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财政

财政 税务

财政

财政



                   财政 税务
                                 责任编审 杨 光
  【概况】2002年,针对企业特别是主体税源企业高额欠税、收入进度迟缓、支出压力增大的实际,财政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财政工作任务目标和市领导对财政工作要求的贯彻,抢前抓早,狠抓收支计划的分配落实,明确目标,调整理顺财政工作思路,精心筹划,认真抓好收入组织和支出的管理,圆满完成了预期的预算目标和工作任务。截止2002年底,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完成 32054万元,与年预算基本持平,同比(可比口径,下同)增长15.52%,其中,市级完成22584万元,同比增长17.3%。如含上划按全口径计划,全市财政收入完成60649万元,同比增长12.88%,其中,市级完成46138万元,同比增长13.38%。全市财政支出完成87929万元,为年预算的97.2%,同比增长11%,其中,市级支出完成60212万元,为年预算的96.1%,同比增长8.98%。
  【财源建设】 结合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和帮促工作的开展,深入企业特别是骨干税源企业以及有好的财源建设项目的企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企业结构调整。一是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培植财源,努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帮助企业争取扭亏贴息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创新等资金,先后为禾友农药公司申请信息化专项资金80万元,为华隆玻璃公司和哈啤鹤岗分公司申请挖潜改造资金93.3万元,为蓝鲸集团、斯达水泵等公司申请科技三项费100多万元。 二是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监督、指导企业,加强宏观管理。另一方面,以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发展为重点,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搜集企业反馈意见,及时解决。另外,还同经贸委等五个部门一同进行减轻企业负担检查,通过对执收执罚等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使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三是积极筹措资金,探索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方面,狠抓县级财源建设工作,积极协调两县,研究论证,拿出了一批切实可行的财源项目,并被省里采纳通过。在落实2002年财源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组织专家进行2003年项目的考查和论证,共完成 14个项目的可研报告,有9个项目入围参加2003年的项目竞标。全市共有6个项目初步被立项,中省投资预计达千万元。
  【组织收入】 针对2002年地方可用财力有限、支出上硬性增支因素增多,尤其是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战略部署需要必要的财力去支撑,而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的问题,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大力组织收入。一是努力抓好资金的筹措。在上级财政的关怀支持下,本市争取筹措到的各类专项和补助资金17937万元,争取到的用于基本建设和塌陷区改造资金7000 余万元,使地方资金紧张状况得到一定缓解。二是狠抓农业各税征管和组织入库工作。2002年本市的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税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市财政局克服种种困难,及时查灾、报灾,客观反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征收有依据。积极组织征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年实现农业税收入771 万元。三是坚持运用合力,大力组织收入。针对企业持续高额欠税的突出问题,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努力抓好工商各税的征管和欠税清理,定期反映税收入库动态,并注意改进完善征管和清欠的措施。结合“收支两条线”办法的执行,组织人力对预算外资金、政策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管理和催缴。为了抓好罚没收入的上缴入库工作,对本市几十家执罚单位进行检查,市直共完成罚没收入1065万元,促进了各项增收措施的深入实施和税收目标任务的落实。
  【优化支出结构】 在地方财政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的形敦下,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尽可能大的作用,适时注意抓好各项支出的调控。按照“保工资、保稳定、求发展”的原则,在集中资金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发放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确保了关乎稳定的社会保障支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和农业、教育、科技等一些国家规定的重点支出优先投放。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同时,强化对各项支出的管理,采取许多措施提高资金的使用实效。一是切实加强工资统发管理,进一步规范工资正常发放的保障机制,理顺工作中脱节和错位现象,有效地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抽调近30人分 8个工作组进行抽查,抽查面达30%。在清查和抽查的基础上,对34 户单位进行审批,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有效地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工作得到长足发展,采购范围已从单一的货物类扩展到工程类和服务类,采购规模逐年扩大。2002年全市在二期供水、二期供热项目基本完工的情况下共完成采购额1800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254万元,节支率为14.1%,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深化财政改革】 围绕上级部署,结合本市实际,配合各阶段的中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改革进程。一是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工作。2002年,本市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运行良好,实现了农业税收入计划,没有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二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足额发放,做好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切实做好养老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确保离退休费的按时足额发放。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确保企业下岗和失业人员有所保障,并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制创造条件。加强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低保扩面工作。三是积极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狠抓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年度检查工作。检查市本级单位 209户,完成全市349 户年检单位微机软件录入,按时上报省国资办。开展投资评审工作。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本市2002年城市建设九条道路和一座桥梁的工程预算进行评审,对高估预算和提高工作定额和造价进行认真审核,予与核减,避免了国家投资资金的损失和浪费。
  【财政监督】 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和清理工作,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整顿财税经济秩序发挥了作用。一是开展《会计法》执法情况的检查,对全市20个单位进行重点检查,针对各单位的具体问题及时给予合理化建议,提出了整改措施。二是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了全市21家行政事业单位,对违反政府采购制度,擅自自行组织采购的单位,核减其年度预算经费,问题较大的进行通报批评。三是开展全市“收支两条线”的检查工作。对全市17个系统、182个单位进行检查,共查出各类违规资金2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