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财政

财政 税务

财政

财政



  【全市财政工作概况】 2001年,本市财政在面临企业欠税和众多减收增支不利因素的困难情况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确定的经济战略部署和市人大有关决议精神要求,不断强化财政的收支管理,全面促进实施本市“五大战略”和推进“五大工程”,努力加快地方财源建设步伐。同时,积极履行监督职能,认真搞好财税秩序整顿和税费清理,通过团结奋战,攻坚克难,确保了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支持促进了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向前发展。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 456万元,为年预算的108.9%,同比增长13.98%。如含上划收入后,全市财政收入完成61 165万元,同比增长12.04%。全市财政支出完成79 214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4.94%,同比增长25.9%。
  【组织收入】 2001年,鹤岗市财政局针对企业欠税、税收短收、财政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的实际,坚持运用合力,大力组织收入。一是针对企业持续高额欠税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财税部门,合力抓好工商各税的征管和欠税的清理,定期反映税收入库动态,并注意改进完善征管和清欠的措施,促进了税收的有效增长。二是狠抓了农业各税征管和组织入库工作。针对本市农业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给农业税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困难局面,财政局及时组织农税干部克服困难,及时查灾、报灾,将任务落实到乡镇、农场,顺利完成了全年农业税征收任务。在契税征收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加大征收力度,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广告牌等宣传有关法规,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另一方面,主动与司法部门联系以法律手段保证税法的严肃性,杜绝了逃税和漏税现象的发生。三是结合本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的落实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开展,狠抓了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的清理入库。四是针对经济运行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和专项工作汇报等方式,赢得了各方面对财政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并结合全市财税秩序整顿与税费清理检查工作的进行,及时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促进了各项增收措施的深入实施和年度财税目标任务的落实。
  【财源建设】 加速财源建设步伐,是振兴地方财政经济的根本途径。2001年,财政局围绕本市工业振兴、绿色农业、主体牵动等五大工程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财税政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企业结构调整。一是针对企业经过几年的产改、所有制形式发生很大变化的实际情况,对全市30余户骨干企业做了详细调查,对项目进行了筛选论证,建立项目储备库。经考察论证,对筛选出的22个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帮助企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良性发展。二是在培植财源的过程中,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产品和名优畅销产品给予了特别关注,进行了重点扶持。截止年末,共对本市富农生物工程公司、正大青春宝(鹤岗)药业公司等重点企业的20多个重点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在不同方面给予了资金的支持。同时积极利用间歇资金支持企业经济发展,帮助企业搞技改、开发新产品,解决了企业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支持推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农业资金投入上,紧扣“质量教育型农业”这一主题,突出“绿色、环保、高科技、产业化”四个重点,同时积极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强化支出管理】 按照“保工资、保稳定、求发展”的原则,市财政局在集中资金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发放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尽最大可能确保了关乎稳定的社会保障支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及相关重点支出的优先投放。适时强化了对各项财政支出,尤其是弹性收支的管理,并通过试行部门预算、强化财政收支监管、开展清产核资和抓好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有效地推进了财政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还有效地实施了政府采购制度,共实现采购金额2 100多万元,节约资金247万元,并通过不断加强对资金使用上的跟踪问效,推进了财政管理工作健康开展。在支出管理中,除了完善经费拨款程序、严格拨款制度外,经常组织专管员深入用款单位开展事前的调查摸底和事中事后的跟踪问效,或者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清理检查,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财政监督检查】 2001年,本市围绕全省工作部署的落实,有计划地开展了整顿财税秩序的专项清理,对全市“收支两条线”进行了检查,开展了对全市社保资金的检查工作,对《会计法》执行情况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又根据地方财政困难的客观实际,会同税务、公安、工商、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了为期2 个多月的税费清理工作,通过对 280户企业开展调查,共清理出欠税7 980多万元,清缴入库税款1 235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本市财税秩序的好转,并为全市财税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财政局)
