骨干培训班;会同市委讲师团、文化局编写“三个代表”学习手册和文艺专辑以及“七一”讲话、六中全会专辑等学习资料 6 000多册,下发到全市,做到副处级以上干部人手一册,为全市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提供了资料。2001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0多期;召开各层次座谈会、报告会400多次;组建宣讲团(小分队) 200多个,深入基层宣讲3 000多次,受教育面达 20余万人次,一个有力度、有声势的理论学习的热潮在全市蓬勃兴起。
  3、 理论研究。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三次、五次全会精神和推进“五大工程”实施“五大战略”的实际,撰写了5篇调查报告。
  【宣传教育工作】 2001年,为全市“建设边疆名城,实现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1、 活化形式,加大了经济宣传力度。一是举办经济形势任务报告会。先后邀请市政府主管“五大工程”的四位副市长围绕城市化建设工程、绿色农业工程,主体牵动工程和外向求进工程等内容,为全市宣传、新闻、文化、理论战线副科级以上干部作了四场的经济形势报告。二是编印经济工作学习资料。先后以全市经济工作的发展思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在推进“五大工程”、实施“五大战略”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为主要内容,编印了《正确的决策,科学的举措》等学习资料5本、2 000余册下发到全市。三是典型的示范引导。在推进“五大工程”,实施“五大战略”的有关单位和部门中,及时总结,推广了50个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体陆续进行了报道。
  2、 突出重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新闻宣传战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推进“五大工程”、实施“五大战略”、城市“一帮一”扶贫救助、招商引资、城市管理年、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清缴税费、建党80周年、迎国庆等10多项重大新闻宣传战役。
  3、 拓宽渠道,切实加大了对外宣传和对上报道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组织开展了有深度、有声势的对上报道和对外宣传工作,扩大了鹤岗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先后邀请60余名国家、省级新闻单位记者来鹤采访,集中报道了我市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共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800 多篇(条),其中在国家级媒体发稿30篇(条)。《人民日报》刊发了《鹤岗扶贫助困暖流涌动》的报道,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发了这一报道,《黑龙江日报》等省级媒体也纷纷刊播了这一消息;《人民日报》在一版头题刊发了《结穷亲、办实事、送温暖》黑龙江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纪实,《了望》周刊2001年第 2期刊发了《关注城市贫困家庭》的专题报道。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在头版、头题、要位发表了《鹤岗干部充电忙》、《鹤岗经济发展再提速》、《学的好、做得更好》等一系列反映鹤岗两个文明建设新成就的稿件。《人民日报》还刊发了市委书记张兴福同志撰写的《抓落实需要具体化》的理论文章和《推动工业振兴发展社区经济——鹤岗扶困双管齐下》的报道,《黑龙江日报》在头版、头题报道了省委调研组对本市的调研报道《跨越者的实践》,展示了鹤岗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二是抓住第十二届哈洽会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哈洽会期间,市电视台制作了《边疆名城——鹤岗》电视专题片,市计委制作了《鹤岗资源和项目宣传册》,市日报社编辑出版了《鹤岗日报》哈洽会专刊,分别在哈洽会上进行了播放和发放。同时,还邀请10名省级以上新闻单位记者对本市参加哈洽会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共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30篇(条),《黑龙江经济报》还为本市编发了专刊。萝北县等单位和部门也通过制作专题片、画册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艺工作】 立足于服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提升全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品位,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认真组织精品创作,为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1、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一是庆祝建党80周年系列文艺活功,举办了纪念建党80周年大型广场歌咏比赛,29支代表队的5 000多人登台演唱,6万人观看了比赛。举办了全市庆祝 “七一”表彰大会专场文艺演出、 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和鹤岗市慰问公安民警、全市“清风赞”反腐倡廉专场文艺演出;举办了“风采录”——十佳公仆、优秀党员人物摄影展;进一步激励了全市人民爱祖国、爱家乡、爱岗位的热情;举办了优秀影片展映月活动,放映影片20部、180场,受教育人数达 25 000多人次;举办了建党80周年书画展和征文活动,展出作品70多件;继续开展了“彩色周末”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庆国庆、贺仲秋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十一期间,在人民广场、矿区广场、文化广场、时代广场同时举办了专场文艺演出,秧歌表演;举办了全市第二届摄影大赛;会同矿务局、房产局、电信局举办了焰火晚会。三是春节期间的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了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和“世纪之春”秧歌大赛;春节前,组织书法家开展了送春联下乡下厂矿活动,为农民和矿工送春联 500余幅。
