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
邮政
邮政
【邮政局工作概况】 2001年,鹤岗邮政局在省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邮政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鹤岗市邮政局1999年 1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三年来,鹤岗局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年扭亏,五年实现良陛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竞争日趋激烈、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全区 883名邮政干部职工团结务实、励精图治、通过不断转变观念、推进改革、改善服务、拓展业务、强化管理,使企业扭亏这项重任在鹤岗邮政分营三年后顺利实现。2001年,全区实现业务收入4 400万元,其中:市局2 830万元,萝北局1 140万元,绥滨局430万元,三年业务收入实现了翻一番,全区的平均增幅达到28.38%,与200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16%。鹤岗地区邮政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O5万元,比1998年接近翻一番。邮电分营前鹤岗局年亏损 2 086万元,三年后,鹤岗全区扭亏2 995万元,其中:市局扭亏2 068万元,萝北局扭亏 539万元,绥滨局扭亏388万元。
【市场营销】 为了实现“三年扭亏,五年实现良性发展”的战略目标,鹤岗邮政局特别注重发展速度的问题,不盯计划,盯市场,超常规、快速地发展。三年来,按照“商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打破原有的“官商”经营模式,为更好的实现专业化营销和全员营销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培育市场、开发市场、占有市场,2001年市局成立了市场营销部,公开招聘了九个专业的市场开发部主任,并下达了相应的发展指标,配备了专职的营销员,主动走出局门宣传、揽收各项业务。局领导亲自带头发展大用户,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知名度,努力扩大用户群。
为适应市场更好的为经营工作创造条件,邮政局做到了以下几点:1.企业的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营销和制定推销产品的策略和步骤上;2.以社会需求和用户满意为起点;3.完成了单纯的推销向市场营销的转变;4.搞好产品推荐、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等促销策划;5.站在社会层面上看待邮政经营,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赢得公众参与邮政经营。
【构筑新的运行机制】 邮电分营后,鹤岗邮政局将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做为企业发展的切入点,改革不适应邮政企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筑新的运行机制。
1、 专业化经营改革。邮政局的专业化经营改革是在省局的领导下,稳妥、循序渐进地进行的,本着大专业小机关的原则加大了专业化经营的改革力度。1999年在省局的统一部署下,邮政局以报刊专业改革和速递专业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初步的专业核算,核定专业成本及效益,在掌握了初步的经验后,2000年又在所有的专业都进行了专业化经营的改革尝试,成立了八个专业公司,给予其一定的权力,如市场的开发、营销策略的制定、人员的安排、专业内部工资的二次分配等等,进一步明晰了责权利的关系,增强了各专业开发市场、增加收入、提高效益的意识和能力。
2、 三项制度改革。在人事制度改革上,积极尝试多种用人方式,把“伯乐识马”变成了“赛场比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分营以来,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公开竞聘,竞聘的岗位从邮政所长到县局副局长,先后共有62人参加了竞聘,通过竞聘共有37人先后走上了部门领导的岗位,其中劳务工 5人,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选人、用人的新机制,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用工制度改革上,严格按照省局的要求,在定岗、定编、定员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综合考评,实行竞争上岗、易岗易薪。根据工作需要,还在社会上进行了公开招聘,新招聘的人员经过培训后被充实到储蓄、邮购等工作岗位,这些人员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微机操作能力,使这些岗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这些做法,实现了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和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双向选择,增强了职工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在分配制度改革上,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主要依据确定职工工资运行机制,实行以岗位责任、贡献、技能等为依据的基本工资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工资能增能减的内部分配机制。三年来,邮政局本着大胆尝试逐步完善的原则,在2000年初全局21个邮政所实行了承包经营,确定了8个专业经营单位,在取得成功经验后,9月份29个邮政支局(所)全部实行了承包经营,对于承包单位实行了功次挂钩,根据收入和业务量进行核算,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大锅饭”,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承包单位负责人有权对该单位所得报酬,根据职工的业务量完成情况和工作表现进行合理的二次分配,这些做法缩小了劳动报酬上劳务工同正式工的差距,初步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实现了多劳多得,用经济杠杆调动了职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
