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
工商联
【工商联工作】 工商联围绕市委、市政府“主体牵动”工程,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了“学浙闽,促发展”活动。与市委统战部共同组织了一批企业老板到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山东省的诸城市、临沂市等地考察学习养殖业、畜牧业、高科技产业,并针对个体民营企业规模小、效益上不去、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向二省七市大企业老板进行学习和探讨。针对本市建筑业和煤矿业的老板想转产的想法,组织了丰麟建筑公司、华中集团、绥滨忠仁乡等人去铁力市考察养殖业,帮助华中集团启动五道岗鸡场,盘活闲置资产。加大扶持“三型”企业的发展力度。协助长起运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积极安置下岗职工就业80人,创造产值500万元,下岗职工人均工资达到1600 元,成为上缴税金十几万元的企业。由于该企业在先生产后办证的过程中被技术监督局查封,市联得知后,立即帮助协调,得到了技术监督局大力支持,达到共识,做到了先经营后规范,使得长河起重运输有限公司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完成产值700万元。同时与市计划委员会于2002年7月份共同举办了“项目发布会”,会上有50户企业参加了会议,有3户企业达成协议。为了加快拓宽对俄贸易,9月份响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组织了5 户建材企业老板到俄罗斯发展中俄贸易,把本市的塑制产品推向俄罗斯市场。面对本市建筑市场饱和局面,市联积极引导建筑企业家向多领域、多元化发展,低成本扩张,加速积累资本,向规模化、集团化迈进。又帮助经纬建筑公司盘活煤矿机械厂和购买正大青春宝药业集团鹤岗公司等等。
【会员工作】 (一)组织建设蓬勃发展。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党组书记、会长领导下,带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超常规跨跃式开展工作,锻炼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了新世纪新风尚的工作作风。从而吸引和发展了11户优秀的企业家,并对会员企业进行了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失去代表性的及时作以调整,目前已有正副会长13人,常委37人,执委73人。
(二)培养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积极向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统战部推荐了一批优秀的代表人士,选拔到市人大、市政协组织,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提高了参政议政的整体水平,深受各级组织的好评。2002年市区二级商会向市人大推荐代表25人,市政协委员29人。两县六区商会向区县级推荐人大代表89人、政协委员109 人,并推荐省政协委员2人。
(三)加强强培训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2002年市委、市政府下达了培训 200名企业老板的任务,提高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市联积极与市委统战部共同制定了培训方案。聘请市委党校赵文学和姜金珠教授主讲,还聘请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邹静安、会长刘风英为全市会务干部主讲:“如何开展工商联商会工作”。在工农区、兴山区分别举办了WTO知识讲座培训班,参训人员达130人。
在市政协六楼组织了33名会务干部,由党组书记邹静安、会长刘凤英分别讲解开展商会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等知识。利用通讯器材商会开会之机,以会代训形式培训了22名会员,市联副会长唐德宽讲解“以德经商、诚信至上”的教育。6 名企业家参加了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班。11月由党组书记邹静安又带领2名老板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对150名企业家进行“学浙闽促发展”的引导学习,用典型引路方法,引导私企们加快提高综合素质,早日适应 WTO挑战。2002年共培训老板343人,使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普遍受到一次提高。
(四)2002年市联重点抓了两县六区三乡一镇商会和行业商会工作,在各行业建立行业商会,以行业商会为龙头,选出龙头企业当会长,带动同行业共同发展。市联在原有的 4个行业商会中,2002年又成立了一个商业联合会,粮食局成立米业协会。
(五)经过全联干部的共同努力,走出去,请进来,走联合发展之路,加快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智力,积极招商引资。2002年为旭祥山庄引进资金 100万元,建设了旭祥度假村。为东方浸油厂引进南京伊美达公司“劲康霖”叶面肥,投资450万元。共引进资金550万元,超额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企业文化建设】 市联发动各企业开展文化建设,以各种形式开展喜文乐见的文艺比赛、夏季旅游、冬季滑雪、广场会演等形式,凝聚企业员工与企业感情,建立和谐稳定的职工队伍。使个体私营企业增加了团结力和战斗力,增强了职工对老板的信任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8月8日市联与私营局共同组织举办了“第三届个体私营者节”文艺演出,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弘扬了时代主旋律,歌颂改革开放富民政策,使全市个体私营业主深深体会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自豪感。北斗计算机公司主动拿出一万元举办了“鹤岗市首届声乐大赛”,从中选拔了一批拔尖人才,为鹤岗文艺界百花齐开、百家争鸣做出了贡献。还有12户企业组织了秧歌队。三兴建筑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承建了31.4万平方米的艺术广场,为全市提供了文艺演出场所。
【积极参与“十万富民行动”】 市联发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行动,动员每个老板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富了不忘贫困的人,要帮助贫困户走共同富裕之路。市联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以典型引路,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在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有的放矢的组织了63户私企老板与503户贫困户进行对接。在2002 年春节前夕,为503户贫困户送去了大米11500斤,白面3900斤,豆油560斤,捐款35350 元,安置就业达400人。帮扶5 个社区点,做到了买办公地点、买电视、安装电话,墙上有图板,建立了党支部,仅5 个社区投资达16万元。副会长姜兴泽一个人帮扶50户,每人给300元,安置6人到兴泽集团工作。刘忠华帮扶19户,每人送去大米200斤,还送去钱11000元。直属会员鸿检经贸公司经理贺佩龙,帮扶清华大学特困生殷庆轩完成四年学业,仅2002年就帮了 1.2万元。宏利石材厂厂长马文生主动捐出5000元,帮助一个考上齐市大学的学生吴小炎上了学,又拿出5 万元收购废电池,保护鹤岗土地环境。百媚生化妆品公司经理盂繁中捐出5000元帮扶特困生王鑫上了大学。市联帮扶4 个贫困户、南山一个社区。市联不断深入基层,回访被帮扶者情况,为社区投资实体征订报刊。
【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是工商联的重中之重任务,只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体现党的民心,才能发展经济,市工商联把“服务维权”做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2002 年共为私企解决大事难事8件。当私企受到挫折和困难时,市联采取措施、调查协调、解决困难。帮助会员企业永丰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开发建筑纸制品厂,退休职工阻拦施工,副会长唐德宽经十几天时间做大量的思想工作,讲解法律知识,协调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信访办化解矛盾,使永丰房地产公司顺利施工。帮助私企宏张开业,数不胜数。企业与企业之间有矛盾,市联给予协调解决,发现制约发展的问题,市联就提出合理化建议。2002年市联会长刘凤英在市政协会上撰写提案,为发展本市旅游业献计献策,得到了市城管执法局的赞扬,给予高度表扬,并予以采纳。私企无论在贷款方面,还是引入项目方面,市联都积极协调,使他们安心地在鹤岗经商,增强工商联的威信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