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电热力

水电热力

水电热力



  【水电热力公司工作概况】 水电热力公司主要担负矿区煤炭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和矿区专网通讯任务。2002年末在籍职工3257人。公司共分电、水、热、气、话“五大”专业系统。供电系统,共有18个变电所,主变47台,总容量47.52 万千伏安,年均供电量8亿千瓦时,占全市总供电量的60%以上,供电范围东至梧桐河,西至五道岗,南至新华镇,北至桶子沟林场。供水系统,供水量占全市总供水量的 75%以上,现有二座中级水库、一处深井水源、三座净水场,日供水能力18万吨,现日均供水量在9 万吨左右,管网遍布全市六个行政区。供热系统,采取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供热面积190 万平方米,共有换热站23个,管网主要分布在向阳、南山、工农、兴山四个区。燃气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环保产品,充分利用矿井瓦斯气,即成功地解决了部分地区居民用户的生活问题,又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现有4个储气柜,储气量4.5万立方米,日供气量 3.2万立方米,管网现已辐射到市内除兴安区外的五个市政行政区。通讯系统,以中心局为主,下设10个分局,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数字化和具有ISDN计算机综合数字网络的现代数字通讯网,并与中国电信联网,具备市话功能,交换机容量2万门。
  【结构调整】 2002年,水电热力公司将全公司锅炉、包括型煤炉全部划归取暖车间统一管理,大力开发细鳞河旅游业、渔业和鹿业养殖,系统主体进一步精干,多种经营初具规模。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岗位技能工资管理办法》,全年人均工资预计可达745 元,同比提高3.5%。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共有103 名下岗职工经过技术培训、考试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认真学习《公司法》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不断增强企业改革和创新意识,为建立分公司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安全管理】 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夺取2002年工作全胜的首要位置,连续开展了“安全最好月”、“国家安全生产月”、“安全思想教育月”、“安全隐患排查月”、“安全基础达标月”和“百日安全生产”活动,一月打一场安全会战,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积极开展班前安全知识问答、事故案例宣讲等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59期,培训1936人次。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开展《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并结合实际,重新明确、规范了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做到“两个坚持”,突出“两个重点”。“两个坚持”:即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公司经理安全办公会,每月召开一次由公司领导分头参加的基层单位主任安全办公会,集中研究落实安全工作。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燃气系统运行重点,积极开展燃气进户管、立管普查工作,对南山战备洞内燃气管线存在的重大隐患进行了改造;二是突出变电运行重点;强化供电运行管理和设备定检定试,变电设备和线路缺陷大幅下降。加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力度,、审批、执行关,推行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有力防止了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隐患整改,发现、整改大坝取水塔来水门不严和细鳞河取水塔加高等安全隐患28项。大搞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车间每月标准化自检和公司季度质量标准化大检查相结合,质量标准化建设达到行业标准。
  【生产工程建设】 科学安排生产任务,加强生产组织,较好地完成了供电春检、秋检、水库防汛、储水、取暖夏检等生产维修任务1995项。加强工程建设。大胆实施“北水南调”工程,成功地解决了鹿林山至峻德等地区2.2 万户居民的饮用水质问题;从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对新174锅炉及8800平方米住宅楼、肿瘤医院锅炉及4000 平方米楼房进行了汽改水改造;加大通讯市场拓宽和转供水室外管网改造力度,完成通讯线路架设50公里,供水室外管网改造12.5公里;积极配合市政鹤佳公路零公里至南风井路段拓宽、团结桥拓宽、红旗路、天祥路改造,较好地完成了供水管路、供电、通讯线路移设等工程任务。提前人手对拟建中的振兴花园小区管线移设改造方案进行规划设计,为工程开工做好了充分准备。
  【经营管理工作】 加强成本控制。深入推行系统领导目标成本管理,加强材料使用前的调查和审批,严格控制各项非生产性支出,开展增收节支、降成提效活动,各项成本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全年节电462 万千瓦时,节水1.25万吨,节煤8575吨,节约汽、柴油95吨,折合资金315 万元。加强收费管理。对原有的收费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新修订,重点研究制定了营业用电管理和收费流程考核标准,进一步落实各级收费人员的收费、清欠责任,有力保证了收费任务的完成。加强经营考评。制定了《公司车辆管理考核办法》,对公司大小车辆进行每月定检,提高了车辆维护保养质量;进一步细化供电回收率和供水漏失率考核,开展供电低压线损理论计算,安装供水分站考核流量仪,为2003年正式将供电回收率考核到供电台区、供水漏失率考核到供水站奠定了基础。加强计量管理。建立了计算机表库,对全公司电表实行计算机管理,堵塞了电表管理漏洞。
  【科技兴企】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购置了供电远红外线测温仪、瓦斯检测仪,安装了瓦斯浓度连续监测装置和大罐远红外线报警器,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大搞技术攻关,开展营业低压线损理论计算,为进一步细化供电回收率考核管理提供了依据;完成了北山水场废水回收工程技术改造,每年可多回收水量10万吨;加强供水系统经济运行,积极调整运行方式,对不相匹配的水泵进行更换,吨水电耗同比下降3%;攻克穿越国铁的技术难关,完成了南山战备洞燃气管线改造,妥善解决了影响燃气系统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深度开发和应用,完成了生产调度运行日报、水电费收费、用电查询等办公自动化数据网,实现了收费、工资、财务、生产运行、干部档案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职工技术培训,落实技术人员的政策待遇,在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资金16万元,先后送64名优秀职工到省、市专业院校进行深造,为企业发展积蓄了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