  2、 文艺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一是利用文艺形式广泛宣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精心创作出宣传“七一”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歌曲,小品等文艺作品20余件,举办了全市“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文艺专场演出、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专场演出和“七一”重要讲话专场演出。同时,组成3支“三个代表”文艺宣传队、深入到企业、农村、厂矿进行巡回演出62 场。二是利用文艺形式宣传以“五大工程”为主要内容展示我市推进“五大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举办了“奉献者之歌”专场文艺演出。同时,编辑印发了《奉献者之歌》文辑 400余册下发到全市;组织创作了20余幅漫画在《鹤岗日报》刊发。三是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文化部门编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分别深入公安局、移动公司、哈啤(鹤岗)分公司等单位义务举办大型专场演出,一年来,共为全市各单位演出240多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
  3、文艺作品创作喜获丰收。一年来,文化部门共创作出各类文艺作品1 153件,80多人在全国和全省获奖。                           (市委宣传部)
  【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以“三新”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以建设边疆名城为目标,深入开展了 “新世纪、新形象、新贡献”教育活动。按省委要求和市委书记张兴福同志、市长付会廷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强素质、树形象”为主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新世纪、新形象、新贡献”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以新世纪新要求为标准,从推进我市“面向世界、赶超先进、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鹤岗形象和“追求效益、崇尚公平、重义亲商、诚善有信、文明竞争、善于创新”的鹤岗人形象,并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深化了鹤岗形象内涵教育。二是树立、宣传了王汝轩、佘景志、李维国等一大批典型个人和市供电局售电所、工商局个体科等。汇集全市44个典型集体和 151个典型个人的先进事迹,编印了《新世纪鹤岗功臣谱》,在市人民广场举行了画册首发仪式,典型代表及各界人士2 000 多人参加了首发式。三是在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党政机关、窗口部门、政治部门、地方工业、农村、青少年等六个重点,深入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党政机关综合评选第三届“十佳公仆”活动,集中开展了“两优一文明”活动,商服、市政公用事业、卫生等窗口部门开展了“奉献在岗位、幸福千万家”教育活动。政法部门开展了“岗位建新功、形象创最佳”教育活动。地方工业开展了“岗位创一流、振兴在工业”教育活动;农村开展了“科技致富、效益兴农”教育活动;教育战线开展了“树新世纪师风、育新世纪英才”教育活动。
  2、 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是“十一”期间,我们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迎国庆、爱家乡”为主题的“让老百姓说家乡好、让外地人说鹤岗好、让外国人说中国好”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二是以庆 “十一”为主题,举办了广场图片展。 三是开展了“讲公德、守法纪”读书教育活动,组织了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编写了《“强素质、树形象”日常礼仪手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据统计,有7万多名青少年学生参加了活动。其中有9名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人获国家级特等奖,2人获一等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经市委批准,命名了本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东山万人坑”被省委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建成丁玲展览馆和赵尚志将军纪念馆。
  3、 切实加强了全市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根据中央、省委有关精神,建立了全市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二是开展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示范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示范活动的通知》,确定了 8个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三是全面总结推出了14个思想政治工作好典型,汇编成《全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经验汇编》。
  4、 以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深入开展了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活动。制定下发了《鹤岗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则》;组织召开了由市教育局、建设局等20多家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学习《纲要》座谈会;开展了“加快城市化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专题调研活动,召开由市城调局、市建设局等14家单位和部门参加的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 1 000多份,就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城市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调查报告。二是开展了争做万名文明市民活动。制定下发了《纪念建党80周年万名文明市民献爱心做奉献活动的通知》;开展了《文明市民公约》宣传月活动,活动中,共散发 5 000多份,受教育群众达10万人次。三是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其中,鹤岗电厂、市交警支队等 8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禾友公司、电信公司等17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工农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萝北县被命名为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标兵。四是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共送图书下乡8 万册;送戏下乡126场,送电影下乡138场;完善县级“科技110服务站”6个,举办科技大集79场,科技人员下乡1 200多人次;医务人员下乡达860多人次,为乡村赠送医疗设备63 件,送药品价值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