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2002年,信访工作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本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锐意进取,大胆实践,充分发挥信访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信访情况。2002年,是本市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群众信访活动十分活跃的一年。特别是上半年,由于信访矛盾大多集中在职工经济补偿金和动迁等方面,本市群众越级访和信访总量出现了反弹。全市各级领导和信访工作者及时化解了大量人民内部矛盾,使绝大多数群众信访问题,特别是集体上访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使全年信访总量出现了难得的下降趋势。
  1、实现了无群众集体进京访。全市共发生群众越级进京上访31人次。虽然超过去年1人,但全年无一批群众集体进京上访。
  2、把越级到省访控制在一定幅度内。2002年,全市共发生群众集体到省上访44批次,298人次,批次较去年有所上升,但人次出现大幅度下降。个人到省上访 44人次,较去年下降23%。
  3、接待处理了大批到市访。2002 年,市信访办共接待群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信访办集体访812批次,16242人次;个人访52人次。
  4、市长信访电话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市长信访电话办公室共接听群众信访电话 2654件,直接答复1597件,函转交办821件,提供服务236件。
  5、超额完成各项软件工作。共向省信访办报送信访信息42件,采用2件;向省信访办报送人民建议12件,采用2件;向市领导及有关部门报送建议 39件;向省《公仆与信访》供稿29件,采用9件;向省信访办报送调研报告2件,采取1件。
  二、信访工作的实施。(一)坚持领导接待。按照省、市《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要求,信访办制定了《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实行办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值班接待来访群众,亲自处理信访问题。全年,18名秘书长以上市领导共参加信访接待日57次,人均参加3 次,所接待的信访案件,有结果率达到了 80%。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加大了各级领导参加信访接待日的密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市级领导主动安排接待1312人次,解决了40多批群众集体访问题。萝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值班接访,妥善处理了县城绿化征地等上访案件;向阳区邀请律师参与领导接访工作,积极探索领导接待的新途径;东山区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解决了市政园林处征地引发的集体访等问题;兴安区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挂牌制度,保证每周都有一名区领导出面接待上访群众,处理上访问题;市经贸委领导随时接待上访群众,及时处理上访问题,使全市上访大户的形象得到较快的扭转。
  (二)提高信访工作质量。2002年确定为信访质量年。通过举办全市信访干部业务培训班,强化信访干部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各级信访干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自觉性。特别是通过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在两县六区及信访重点单位开展了“筑信访质量工程,让上访群众满意”竞赛活动,提出“四清、三查、二到位、一满意”的工作目标。“四清”,即要求每名信访干部在接待处理信访案件时,做到案件事实弄清、政策依据查清、有关责任分清、解决途径理清:“三查”,即一查领导研究部署信访工作情况,二查领导接待日情况,三查领导包案落实情况:“二到位”,即要求各单位重视信访工作,做到信访工作人员配备到位,信访工作环境建设到位:“一满意”,即上访群众对反映问题处理答复的结果满意。
  (三)总结“三无”经验,保持农村稳定。为进一步落实省、市开展乡镇信访“三无”活动的要求,于2002年10月21日,在萝北县召开了全市创建信访“三无”乡镇工作经验交流会。绥滨县、萝北县、东山区蔬园乡、萝北县名山镇、绥滨县忠仁镇进行了经验介绍,萝北县凤翔镇等五个乡镇的经验进行了书面交流。
  (四)信访矛盾排查处理工作。2002年,信访办把信访矛盾排查处理工作列为重点,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原则,牢牢掌握了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预防。成立了8个信访工作重点推进组,分赴全市90 个信访列检单位,对一些信访重点区域或重点行业进行重点排查,早了解,早进入,问题早解决。二是变一般排查为重点落实。全午通过市级信访矛盾排查落实会议等形式,对市级排查出的30多批不稳定群众矛盾,全部实行了市级领导包案,并都得到了及时处理。在六区中推广了兴山区解决建筑企业职工和劳保养老统筹问题,解决了涉及近3000多名职工劳保的同类问题。深入到经贸委所属 8个行业97户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市经贸委所属企业集体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并形成了《市领导联席办公会议纪要》,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解决了大批职工劳保养老统筹和社会低保等涉众性群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