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会

群体团队

工会



  【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 2002年工会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组建步伐。
  一是强化源头参与,积极推动各级党委建立和健全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领导机构。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鹤岗市委关于大力推进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意见》,经市总工会提议,市委调整了市新建企业工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委副书记赵淑华担任组长,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礼民,市委常委、秘书长徐祝新和市总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各县区也都成立了以县(区)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县(区)委及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的新建企业工会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抽调人员与工商局、税务局等有关部门配合对全市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会发展及组织状况进行了调查。市总工会抽调人员与县区工会配合深入市、县(区)工商局调查私营企业户数,并与税务局进行核对,初步摸清并掌握了私营企业及建会的基本情况,为下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推进新建企业建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开展“百日会战”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新建企业建会工作推进力度。市总工会制定下发了《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百日会战方案》,明确了建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任务和目标。截止到11月末,全市共有新建企业446户,已组建工会424户,占新建企业总数的95.07%。预计年底前新建企业建会率将达到100%。
  四是总结经验,把新建企业建会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在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9 个各具特点的新建企业建会工作的典型经验,召开了全市新建企业建会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新建企业建会工作上水平。
  五是开展了全市工会组织状况调查。初步掌握了各基层工会和转制企业工会组织状况。
  【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工作】 市总工会会同市经贸委、市科委、市劳动局等单位,重新修订“创新杯”竞赛考核细则,分解量化指标,实行百分制考核。注意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竞赛的开展,总结鹤岗十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鹤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带动了面上工作的开展。据统计,2002年,全市职工共完成较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64项,创经济价值1221.54万元;推广新技术 33项,创经济价值232万元。会同市科协组织开展第十四届 “科普之冬”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43期,有13000多人次参加;举办技术练兵54次,有6300余人参加;技术协作68次;向省职工技术协会推荐科技攻关创新成果18项,有15项成果获奖,有29人获得省级优秀科技攻关能手证书。继续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协调有关部门召开全市“安康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下发了竞赛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对矿务局小井、地方煤矿、文化娱乐场所及商场、居民区进行了安全和防火检查,共查出事故隐患375件,当即解决270件,联合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72份。陪同省安全检查团对本市建筑系统进行安全和“安康杯”竞赛检查,先后对30起生产伤亡事故进行了调查。加大群监员培训力度,截止目前共培训局(公司)、矿级工会干部、群监员270 余人次。进一步加强劳模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了省级劳模、省级以上离退休劳模、建国以来全国劳模基本情况及我市贯彻落实省政府第19号令情况的调查,整理省级以上劳模名册,走访慰问了15名省级以上特困劳模,在全市评选推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获得者3个,评选推荐省模范单位、省模范集体、省特等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44个。
  【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和“十万富民行动”】 2002年是实施城市“一帮一”向矿区转移的第三年,也是本市开展“十万富民行动”的第一年。
  按照市委的要求,协助市委、市政府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对本市152户困难企业(不含矿务局)经营情况及20618名特困职工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形成报告上报市委,并提出了解决特困职工春节“吃饺子”钱的建议。
  二是筹备组织了春节期间市级领导走访慰问困难企业及特困职工家庭活动。
  三是对全市特困职工纳入低保情况进行了排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11826 名特困职工详细列出了具体情况及名单,提交民政部门,力求做到应保尽保。
  四是通过召开基层工会主席、下岗职工座谈会等形式,深入研讨下岗职工出中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特困职工进入低保以及企业职工工资等问题,并向市人大、政协等部门提出工会组织的建议,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出台。
  五是进一步完善特困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市、区、企业三级特困职工档案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
  六是组织全市各级党政工领导1470多人,组成470个慰问组,走访慰问了2800 户特困职工家庭,为他们送去现金69万元,粮油56万公斤,衣物11000件,解决实际问题126件。
  七是积极开展“十万富民行动”。2002年,市总工会机关干部为社区贫困群众送去大米、面粉、现金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折合人民币近万元,为 7户贫困户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帮助15 户社区贫困群众办理了 《特困证》,减免了部分费用。市总工会与市卫生局共同出资12000元,帮助向阳区红军办12委建成了标准化的第七社区居民委,市总工会还与私企华中集团董事长刘忠华多方联系,把市总工会帮扶的向阳区南翼办42委20名贫困户安置到华中科技有限公司的水循环热毯的装配车间工作。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所联系13名贫困居民到俄罗斯打工。
  八是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办实事。市总工会召开了全市工会再就业工作会议,印发了《鹤岗市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省总工会再就业工作会议及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市总工会与市教育局和人寿保险公司联合,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汽车维修、微机、缝纫、保险业务、营销员等业务技能培训,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10期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00 人次。11月23日,市总工会在新世纪广场举办了全市工会“扶贫助困就业”行动劳动用工洽谈大集,到场的下岗失业人员近6000人,当天有4500人登记求职,有3600人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到目前已有近1000人实现了就业。九是会同劳动局、工商局等单位为全市特困职工办理了5087个《特困职工证》,为特困职工脱困提供了政策保证。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一是深入抓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厂务公开工作。起草下发《关于全市职代会实行召开申报制度》和《职工代表培训计划》的通知,为电业局等基层单位组织的职工代表培训班授课。重点抓企业、事业单位推行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的试点,总结矿务局兴安煤矿的厂务公开工作典型经验,被省总推荐上报到全国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参加哈尔滨、大连两个不同层次的厂务公开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市委副书记赵淑华同志的论文被评为一等奖。积极推广厂务公开与奖金、工资分配挂钩,与干部任免挂钩的作法,以及在大宗材料采购上、财务管理上实行公开的作法。在抓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工作中,深入到十几户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是积极抓好“两制”工作。积极开展工资问题的平等协商,继续抓好集体合同的签订、衔接和续签工作,集体合同的内容进一步得到深化。
  三是认真做好职工来信来访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市总工会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法律援助中心职工维权工作部、 市职工信访接待室、市劳动法律事务所 “三位一体”的“一部”、“一室”、“一所”的职工劳动法律综合工作机构,开通了一条职工法律服务热线,截止目前共接待职工来信来访52批次,其中有16批次集体上访,涉及职工821人,结案率达90%以上。通过法律服务热线提供法律咨询72人次,立案调查处理10件。为特困职工代写法律文书21件,为困难职工代理法律援助案件8件。参加劳动争议仲裁56 件,使职工获得工资、工伤医疗赔偿162万余元。依法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在职工中大力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职工崇尚科学、抵御邪教的能力。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在职工中开展“三个主义”教育,引导职工学习先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继续搞好“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竞赛工作。
  二是继续开展了深入揭批“法轮功”斗争,积极配合党政做好“法轮功”习练者的转化工作。组织基层工会主席召开揭批“法轮功”新罪行座谈会。会同有关单位组成检查组对辖区、矿务局清理“法轮功”非法宣传品工作进行联合检查。
  三是广泛开展了以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主题的系列迎庆活动。组织全市职工举办鹤岗市职工迎十六大“联通新时空”健康杯长跑赛,42个单位的10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与人寿保险公司联合举办了喜迎十六大“人寿杯”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竞赛,全市有1 万多名职工参加竞赛活动。组织职工参加由省总工会主办的黑龙江省“农垦九三杯”职工乒乓球赛,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据统计,全市各级工会共举办各类迎庆活动280余(项)次。
  四是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市总工会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对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工会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展示会、演讲会等形式,迅速在全市工会干部和职工中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
  五是组织召开了庆 “三八”先进女职工座谈会。 组织基层工会女工委开展了一系列的庆“三八”活动,选树了一批女职工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
                                     (郜化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