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水产
畜牧水产
畜牧水产
【畜牧水产工作概况】 2002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半壁江山”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畜牧养殖业调大、升位的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推进措施,使畜牧水产继续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好形势。全市奶牛、肉牛、生猪、羊、家禽、渔业放养水面分别实现8384头、6.35万头、29.7万头、14.8万只、477万只、5.74 万亩,同比分别增长52.95%、24.5%、6%、21%、11.4%和0.2%;肉类总产量2.12万吨,奶类总产量1.98 万吨,鲜蛋总产量1.55万吨,水产品产量0.52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8%、39.9%、5.2%和14.8%;全市牧(渔)总产值达到3.64亿元,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增长21.3%、23.7%;人均牧(渔)业纯收入达到420元。
【畜牧水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各县区把畜牧水产业做为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纳入目标管理,成立专题推进组织,完善发展规划,以及强化工作监督等办法,加快畜牧水产工作推进速度,为畜牧水产业生产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按照省委提出的“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市委提出的“把畜牧业调大、升位”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发展重点,明确了主攻方向,实行了领导包产业措施。市委、市政府在5 月份分别召开了奶业推进会和畜牧推进会,市委张书记亲自抓奶业推进,并把任务目标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加以推进。绥滨县以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为主线,出台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实施意见》,把畜牧业摆上了重要位置。萝北县把畜牧业特别是奶业提升到农村工作的首位,实施“一号工程”突出发展,由县长亲自挂帅,紧抓紧逼不放松,在工作推进机制上,采取机关+ 农户的办法,帮助养殖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为稳定龙头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产销关系,萝北县政府专门召开了畜牧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协调座谈会,让企业与农户直接见面,相互咨询,发挥了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唱戏的作用。在落实扶持奶牛优惠政策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决定用“以存换贷”的办法,组织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按处级干部5000元,科级干部3000元,一般干部1000元的数额,到指定的银行存款,计划存款1000万元,用于农户购买奶牛的专项贷款,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奶业振兴计划”的实施。东山区把畜牧水产业发展指标列入围城经济战略目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实行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工作机制。由于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都有发展畜牧水产业的积极性, 全市向畜牧水产业的投入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向畜牧水产业投入1.2 亿元,比上年增长24%,从而有效支持了畜牧水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畜牧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龙头企业牵动的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在乳业发展上,依托圣元、正元、完达山三大乳业集团现有的乳粉加工厂和宝泉岭管局即将开工建设的完达山日处理 300吨鲜奶乳业龙头,牵动着全市奶牛产业快速发展。在生猪发展上,依托市食品公司、佳木斯金锣集团和宝局即将投产的年加工200 万头生猪项目,带动了生猪产业向更高的目标推进。二是强化畜牧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尽快形成规模化发展,为龙头企业承包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通过培育过硬典型, 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典型群体。重点抓了5 个生猪生产基地,8个奶牛生产基地,8个肉牛生产基地,4 个蛋肉鸡生产基地,发展了一大批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小区和专业大户,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形成了萝北肇兴镇裕丰奶牛专业村、三马驾奶牛专业村、先锋奶牛专业村、前锋奶牛专业村、新华镇永昌奶牛专业村、蔬园乡新结肉牛、羊专业村等畜牧养殖基地,并出现了鹤岗圣源牧业奶牛养殖场、矿务局金星公司奶牛场、市林业局牧场肉牛示范场、东方红乡绿色家园山地鸡饲养场、华中集团特色养殖场、忠仁镇兴隆肉牛小区、风翔镇王玉林肉牛小区等典型,全面提高了畜牧养殖业生产规模化水平。在发展规模养殖业的同时,利用本市山区、半山区和天然水资源,大力发展畜禽特种养殖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使名特优绿色畜禽(水)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现养殖品种已达到 30多个,产值492.45万元,发展特畜特禽5.4万头(只),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7000亩。
【畜牧水产业科技推广工作】 一是畜牧五项综合技术覆盖面平均达到 70%以上,整个畜牧科技含量达到了 50%左右,畜禽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猪的三元杂交繁育体系模式推广,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奶牛、肉牛冻配改良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是科技普及率明显提高,通过开展科普之冬、科技大集、 科技培训、组织专业咨询等活动, 培训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1.21万人次,提高了专业人员和广大养殖户的科技素质和科学养畜水平。根据本市牛羊产业发展迅速的特点,在全市大面积推广了饲草饲料和青贮玉米的种植,推广了饲料青贮技术,进行了优质牧草的试种。种植饲草、饲料2万亩,其中。青贮饲料玉米种植1万亩,试种和改良牧草1万亩, 从而使本市的畜牧科技含量又有明显提高。三是依靠科技推广了驯化养鱼、网箱养鱼、稻田养鱼、名特优养鱼等,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全市驯化养鱼面积 O.6万亩,网箱养鱼5万斤,稻田养鱼0.37 万亩,同时,全面完成了本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证发放启动工作。
【畜牧水产执法工作】 进一步强化了种畜禽、兽医卫生和兽药、草原与饲料的管理,提高了产品安全水平。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了强制免疫、产地检疫工作,全面启动了免疫标识制度,在春秋两季开展了“防五”会战,实施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边境疫病监测站项目建设,确保了疫情稳定。对种畜禽、饲草饲料、兽药及饮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秩序进行了清理整顿,查处了非法经销动物预防性生物制品,捣毁肉类屠宰黑加工点,依法查处草原案件,生产经营环境和秩序得到了好转。为了强化渔业行政执法力度,对《渔业法》及鲟鳇鱼保护与管理进行了广泛宣传,加大了鲟鳇鱼特许证管理力度和禁渔期执法检查力度,做到了依法治牧(渔),切实加强了畜禽鱼产品安全管理和保护。
(郭 伟 李东斌 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