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私营经济

乡镇企业 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概况】 2002年鹤岗市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个体私营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1、税收完成9526万元,同比增长14.8%;2、工业增加值完成24303万元,同比增长20%;3、“三型”企业户数实现439户,当年增加39户,完成年计划的109.8%。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特点】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型”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781户私营企业中生产加工型企业373户,外向型企业26户,科技型企业40户。一、二、三产的比例由1999年的 6:18:76调整到5:20:75,产业结构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2、规模扩大、经济实力明显提高。2002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可达到33370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可达到10849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注册资金超千万元的33户,超百万元的 207户。3、社会贡献率明显增强。一是个体私营企业税收比1995年增长3.5倍。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二是拓宽了就业渠道,2002年以来,已有1.6 万名下岗职工充实到个体私营经济队伍中,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加快了所有制结构调整。几年来,本市个体私营经济抓住国有企业改制的有利时机,通过“租、买、合、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全市私营企业靠“参改”发展起来的有141 户,占全市私营企业的18%。盘活闲置资产44185万元,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全市所有制结构调整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领导力度】 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列为重点工作,下发了专题推进方案,市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02年鹤岗市“主体牵动”工程推进落实方案》,并以鹤政办发[2002]34号文件下发,召开了鹤岗市2002年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和发展非国有经济专题推进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明确了全市各部门工作责任,强化了推进机制,进一步形成了全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合力。市非国有经济发展局成立了规划统计组、情况调研组、综合协调组,加大了对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的指导、协调、服务、综合的工作力度,对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下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规定》的贯彻情况进行了检查,并会同市城调局完成了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对策的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健全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服务机制,市非国有经济发展局又编制了“私营经济发展向导”,不定期地为全市个体私营业者提供政策、信息,为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市工商局为给个体私营企业办照创造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设立了联合办照大厅,实行从咨询、受理、审核、发照一条龙服务,免费提供各种示范文本及办照五卡,专设咨询服务电话,减少了企业办照往返次数。市个协为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先后出资17000 元,在市影剧院、京剧团剧场放映了十几部历史教育、改革开放题材的好影片,并在每场电影放映前,放映思想教育幻灯片,使会员在寓教娱乐中接受思想教育。市项目办开发储备了1000余个项目信息,其中被非国有企业承接和开发建设的有人造大理石、稻壳发电等10余个项目;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创造宽松环境二十条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企业新上项目,可先生产,后办证;先发展,后规范。2002年4 月份,东方浸油厂发往湖南300 吨豆粕因水份超标,产品无标准,对方欲罚款36万元,市技术监督局得知后,立即与湖南质监局联系,并免费为其办理了企业标准登记手续,湖南质监局见到标准后,解除了封存,并减免了35万元罚款。科信局通过对口的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和省知识产权局,积极帮助私营企业争取资金投入,先后为富农生物公司在省科技厅争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50万元,为良实新技术开发公司争取资金1O万元,为华中集团、立德信公司等大户企业引进资金36万元。市委统战部、财政局、外贸局、建设局、城管局、国税局、地税局、人民银行、农行、私协、向阳区、南山区、萝北县、绥滨县等单位按着鹤政办发[2002]34号文件中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向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汇报了完成情况。
