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
【加强民主党派工作】 结合本市的三个民主党派刚刚换届的实际,统战部把引导党派加强政治学习作为重点,帮助各民主党派新一届领导带领全体成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及时组织党派成员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各民主党派中央代表大会精神,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江总书记“5·31” 讲话,邀请前来鹤岗检查指导工作的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为全体党派成员做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专场报告,组织部分党派成员听取了WTO知识讲座,举办了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协助各民主党派选派了骨干成员参加了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协助民建、民进举办了会友培训班。
为贯彻好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组织起草了《政治协商制度》,《党政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交友联系制度》,《市委、市政府秘书长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联席会制度》,《市政府有关部门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建立对口联系制度》,《聘请特约员制度》等5 项制度,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下发,进一步实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帮助市环保局、市民政局聘请了7 名特约员。按照“三在先”“三在前”的原则,先后就市政府工作报告、市级几个班子重大人士变动、纪念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一周年等召开党外各界人士协商、通报、座谈会5 次,认真及时听取了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助各民主党派组织各自成员中的市政协委员撰写提案65件,充分发挥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
积极协助各民主党派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协助民建慰问市社会福利院。组织余景志中医药研究所与宝泉岭中心医院联合为市委机关包扶的特困职工进行了义诊,为特困职工免费检查、送药、治疗,总价值达10万余元。协助余景志为南山残疾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了康复检查。组织民建、民盟两个党派中的医务人员,到新华镇安民村为农民义诊,送医送药3000余元。
积极帮助党派加强组织建设,在机构改革中,根据三个党派机关工作人员状况,采取竞聘的形式,帮助三个党派任用了三位办公室主任,加强了机关工作力量。对各民主党派的后备干部进行了考察,为下一步调整后备干部做了准备。协助民建和民进完成了2002年的组织发展工作。
【党外人士培养选拔工作】 调整市政协委员157 名。严格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圆满完成了市政协八届六次全会人事安排及九届一次全会换届人事选举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向省委统战部推荐了9名省政协委员,得到了省委统战部的充分认可。
对两县、六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筹备中的党外人士安排情况进行考察了解,沟通协商,确保了县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有序进行。加大对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力度,协助省市委安排市人大党外副主任1名,市政府党外副市长1名,市政协党外副主席3 名,协助市委安排县区党外人大副主任8名,政府党外副县区长5名,政协党外副主席15名。积极配合市委公开选拔非党副处级领导干部工作,选配8 名年轻党外副处级领导干部。制定、完善了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总体规划,充实完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50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100名。
【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指导协调各宗教团体加强了班子建设,确保宗教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爱国爱教的人士手中。为了迎接省宗教工作会议的召开,部领导牵头对全市宗教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充分利用各种宗教大型活动,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基督教圣诞节等活动对信教群众和教职人员进行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爱国爱教,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努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与市民委(宗教局)、民政局等单位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调查了回民墓地界限不清、管理混乱问题,并拿出意见供市政府决策,保证了市政府决策的正确性。针对基督教向阳教堂和峻新等四处教堂闹独立一事,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开展调研,积极工作,缓解了矛盾。就佛教大僧庙建设的纷争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摸清问题症结,制定了措施,保持了我市宗教安定团结局面。对全市少数民族处级及后备干部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少数民族干部名册,并向省积极举荐2 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素养高、年轻的少数民族处级后备干部参加省举办的少数民族处级后备干部培训班,为少数民族干部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条件。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对全市光彩事业进展情况调查研究基础上。向省推荐 8个光彩事业先进典型及我市光彩事业工作经验总结,进一步促进了光彩事业的发展。以县(区)为单位,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深入开展的“双思”教育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如,在兴安区请兴安“帮贫一条街”活动站站长、宏波家电修理部经理侯兆忠为2700多名信教群众做了一场致富思源报告,在群众中反响很好,推动了“双思”教育的深入开展。为期三年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联系帮扶非公有制企业”工程初见成效,参加帮扶的23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深入被帮扶企业140多次,向被帮扶企业提出各种建议80 多条,帮助被帮扶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0多个,为被帮扶企业节省各种资金累计60多万元,使23户被帮扶企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壮大。
组织召开了推进会,10位同志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导并会同市工商联帮助工农区商会、兴山区商会分别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WTO 知识培训班。
【招商引资工作】 2002年,统战部继续在台胞台属中开展“五个一”活动,积极向他们宣传我市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台胞来本市投资办厂。全市共向在台亲人发信112 封,收到回信97封。同时,为了拓宽本市统战工作领域,在省台办的大力支持下,组成了本市首批赴台经贸考察团,不但对台工作做到了岛内,沟通了台湾人民渴望统一和大陆、台湾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而且提高了本市知名度,为做好对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本市统战工作历史性的新突破。
利用黄埔校庆78周年及中秋茶话会的有利时机,加大了与黄埔同学和台胞台属的联系,采取走访慰问的形式与他们共同庆祝,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党的感激之情,纷纷表示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统一尽毕生之力,促进对台联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