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林业
林业
【2002年全市林业工作发展概况】 2002年,鹤岗市林业局按照上级的总体工作部署,遵循“一转二强三推进,三年跨越三大步”的经济工作思路,带领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取得极为显著的工作成绩,在多个工作领域都取得历史性的新突破。提前一年半甩掉带了20多年的“经济危困”的帽子,实现了全局阶段性的经济脱困;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招商引资的工作指标和开发生态旅游的工作任务;提前一年走上了经济振兴之路,实现了林业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市林业局把林业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纳入工作日程,以开发生态旅游为突破口,以建设多种经营五大生产基地为重点,构造林业局“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新格局。2002年,全局实现工业增加产值 500万元,为计划的111%;实现利润1158万元,完成计划的 114%,与上年亏损32万相比,增盈 119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1089.2万元,比上年增长近 10倍;完成造林面积25592亩,为计划的111%;非林产业中,多种经营收入820万元,生态旅游收入 180万元,非林产业产值占全局社会总产值的40%,森林防火工作实现连续23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木材生产管理】 2002年,市林业局汲取2001年冬季木材生产的成功经验,继续严格成本管理,细化山场作业管理,强化木材运输管理,加大木材稽查和巡护的密度。降低了清林量,缩短了清林时间。在提高木材利用率上作文章,提高小径材的出材率,向山场剩余物要产值,此两项增收70万元。提高车辆运输效率,全局车辆日运材量比上年提高150至170立方米。本局连续二年创造了全省少有的木材生产运输秩序,山场作业质量、木材生产经济效益继续处于全省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开发生态旅游】 面临森林可采资源相对枯竭的严峻形势,开发十里河水系,打造原始生态旅游,发展旅游经济。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等不利因素,筹措资金400 万元,利用40天的时间,就开发建设了细鳞河民俗风情园和十里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开辟了市区至细鳞河、市区至十里河这两条生态旅游热线。局又投资30万元,在十里河风景区推出了冬季滑雪、冰上垂钓等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2年两大园区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达180万元,冰雪旅游收入40万元。
【引进政策资金发展林业事业】 市林业局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规定,一是成立了招商引资组织机构,落实了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是建立了项目库,为招商引资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三是认真研究国家政策,争取国家支持。2002年全局共引进资金1089.2万元,其中:生态效益补助工程187.1万元,退耕还林工程260万元,三北四期工程14万元,省良种繁育中心工程350万元,桶子沟林场种苗工程100万元,红旗苗圃15万元,贫困林场补助资金20万元,生态效益补助工程五项资金113.1万元,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30万元。
【生态工程建设】 为顺利实施三大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省厅下达的各项任务,全局本着“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工程复杂、苗木不足等诸多实际困难,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在广泛发动和宣传的基础上认真组织了三大工程的实施。 各项生态工程建设数量和质量均达到全省要求的标准,平均成活率为90%,得到了省厅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发展多种经营】 2002年林业局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作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保证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构建木材生产、生态旅游、多种经营“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一是围绕“强优绿精”,把多种经营做活。把种植业做“优”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适销对路、比较效益高的食用菌栽培上做文章,并选定黑木耳、香菇、猴头等为主打产品。把养殖业做“强”是以特色养殖为重点,逐步在全林区形成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相对集中、产业组织比较密集的生产基地。把林产品做“绿”是利用林产品、山产品的生长环境无污染、纯天然的优势条件,实施品牌战略,形成系列化绿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本局的“三野”品牌已取得国家绿色认证。把林产品、山产品做“精”是改变过去只生产原字号产品变为加工增值,发展精深加工,如黑木耳深加工、松仁加工、鹿产品加工等,现已经有了8 个深加工产品品牌。二是发展生产基地,把多种经营做强。按照“场场有产业,户户出产品,人人有效益”的要求,按“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思路,推进全林区的多种经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现已建成或初步建成五大生产基地。1.食用菌生产基地。十八号林场年产黑木耳35万斤,产值500万元,年盈利250万元,在细鳞河林场新建了香菇生产基地,年生产香菇10万袋。2.特色养殖基地。红旗林场养鹿场,现鹿存栏达到130 头,年产值25万元。现全局职工共养猪290头,养牛400头,养羊870头,养蜂910箱,养鸡5000只,年收入可达180万元。3.花草苗栽培基地。在红旗林场新建花草苗木生产基地,可年产花卉6万株,草坪10亩,成苗500万株,年收入可达60 万元。4.松仁、山泉水、山野菜加工基地。在桶子沟林场新上山泉水和松仁加工设备,年生产山泉水150万瓶,松仁4万斤。5.北药开发基地。林业局把三道林场、鹤林林场和红旗林场建设成北药开发基地,力争使北药开发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药材集散地。三是建设绿特色产品农贸大市场,把多种经营做大。在市区新建的绿特色产品农贸大市场,4月27日正式营业。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2002年, 市林业局把森林防火做为林区的头等大事,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防方针。一是认真执行“四长”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二是加坚持依法治火;三是加强了防火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修订完善了《扑火预案》,投资35万元增添了扑火装备,新增风力灭火机30台,手持对讲机30部,二号扑火工具2000把,更新电台及配套设备5个,增加中转匹配器1台;四是加大了森防宣传力度,强化了新闻媒介在宣传中的作用,增强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森防意识。本局连续23年取得无重特大级以上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在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中,全局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认真执行限额采伐、凭证采伐林木制度,加大了对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侵占林地和违法经营加工木材等进行了专项打击,有效地遏制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与工商、公安和新闻部门积极合作,深入林区及宾馆、集贸市场查处一批非法猎捕、经营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当场没收并放生林蛙2 万余只。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了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在林区安装鸟巢500个,缠绕塑料环1000 亩,为生物链的永续利用打下了基础。由于预测预报及时,防治措施得力,避免了松毛虫的大发生,受到了省林业厅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