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
农机
农机
【2002年农机化工作概况】 2002年,鹤岗市农机化工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为中心,农民增收为目的,充分发挥农机化作用,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1、全市共完成机械伏秋整地29.8 万亩,完成年计划的49.7%。其中机械深松整地完成12.6万亩,旱田平翻完成9.7万亩,水田翻旋7.5 万亩,连片整地完成6.6万亩。2、全市完成机械播种151.26万亩,完成计划110万亩的137. 5%。其中:机械精少量播种完成135.22万亩,水稻机械插秧完成24.9万亩,完成计划23万亩的108%;机械深施化肥完成115.7万亩,完成计划100万亩的115.7%,占机播面积的77.2%:机械化收获完成93.8万亩,完成计划98万亩的95.7%,机械化收获程度达到49.3%;玉米药剂灭草免中耕完成 2万亩。3、全市完成更新大中型拖拉机525台,完成年计划60台的8倍。其中大型拖拉机6台,中型拖拉机514台。大中型联合收获机73台。4、全年完成农机具检修7892台(套),完成省下指标7575台的104%。其中链轨拖拉机462台,完成省下指标103%;大中型轮式拖拉机264台,完成省下指标102%;小型拖拉机检修5568台,完成省下指标105%;联合收割机夏检80台,完成省下指标110%;大型农具检修1518(套),完成省下指标108%。5、链轨拖拉机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79%;大中型轮式拖拉机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 78%;大中型农具技术状态完好率、小型拖拉机技术状态完好率均达到76%;机车检验率完成 72%;驾驶员审验率完成101%;拖拉机驾驶员持证率达到92%;农机安全生产违章率为22%,比年计划下降3%。6、全市共完成农机化培训7854人次,完成年计划7000人的112%,其中农机管理人员226人,农机技术人员4150人,农机监理人员80 人,农机操作人员3398人。
【农机化生产质量管理】 2002年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作业作为全市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认真贯彻《黑龙江省鹤岗市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向农民、农机从业人员宣传本地农机作业标准化内容、意义,提高了群众对农机生产标准化的认识。二是认真抓了标准化落实工作。重点抓好农业生产的四个作业环节,即机械整地标准化,机械播种标准化,机械中耕标准化,机械收获标准化。三是结合伏秋整地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级质量监督机构。明确了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和质监员的权力和责任,有组织的开展农机化生产质量监督工作。四是采取逐级培训办法,举办市、县、乡、村四级质检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60人次。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一是围绕绿色、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机械化支持。 (1)优质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绥滨县农机总站配合县政府实施的10万亩优质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项目,在机械深松、垄上双行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基础上,还实施机械除草、机械中耕、机械植保喷药、喷施化肥、机械收获等多项先进的农机技术,使农机、农艺科学组装配套,在播种环节上,进行了平播窄行密植和大垄密植、小垄密植的试验,绥滨县农机推广站加大推广大豆机械收获技术的力度,推广站自己拿出2万元资金,给购买佳联-3A型、约翰迪尔的1042型和3070型联合收割机的用户每台补贴700元,绥滨县新增联合收割机57 台,全市共新增联合收割机73台,大豆机械化收获完成69.1万亩,完成计划60万亩的115%,机械收获程度达到82.2%。(2) 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化综合技术。在水稻机械插秧、机械收获已经被广大农民所认识并广泛应用基础上,对水稻育秧机械化和方条田化两项关键生产环节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萝北县农机部门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调查发现全县共有22万亩水田,插秧面积4.2万亩,机械播种5.2万亩,仍有12.6万亩水稻采用人工直播或人畜力半机械化播种作业,并且旱育稀植技术推广的速度慢,突出表现为:旱田育秧取土难,在旱田取土易受残留农药的药害,在林带取土又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植被。在全县推广水稻机械穴播、条播深施肥技术,计划用三、四年时间水稻播种全部实现机械化的目标。得到县政府认可和支持,县政府拿出20余万元资金,做为专项资金购置新机具,萝北县水稻机械穴播、条播深施肥技术完成3.2万亩,新增水稻穴播机、条播机82台,机械水稻插秧完成4.2万亩,新增水稻插秧机46台,引进试验水田平地机4台,水田机械平整技术完成12晡,全市水稻机械深施肥完成 12.3万亩,完成计划 9万亩的136%,水稻机械化收获完成22.22万亩,完成计划35万亩63.5%,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 44.2%。二是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机化工程技术措施得到了有效发挥。(1) 推广机械深耕蓄水耕作技术。全市今年加大了机械深松技术的推广力度,争取到省补贴资金2万元,县乡又制定优惠政策,全市新增翼型深松机25 台。机械抗旱播种技术,新增精少量播种机833台;完成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86万亩,完成计划 80万亩的107%。秸秆根茬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完成28.2万亩,完成计划25万亩的113%;新增根茬粉碎还田机42台,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完成3.09 万亩。(2)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千方百计增加粮食产量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的先进农机化新技术道路。全市玉米机收完成2.68万亩;机械化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完成6万亩,完成计划 2万亩300%;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完成 1.3万亩,完成计划1万亩130%。绥滨县新富乡新滨村农民李吉社用6万多元购买1 台北京产4 行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二手货)进行玉米机收及秸秆粉碎还田, 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萝北县农民也纷纷购买哈市生产的单行小型玉米收割机,全市新增大型玉米收割机1台,小型玉米收割机4台,新增小型免耕播种机16台,新增大豆窄行密植播种机32台,为明年扩大机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奠定了基础。
