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
【鹤岗供电工作概况】 2002年,鹤岗电业局紧紧围绕四届三次职代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公司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安全生产、资产经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重点,实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安全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局面,实现无生产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无设备考核事故,无交通、火灾事故。截止2002年12月31日,累计实现安全运行2082天,获省公司、鹤岗市2002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7.75%;供电可靠率完成99.95%;注油设备渗漏率为零;送、变、配设备综合完好率为100%;严重缺陷消除率为100%,一般缺陷消除率为 81.2%;生产人员培训率达100%;
——供电量(全口径)完成141514万千瓦时,同比上升 3.18%,承包基数供电量完成111966万千瓦时,同比上升3.58%;
——售电量(全口径)完成137422万千瓦时,同比上升 3.25%;承包基数售电量完成10787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 3.68%,比省公司零利润计划增长14.14%,结束了鹤岗电业局连续五年来售电量下降的历史;
——全口径线损率完成2.89%,比同期降低O.06%;利润承包线损率完成 3.65%,比局计划降低0.66个百分点;
——城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4553.41 万元,占已批复城网投资总规模的97%;农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7512万元,占农网下达资金计划的80.2%,萝北、绥滨、市郊、嘉荫、西林五个农电局的中低压电网改造工程通过省、市局的预验收,乡站供电所的改制工作全部完成,均达到国电公司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标准。
【安全生产】 在安全生产上电业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不动摇,切实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在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同时,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化作业和开展安全性评价整改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强化忧患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围绕省公司“无违章年”活动的开展,电业局首先从贯彻实施新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国电公司《安全生产监督规定》、《25项重点反事故措施》等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入手,全面落实以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监督机制。结合贯彻国电公司、省公司以及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活动。召开了生产运行分析会、变电技术研讨会以及首届生产技术运动会等,切实提高了全局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配合省调度局成功地举办了反事故演习,开展了配电带电作业14次,增供电量25.7万千瓦时。认真组织职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在全局范围内形成了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的“大安全”管理格局。安全生产全方位覆盖主业、农电、多经系统,使其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进一步完善了局副总以上领导每周参加基层车间班组安全活动的制度,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安全性评价的整改工作,完成重大节假日和“十六大”期间的保电和安全可靠供电任务,全年未发生重大事故、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事故、电气误操作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以及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城网建设(改造)工程】 电业局本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积极推进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按照“五制”的要求规范运作,使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934 分的总成绩顺利通过省公司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验收组的验收。改造后电网的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城区110 千伏及以下变电所均实现了无人值守改造,新建的10千伏开关实现了无油化。此外,调度自动化、负控系统、配电变压器自动监控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城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为营销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础。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春秋检工作进展顺利。电业局在春秋检工作中发挥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的优势,结合“四无”竞赛、“安全生产月”、“反违章”、“争创无违章班组”等项活动的开展,积极做好春秋检的组织领导和职工的思想发动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各运行单位针对春秋检操作量大, 易发生问题的实际情况,在倒闸操作中严格执行 “四把关”、“四对照”和第二监护人制度。狠抓“两票”的管理工作,确保春秋检中“两票”合格率达100%;各检修单位全面开展标准化作业,认真进行了危险点分析,保证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安全监察部门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监察和技术管理的力度,狠抓作业中的深层次违章问题,杜绝了人身、设备及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停电检修方式,实现了经济可靠运行,增供电量356万千瓦时,提高供电可靠性O.042个百分点,创直接经济效益147.78万元。
【深化二级模拟法人管理】 按照省公司《2002年模拟电力市场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电业局切实加强了二级模拟法人管理的力度,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一是与全局33个二级单位签定了二级模拟法人管理目标考核责任书,实行经济指标与工作质量并重的动态考核。在各供电局全面推行供电局长“年薪制”,对其进行以利润为中心,以售电量、线损率、售电平均单价、电费回收等作为监控指标的全面考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全局利润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以利润为核心的资产经营责任制。建立了资金预算执行结果监督考核办法,扩大了资金预算的覆盖面。在经济运行中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强化资产与产权的管理,积极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的竣工决算。通过加快资金周转,积极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严格依法经营,规范经营行为。认真贯彻“依法治企”方针,坚持“集中权力分散化、隐蔽权力公开化、重大事项会议定”的原则,狠抓合同归口管理工作,严格合同签订审批程序,在物资采购和施工队伍选择上全面实行招标制,从制度上防止经营不规范给企业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四是加强审计管理工作。按照省公司2002年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领导干部离任、资产经营责任、预算执行、重大工程的审计监督,坚持“三不放过”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审计监管体系,为依法规范经营奠定了基础。