【网点改造建设】 分营之初,鹤岗邮政局就把环境优美化作为迅速改善企业形象、感染职工情绪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出了“树企业新形象,振奋职工精神”的要求。根据邮政局的实际,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量力而行,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将全市29个支局所及市局办公楼进行了新建、迁址、改造、扩建、装修。
按照省局提出的综合业务营业厅越热闹越好,储蓄营业厅越安静越好的要求,将改扩建后的营业厅与储蓄营业厅实行了分离,并在储蓄营业厅安装了封闭式的客户室,还为24个新装修的网点统一制做了绿底儿汰金字的“中国邮政储蓄”牍匾,改变了以往邮政储蓄与商业银行相比陈旧落后、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同时还为每个储蓄网点配备了供用户休息的皮沙发、茶几、吧台椅橙、用户饮水机等。并在2001年初实现了全市29个支局所的全部微机联网。安装了五台ATM自动取款机。为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本局还把部分偏远的网点进行了迁址。
【增强优质服务意识】 1、以 “树创”活动为突破口树立邮政新形象。邮电分营后,邮政局一直将服务工作做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局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均有了明显提高。对于服务工作决不姑息牵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决不因某个人的问题而影响企业的信誉。三年来鹤岗局涌现出一批象市局营业厅、红军所这样的优秀营业厅及象田俊霞、柏贵江一样的优秀营投人员,邮政局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并及时进行了表彰,充分调动了大家的服务热情。
2、 从思想教育与技能提高入手,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邮电分营后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比较复杂,为此邮政局进行了对全区邮政职工进行思想状况调查的工作,掌握职工干部的思想动态并适时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大家正确地看待邮政,树立“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的观念。通过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本行业及本市特点的“团结务实、改革创新、服务发展、争先创优”16字企业精神。同时人事教育部加大了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开办各类培训班,提高职工技能,三年来共办各类培训班近40期。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全区邮政职工的精神文明水平。加强企业文明建设是提高整体精神文明水平的根本,分营以来在经营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组织了许多活动,树立企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加强“三讲”教育,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根据省局要求和局党委《“三讲”教育活动方案》的安排,经常性的进行领导班子及干部学习和自学《国有企业“三讲”学习教育必读》及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等重要文章,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开展班子成员个别谈心等方式,不断提高全局的“讲政治”意识。
【强化管理】 根据省局要求,邮政企业要摆脱困境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破口在强化管理上。邮电分营以来,邮政局通过严格的管理与核算,坚持一手抓增收,一手抓节支,保证收支差额的完成,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1、 建立集约化的成本费用管理系统,明确成本责任,进行成本策划,建立五个系统,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实施科学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体系,最终形成成本评价。五个系统即:成本责任系统、成本策划系统、成本控制系统、成本核算系统、成本分析系统。2、 在财务成本管理上,在29个支局(所)全部实行工资费用与业务收入挂钩,进行全员承包,打破固定工资。在 9个专业实行经营责任与利润挂钩,进行专业核算,专款专用,节余有奖超支不付,严格开支标准。3、 在人工成本上,科学的定编工作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只有严格地按照编制定员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为此邮政局根据《98定员标准》对全局各单位进行了严格的核编,对原有的一些机构进行了合理调整、撤并,进一步减少人员浪费。4、 在运行成本费用管理上,加大对生产用车的管理,做到一车多用,合理安排公务用车,在保证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使每一台车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同时有选择的停封一些车辆,发挥每台车的最大使用率。5、 加强安全保卫和邮储稽查工作。为确保邮储资金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邮政局做到了提高警惕、有备无患、以防万一,安全保卫部、邮政业务检查部、邮储稽查等部门加大了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魏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