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



  【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市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完成了市级领导班子换届干部需求情况的预测,根据省委有关文件规定,提出了拟进市级领导班子的建议人选,顺利进行了市法检两长易地交流任职,圆满完成了市级领导班子换届候选人协商工作和市人代会召开期间的大会选举等项工作。
  二是县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了2001年度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民主评议和处级国家公务员考核评定等次工作。共考核县区党政领导班子16个,考核县区处级国家公务员182人。对103个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共调整干部484 人。加强对两县六区改选换届工作指导。
  三是党的十六大代表初步人选推荐和省九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全市参加推荐的市直属党委42个,占100%。总支351个,占100%。支部4219个,占98.3%,党员76358 人,占92.8%,参加推荐和选举的比例均高于省里的规定,产生的人选和代表符合省里的要求。
  四是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全市6个民主集中制联系点单位和3个重大问题票决制试点单位进行了业务指导,总结了成功经验。
  五是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有所加强,民主生活会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委召开了2002年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聘请12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作为巡视员参与指导县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是加强《地方党委工作条例》的贯彻执行。对两县六区党委贯彻执行《地方党委工作条例》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
  【干部制度改革队伍建设】 一是干部制度改革实现较大突破。出台了《考察干部署名推荐办法(试行)》等九项干部工作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取得显著成效。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条例》培训班,200 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受到培训。开展了以《条例》为主要内容的“迎十六大党的知识竞赛”,共有7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竞赛活动。在省委组织部主办的全省学习《条例》知识竞赛活动中,我市代表队荣获三等奖。
  三是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收到良好社会反响。经过7个阶段,历时3个多月,从全省510余名报名者中,公开选拔了25名副处级领导干部。组织指导了2002 年全市党政机关考录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会同市人事局进行笔试、面试等环节工作。在1532 个(含中省直单位)报名者中录用了70 人。制定了《关于鹤岗市党群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考试录用有关问题的意见》,规范了公开选拔和考录工作。
  四是逐步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召开全市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交流信息,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的联系。强化监督职能,对向阳区委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了纠正,并予以通报批评。拟提职干部公示率达100%。共收到举报信25封,举报电话37次,接待来访 5人,涉及公示干部27 人,对于线索清楚的举报成立调查组逐人逐条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全年已有2名干部被取消提拔任职;聘请10名干部监督视察员,干部监督渠道进一步拓宽。
  五是全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工作稳步进行。制定《全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竞争上岗实施意见》,对全市68家党政机关和市、区法检14家单位机构改革竞争上岗工作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审核面达到100%,对竞争上岗的1365名干部履行了备案手续。
  六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后备干部队伍,共有85名后备干部被提拔到正、副处级领导岗位,占新提职干部总数的61%。先后抽调42 名后备干部深入到社区、市 “610”办公室及经济发达地区参加“十万富民行动”推进、对“法轮功”习练者的教育转化、招商引资等工作,后备干部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七是干部档案信息管理进一步完善。对1700 余,卷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整理,对全市800多名现职处级以上干部基本信息进行了采集,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对全市725 名现职处级领导干部学历、学位证书进行了全面审查和清理,清查出23名领导干部没有取得国家认可的学历,并建立了相应的促学机制。萝北县委组织部、公安局通过了国家一级干部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验收,市广播电视局通过了国家二级干部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验收。
  【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制定《鹤岗市2001—2005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全市干部培训工作的目标。共举办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农业农村干部培训班等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29期,培训干部3100余人次。选送了90名干部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深造。
  二是加强人才吸引和使用工作力度。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了鹤岗家乡人才库。成立了鹤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顾问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担当顾问。制定了《鹤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顾问委员会章程》并经市委知识分子领导小组审议初步确定30人为顾问委员会成员。提请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兴业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评选工作,建立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
  三是加强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调整了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级领导干部与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联系制度,帮助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全年共建立联系对子14个。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召开全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总结表彰大会,总结推广了绥滨县北岗乡等15个典型经验,命名表彰了一批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典型。绥滨县北岗乡“干群连心卡”经验作为我省7 个典型之一在全国“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总结会上受到了中央的表彰,在全省“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表彰会上作为三个典型之一介绍了经验。国家几大媒体对我市“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进行了集中采访,中央电视台专题播发了绥滨县“干群连心卡”的做法。建立了农村基层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6期,受训人员1260余人。
  二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下发《关于在社区示范点建设中同步抓好社区党的建设的意见》,成立6个推进组驻区推进,编发了31 期《社区党建工作推进情况快报》,社区党建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全市134 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实现了“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通过“三个一批”的方式,配齐配强了社区党支部书记;召开了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大会,总结交流了各个层面的20个典型经验。研究制定了《社区党支部建设暂行规定》等五项政策,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党建工作。成立了社区贫困党员致富基金会。
  三是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对组建党组织和开展活动进行了直接指导。建立了市级领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定期指导。先后树立了兴泽集团公司党委、兴山肛肠医院党支部等典型。
  四是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组成三个调研组,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树立了一批典型。组织召开了全市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保稳定、促发展工作会议,树立和推广了矿务局峻德矿党委等5 个加强党建工作保稳定、促发展的先进典型。聘请了部分离退休老领导和企业党委书记作为巡视组成员,深入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
  五是标准化党支部评比工作。对申报标准化党支部(党总支)的单位进行了严格的检查验收。命名表彰了130个标准化党支部。
  六是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先后分3批为具备条件的社区送去了彩电、VCD等电教设备87套,全市有98 个社区建立了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社区电教播放网点普及率达到73%。建立了市、区两级电教片库,形成了以党员教育内容为主;以科学技术类、经营管理类、文化娱乐类等为辅的电教片四大类113 套1000余张(盘)。举办了全市电教员培训班和全市第五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制作了5 期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发展社区经济为主题的电教片,尤其是录制的大型谈话类电教节目,在我市还是首次。
  七是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完善了发展党员计划协调会议制度和季报季审制度。2002年发展党员总数控制在2100名以内。全市43个党委全部实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公示率达100%。总结推广绥滨县委在发展农民青年党员工作中实行“四个一批”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在社区建立积极分子预备队实施意见》,解决了农村和社区党员后劲不足的问题。对全市发展新党员情况进行了检查,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取消了4名新发展的预备党员资格,停止了2个党委的发展党员工作。开展了特殊类型党员管理情况、社区党员情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情况三项调查。总结推广了矿务局对下岗党员实行“六个一”和绥滨县关于“退职离岗”党员管理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实施意见》。为了落实“三年工程”目标,对两县一区进行检查指导,举办优秀农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共培训积极分子4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