  【国有资产管理概况】 2001年,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财政局党组的工作布署,依据省财政厅国资办工作要点,以市委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市委提出的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为指针,坚持改革进取,求实务实,立足服从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思路,积极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本市的经济发展,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产权登记及年度检查】 2001年,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结合省厅国资办工作要求,对本市应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年检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全部进行了登记及年度检查工作。市本级国家投资企业共完成产权登记户数为62户,比年初确定的目标43户增加了19户,完成目标144.2%;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年检户数完成135户,比年初确定目标120户增加了15户,完成为年目标112.5%。国家投资企业产权登记户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根据省政府要求,2001年凡是进行工商经营执照登记的企业必须有产权登记证方可办理经营执照及年检,因此,较年初确定的目标有所增加。
  【资产评估】 2001年,国资办在上年对资产评估立项,评估报告审核确认文书格式内容进行改革完善,使其内容全面、严谨、格式规范,审批快速高效的基础上,又在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行了强化管理,为本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例如, 6月份市交通环宇集团与海南农业租赁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共建鹤岗城市道路。有些相关事宜已洽淡好,须国资办派人对环宇集团的整体资产立即审批其立项评估。针对该项目资产数额大,产权关系复杂,时间又紧,为了让企业尽快立项评估,不影响本市道路建设大局,国资办克服了重重困难,深入实地办公,仅用 4天时间,就完成了该项目的全部审查,并批复准予立项。截止年底,共审查批准了15个国家资产评估项目,完成资产评估报告合规性审核评估项目15项。
  【市级预算单位清产核资】 2001年,国资办按照年初的总体工作目标, 3月初召开了全市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并下发了《鹤岗市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鹤清办字[2001]1号)文件。通过布置、清查、审核、录入等阶段的工作,截止 5月底这项工作第一阶段已经结束。根据这次清产核资工作所规定的范围,市级 266户预算单位参加了清产核资工作。其中市本级203户、区级63户,已初步摸清了市级预算单位清理的全部资产总额为 63 841.8万元,其中:行政单位13 472.8万元,事业单位47 229.6万元,企业管理事业单位 3 139.4万元。全部资产总额中的固定资产为42 477.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89.8%。其中: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为10 336.4万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为 3 007.3万元。从这次清产核资的清查结果看,资产盘亏、毁损、待报废、损失与盘盈相抵后,净损失7 70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损失6 931.8万元,流动资产损失750.5万元。
  6月初至7月末是第二阶段,针对这次全市预算单位在清产核资工作中所存在的固定资产帐目不全,帐外资产数额巨大;固定资产管理松驰,盘亏数额较大;有些单位不及时办理资产报废手续,形成大量待报废资产;非经营资产转经营资产管理不到位;以及产权观念淡薄,产权归属不清等问题,按照方案要求,及时汇同财政局各有关业务科室抽调13人,成立了四个工作组,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本级63户单位进行了重点抽查,抽查面为31%。
  第三阶段,是资产核实审批阶段。为了配合本市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在机构改革中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办将这项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涉及机构改革的撤并单位的资产核实审批。截止12月底,全市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已批复34户(含区),审批资产总额4 749.72万元,盘盈资产518.8万元,盘亏资产11万元,报废资产142.4万元。
  【企业单位清产核资】 1、 按照市政府工作布署,对新一煤矿下划市级管理的一所医院和六所学校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盘查。通过盘查,针对存在的资产界限不清等问题,与矿务局进行了具体协商,确定了资产的所有权。据统计,这次固定资产移交总额为 1 333.2万元,其中新一矿医院移交资产301.5万元;六所学校移交固定资产为1 031.7万元。该项工作于 3月底结束,10月22日正式下划到市政府管理。2、 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关于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所办市场彻底脱钩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将工商局所属市场物业管理处及其财产整体移交给市政府。为了做好移交工作,国资办抽出专人配合工商局做好移交资产的清资工作,经清理、盘查、核实,最后移交市政府商城、集贸市场、锅炉房等房屋24 338.55 平方米,资产总额2 352.4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1 793.8万元、设备393.5万元、各种用品165.1万元。3、 根据省财政厅召开的药检部门上划清产核资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召开了由两县清产核资,财政及药检等部门参加的贯彻落实省厅工作会议,对上划部门清资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使市、县步调一致,争取了时间。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积极深入两县和本级药检部门,帮助进行沟通协调和盘点清查,初步掌握了上划单位的具体情况,为及时完成上划单位清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清查,全市 8户上划药检单位资产总额69.2万元,负债总额44万元,资产损失6.8万元,资金挂帐5.1万元。省厅已将本市上报的清查情况进行了批复。
  【财务决算汇总工作】 2001年,财务决算工作是省厅机构改革以来第一次由统计评价部门安排布置的。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业务含量要求高,尤其是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尚未进行、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遇到了重重困难和诸多矛盾。对此,财政局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并结合本市各行业特点,实行了统一布置,分口审核录入,集中汇总,重点辅导的形式,使汇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据统计,全市471户预算单位本年收入为81 423万元。资产总额114 115万元。市本级 280户预算单位本年收入57 08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42 219万元;本年支出56 842万元,资产总额61 061万元。全市企业157户,资产总额660 946万元,负债总额653 437万元。国有资产总额5 130万元,其中市本级97 户企业资产总额239 614万元,负债总额230 763万元,国有资产总额3 4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