【建立新的秋整地机制】 为了抓好全市机械伏秋整地,市、县(区)各级领导及农机部门同志总结近几年来伏秋整地工作中正反面经验教训,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统一思想认识、把伏秋整地作为北方旱作农业有效耕作措施,培养工作典型,抓重点,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特点,从建立新的土壤耕作制度出发,认真开展机械伏秋整地工作,在伏秋整地工作中积极推广建立资金积累机制好作法,使伏秋整地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法制化。2002年伏秋整地工作在农业遭受低温冷害、农作物贪青晚熟、秋收托后,以及秋收期间雨雪大、机械下不去地、封冻早,给秋整地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的条件下,许多乡镇都抢收抢翻,建立新的土壤耕作制度制定规划。认真开展了秋整地工作,并且引进推广深松整地机具30套,为实施“三三”轮耕制,建立新的土壤耕作制度打下良好基础。
【农机化管理】 一是加大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农委、公安厅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农机监理工作、“满意在农户”活动。市、县农机监理站实行了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萝北县监理站每周六2点在电视台设置了40 分钟安全专题节目《安全伴我行》,以案说法,宣传农机交通安全法规,并请县领导讲话,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2002年全市共查处违规车辆2867台次。其中,没挂牌照的、有证没牌的1399台,无安全链、销的720台,“非驾”行驶373人。“黑车”375 台。不仅圆满完成了全年农机监理工作的各项任务,而且使农机安全管理法规更加深入人心,提高了农机执法地位,教育了违法有机户,为农机监理树立了新形象。二是加强了对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在3.15活动中农机部门积极与技术监督局、工商部门联合对农机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其中发放农机销售技术合格证63户、查处假劣农机配件14户,假冒伪劣农机产品98套(件),吊销 2户营业执照,限期整改8户,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保证了全市农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农机教育培训】 一是结合“科普之冬”活动,积极组织开展送教下乡工作,市、县两级先后组织60余名农机科技人员,组织21个送教下乡工作组,先后深入到全市各乡(镇)村(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培训,累计下乡160天,发放资料1500 余份,绥滨县在活动中举办电视讲座4次,收视人数达2万余人次。二是利用举办科技大集,广泛向农民和社会宣传普及农机知识。全市共举办科技大集 3次,受教育人数达到3000人。萝北县农机部门在举办科技大集期间,不仅公开展示各种新型机具,而且积极争取县政府补贴,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民购买新机具,促进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三是依托农机校培训阵地举办培训班,开展科技培训,先后举办农机驾驶员初训班42期,复训班145期,培训驾驶员7376人,农机管理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达306人。农机营销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营销员172 人。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机从业人员和农民科技素质、科技意识。
【农机更新】 2002年市农机部门加大了农机更新力度,年初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大农机作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研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取得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大农机更新资金,不断引导和教育农民加大农机更新投入。全年共投入农机更新资金1859.85 万元,更新大中型拖拉机525台,新增新型农具176台。进一步提高本市农机装备水平。
【农机跨区作业】 年初以来市农机总站认真落实全省农机跨区作业会议精神,促进农业区域内经济发展,把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做为全年农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及时以政府形式召开了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市政府主管秘书长、县(区)、宝泉岭分局所属各农场的主管副县长、副区长、副场长、农委、农机部门主要领导等60多人参加的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会议,会上以市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抓好2002年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二是县与场、乡(镇)与场、队建立农机跨区作业组织机构,按时组织召开供需协调洽谈会,确定作业机具,签定供需作业合同。三是地方主动调查摸清所需农机具及作业面积,为农机跨区作业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后勤服务工作,尤其是伏秋整地工作中,以村为单位,按土地“三三”耕暄制度要求,统一规划作业地块,力求地块连片,规模作业,减少农机具空驶率,降低生产成本。绥滨县福兴乡秋收秋整地前做好各村所需跨区作业面积的调查,主动与绥滨农场联系,协调跨区作业机具,使秋整地秋收工作落实落靠。该乡同仁村与绥浓农场一连联系两台大马力拖拉机在秋整地期间进行跨区作业、作业质量好,收费合理,深受农民欢迎,大雪前全村圆满完成3000亩秋整地任务。四是农机部门严格执行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搞好质量监督验收工作,没有发生收获整地质量纠纷。五是农场农机部门专门组织人员培训和搞好农机检修工作,为地方提供了技术过硬的机车组。2002年在农作物贪青晚熟、秋收拖后、倒地晚、后期降雪的不利情况下,全市跨区大马力机车达到70台,跨区作业面积达11.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