【开拓电力市场】 2002年电业局把开拓电力市场作为企业生存之本,全力以赴加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十项推进”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根据“稳住老户、开发新户、激活困难户”的总体方针,充分把握市场需求,灵活运用价格机制,在启动市场、引导和刺激电力消费上做文章, 稳定了主市场,开拓了大市场,保证了小市场。全年全口径售电量完成13.74 亿千瓦时,增长 3.25%,实现了五年来网售电量与全口径电量的首次同步增长;二是解决了矿务局热电厂高耗能小区用电问题。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电业局与鹤岗矿务局及矿务局热电厂正式签定了《鹤岗矿务局热电厂转供高耗能用户供用电经济协议》,与鹤岗矿务局就矿务局热电厂自供电量(含上网电量和直配线电量)基数确定问题达成原则意见;三是加速推进伊春地区的摘转供进程。与西林钢铁公司签定了摘转供协议,完成了西林钢铁公司、大西林铁矿及其转供给大西林林场的转供电调查,预计接收用户 10295户,此项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中;此外,顺利完成了金山屯山上11个林场的摘转供工作,接收用户4802户,成立了电管站,现己对外营业。
【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 为把国电公司“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落到实处,电业局把“连心工程”、“放心用电工程”和“光明工程”转化为常态机制下的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架起了与客户心心相印的桥梁:一是为救助供电区内的贫困家庭,深入开展了“光明工程”。 目前 “光明工程”已收到全局职工捐款 12万多元,119户贫困家庭正式成为“光明工程”的资助对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各大媒体对“光明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跟踪报道,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是继续深入开展“连心工程”。全局发放“连心卡”18285份,回收16784份,回收率达 91.8%;受理客户咨询、报修抢修、投诉举报电话3052个,其中处理投诉15件。广泛深入开展了向李庆长同志学习活动,成立了6 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系列服务活动,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三是加强客户服务系统建设,在全省率先开通95598呼叫系统,新增银行交费网点16 个,为最终实现同城购电创造了条件;四是组织行风建设专项推进组进行明察暗访,狠抓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全年走访客户 2200户次,为客户解决实际困难350件,受益人数约17000)人次,在全市开展的“双评”活动中获“最佳单位”称号。
【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按照省公司“信息化管理年”活动的统一部署,电业局切实加强了“信息化管理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确立了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全局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对现己开发应用的无障碍办电、营销决策支持等综合信息系统软件在完善、升级和扩展实用化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省公司在局开发建设的试点项目:配电自动化一期工程通过了SAT 测试,正式投入试运行;客服中心在全省率先投入运营,营销数据中心系统建设已初步完成,开通了95598 呼叫中心系统,全面推行了银行联网代收费业务:“输配电线路太阳能预防鸟害装置”、“高压开关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等在省公司立项的科技项目已全面启动;220 千伏鹿林山变电站监控系统己按装调试完毕,为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供电营销稽查管理系统与SZF2.8——0.7/95/70 煤泥锅炉开发项目已投入试运行;用电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和无障碍办电、报修、咨询信息系统顺利通过省公司组织的专家组的鉴定验收,该系统在技术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应用上填补了国内空白:“供电系统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荣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省长特别奖)。
【多种经营】 电业局把多经工作纳入到全局的重要发展课题。多经公司重大经营项目的决策需提交局党政班子审议,公司干部任免由主业统一规范管理,在局活源分配上予以政策上倾斜,在福利待遇上向主业职工靠拢,促进了多种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是资质认证和贯标工作取得新突破。顺利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电力安装企业”二级、省经贸委“特级建安企业”的资质以及IS09000族 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解决了制约公司扩大再生产的“瓶颈”问题,提升了总公司的管理档次;二是加大项目开发的力度。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启动,建筑工程公司进一步走向市场,与市新源电工仪表厂的合作经营项目开创了总公司对外合作的先河,电力设备、金具、箱变、路灯、密集架等一批新产品投入生产。与西钢合作生产的硅锰合金冶炼项目投入运行;三是深化多经体制改革,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进一步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经理收入“年薪制”,继续加大对承包企业的改革力度,积极试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大胆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用人界限,促进了多种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农电工作】 认真落实“三为”服务方针,农电管理得到进一步夯实,“两改一同价”工作进展顺利:一是累计完成农网改造投资17512 万元,萝北、绥滨、嘉荫、市郊、西林五个农电局的中低压电网改造工程已通过省、市局的预验收;二是乡站供电所的改制工作全部完成,均实行了“五统一”、“四到户”和“三公开”,全部达到国电公司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标准;三是代管工作进展顺利。根据省经贸委关于对农垦、森工供电企业实行代管的文件精神,顺利完成鹤北林业地区供电局的代管接收工作,嘉荫农场供电部门的代管工作正稳步推进;四是深入开展了“供电所营销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对经营不好的企业亮示黄牌,限期整改。配合市物价部门完成了各县(区)农电局电价成本测算上报工作,为实现同网同价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