  【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规模扩张】 2002年年初,市非国有经济发展局确定35户私企大户为重点培育扶持对象,召开了重点大户“做大做强座谈会”,引导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依靠项目实现规模扩张,2002年以来,鹤岗市个体私营经济共启动9户国有企业,盘活固定资产5500 万,其中,华中集团启动市种鸡厂,盘活闲置资产306 万元,现该集团新注册四个子公司:华中养殖有限公司、华中酒业有限公司、华中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开发了“华中暖流”水热“毯、”龙王“酒、”黑鹤马“酒、”华中“鸭等十几个品牌,安置187 名下岗职工。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兴泽集团投资1800万元兴建的服装城综合楼,现主体已建成,正在招商。天元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龙之饮果汁系列项目,现正在装修新购的厂房,预计年末可达产。鹤泰木业公司的淀粉、稻壳快餐盒项目,现公司老板正在北京与美方老板协商签定合作协议。东方浸油厂的10万吨大米生产项目,现新建厂房已装修完毕,设备正在调试,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随着“领导包企”、“警企双百”、“银企联系”、“科企联系”工程的深入开展,各级帮扶领导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包扶:2002年,市级领导以发展经济为已任,经常抽出时间到企业走访,市委副书记王礼民、市委副书记谭云民、市委统战部部长郭桂荣等领导积极帮助企业组建党支部、工会。副市长贾玉梅积极帮助兴达边贸公司解决过货和运输等困难,副市长于会文积极帮助三兴建筑公司解决在承建工程中遇到的电业线路改造,地下煤气线路改造、排水干线改道等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三次为其协调解决银行贷款260 万元,极大地鼓舞了企业的士气,增强了企业大发展的决心。警企双百:为进一步抓好“警企双百工程”的贯彻落实,努力为地区经济创造一个政治稳定、秩序良好的发展环境,市政法系统开展了“尽职责、树形象、做贡献”竞赛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政法干警为企业保驾护航的积极性。东山分局治安大队张立冬到帮扶企业维钢钆钢厂走访时了解到企业的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张立冬立即同银行联系,通过努力为该企业协调解决了30万元贷款,同时帮助企业推销了价值10万元的积压产品。向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建华帮扶的远达油脂公司一度资金周转困难,杜建华以个人名义为公司贷款10万元,之后又亲自到萝北为该公司联系质优价廉的大豆780 吨,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使这个企业上缴利税比上年增长了12.5%。银企联系:2002 年以来,市金融系统高度重视非国有企业融资问题,认真研究“银企对接方案”,对产品好,信誉好的企业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截止11月末,共为个体私营经济投放贷款22000万元,其中新增8500 万元。市工商银行率先召开了大型的银企恳谈会,成立了专门为个体私营经济服务的贷款机构。市农行根据“选择重点、统筹兼顾、积极引导、共同发展”的原则,累计对本市个体私营经济投放贷款47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本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科企联系:市科信局主动与哈工大、东北农大、黑大、省农科院等3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取得联系,为有关企业和项目牵线搭桥,积极促成了富农生物公司与省农科院土肥所合作的“新型高效小麦专用肥料研制与示范”项目;良实公司与哈中能控制合作开发的“粮库防火防盗预警系统”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官、产、学、研联合的深度和广度。
  【实施品牌战略】 2002年,市非国有经济发展局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推动个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列入工作整体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宣传、引导工作,使广大个体私营者树立了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制定了综合配套的创名牌计划和具体措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创名牌的整体运行机制。截止到11月末,全市已有注册商标186 个,其中经市工商局认定的知名商标有17个。2002年以来,全局先后两次组织28户私营企业赴俄罗斯考察、洽谈、参展,华盛木业、兴达边贸、长江建筑公司等10户企业签订对俄经贸意向合作项目8个,9月份,与市领导同赴浙闽考察的五户企业签订了与浙闽企业合作,共同发展的意向性协议8 个,在南联北开中,本市个体私营业者开扩了眼界,学习了经验,增加了信心。
  【增强个体私营业者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在年初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全市各战线工作总结大会上,姜诗钧、石刚等29个个体私营业者获得了“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在非国有经济发展局、团市委等部门推荐下,市百媚生化妆品公司经理孟繁中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兴业领头人”,万源公司经理房泽刚荣获“省十大杰出青年创业明星”,隆鹤家俱厂厂长候希明和金泉饮品厂厂长丁峰荣获“省优秀青年创业明星”的光荣称号;有110 户私营业者被推选为工商联常委、执委,有25位私营业者当上了市级人大代表,有29位私营业者当上市级政协委员,由经济舞台走上政治舞台,进一步增强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意识,坚定了“富而思进”的信心。
  【教育培训工作】 2002年,市非国有经济发展局、六区、工商局、个协、私协等部门以办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了学浙闽、学十六大、学法律、学政策等多种内容的学习活动,及时全面地将党和政府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宣传到个体私营企业中去,使其了解形势,掌握政策,增强发展信心。广泛地宣传了法律知识,提高了个体私营业者的法制素质,增强了法制观念,使其知法,懂法,守法经营,并能够依法保护自身利益;广泛地宣传了浙闽经验,引导个体私营业者“真信真学真用浙闽经验,放手放胆放开发展经济”;广泛地宣传了十六大会议精神,引导个体私营业者坚定“想干事,会干事、干大事”的决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富民强市”的伟大实践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截止11月份,已完成培训23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个体私营业者的整体素质。
  【舆论宣传工作】 为扩大宣传,营造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光荣的氛围,8月8日,文化局、非国有经济发展局、工商局、个协、私协、公安局等部门在市京剧团举办了“光彩之声”专场晚会,个体私营从业人员用自编自导的相声、小品、歌舞等精彩的节目表达着庆祝个私节的喜悦心情和大干快上的决心。市委宣传部、全市各大新闻媒体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宣传力度,确定8月份为个体私营宣传月,开辟专栏、专刊为个体私营经济宣传。特别是哈洽会期间,《鹤岗日报》、《鹤岗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对本市非国有经济企业参展的名特优新产品进行了重点报道,《鹤岗日报》开辟了专栏,广播电视局制作了两个专题,对本市绿色复合肥、实木组合门窗、运动器材等十几个畅销产品进行了宣传。
                              (本栏责任编辑: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