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石油

石油

石油



  【概况】 200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鹤岗销售分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抓经营,扩大市场占有;抓管理,提高营销的“含金量”;抓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企业的抗震性和辐射力,在省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付出极大的艰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2年,全公司销售总量完成73.223吨,比上年同期增加760吨,为业绩合同目标的99.4%。零售总量完成47.675吨,为业绩合同目标4.5 万吨的106.42%。批零比重65.35%,比同期增加 4.35个百分点。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926万元,比同期增加177万元。实现利润-412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94万元,剔除各种增亏因素外,实际实现利润67万元。管理费用实现354万元,比同期405万元减少51万元。
  【油品销售】 2002年,本市石油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炼油企业产销政策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造成个别热销油品的短缺,系统外加油站和农垦、森工系统的纷争与外进油不确定阶段性的涌入,成品油价格持续波动,基本建设项目降温,地方煤矿关停整顿等,给市场工作造成了诸多的阻力和困扰。在市场大环境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调整经营策略,采取措施力挽被动局面,使公司销售形势一直保持良好势头。一是销售指标得以落实。针对全年销售任务较重的实际,自我加压,重新调整销售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环节,使全年销售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全力组织成品油资源,在资源偏紧的情况下,派出专人紧盯驻守,尽一切可能保证配置计划的完成,保障了市场需求。三是全面实施销售工作“四大战役”,通过实施农柴战役、大工程战役、大用户战役和过路车战役,开拓农村市场,巩固老用户,发展新用户,争取大用户,市政府、邮政局、电信局、电业局、水电公司、东兴车队等大用户都被争取过来,成为稳定的用户。萝北公司紧紧抓住周边农垦、森工系统尚未到货的契机,提前向市场投放0#柴油,仅三月份就销售成品油3006吨,既抢了市场,又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从而扩大了终端销售。四是紧紧抓住农业春耕旺季,适时组织送油下乡活动和建立农村季节性临时网点。第一零售公司和第二零售公司共走访34个村屯,累计销售柴油91.5吨。第二零售公司在新华镇永芳村、红旗乡峻丰村共建立2个临时供油网点,3—7月份共加油165吨,既方便了农民购油,又扩大了销售。五是按照省公司的要求,在各加油站推行吨油含量工资挂钩的办法,不仅调动了加油员工多加油、加好油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服务态度的改善和销售量的提高。六是进一步加强石油市场整顿工作。结合加油站专项整治,抓好加油站自查,通过自查,发现问题67项,除上报省公司整改之外,其余问题全部得以整改,为加油站专项整治检查验收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与此同时,紧密配合市经贸委、市整顿办、工商局、公安局打击非法进油,通过采取24小时跟踪堵截等办法,共查处贩油、私运油品20余次,共截获各类成品油125 吨,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企业管理】 为强化企业管理工作,服务于市场,服务于效益,服务于企业经营的职能,2002年,鹤岗石油销售分公司主要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广角和浓度上下功夫。一是强化费用管理。2002年,公司结合自身实际,贯彻勤俭办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压费增效的力度,大力压缩医药费、差旅费、电话费等项费用,最大限度地压缩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不合理开支、滥开支的问题。同时,坚持一支笔审批,重大支出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与合理性,使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管理费用实现 354万元,较同期405万元压缩了13%。二是顺利完成县级公司持续重组的合帐工作。重点强化对县级公司各项费用支出的监控、审批力度,贯彻“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有计划、按照实际需要拨付县级公司所需的费用,分阶段地予以审批,使费用使用达到合理性,避免了因监控、管理不力所造成的费用管理上的“断层”。在此基础上,遵循省公司的要求,对县公司和各类帐目进行整合。财务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克服许多困难,使帐目整合工作顺利得以完成,为分公司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全面实施《加油站管理规范》。《规范》下发后,公司立即举办加油站长、加油员培训班,认真学习贯彻《规范》,并采取集中考试等形式验证学习效果,让员工进一步了解服务宗旨、服务承诺、员工形象和文明用语,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搞优质服务的重要性,提高学习质量。结合贯彻《规范》,广泛开展加油站的“星级管理”评比活动,依据具体标准,在加油站、加油站正副站长、加油员、营业员中按季进行评比,经公司活动领导小组综合考核后,兑现奖罚,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根本改善和销售量的与日俱增。分公司的“星级管理”活动在全省系统加油站管理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四是开展服务稽查。公司成立以经理为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稽查组,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各站的服务进行稽查,全年共进行服务稽查14次,发现和处理了一些违规现象,规范了加油站员工的服务形象,服务标准,使服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好转。五是完善油品计量、质量管理。在全公司计量员统一划归公司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制定《鹤岗公司成品油计量管理实施细则》,从各环节规范计量管理的要求。组织力量做好以升付油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与技术监督局的多次协调,取得了支持,并经物价部门批准,目前在各加油站全面推行以升定价付油方式,增加了透明度,减少了人为克扣现象,提高了中油的信誉度。
  【企业内部改革】 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干部与分配制度,建立起能上能下机制,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首先,制定了加油站站长竞聘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进行竞聘和公示。分公司14个站共有16人参加竞聘,有一名正站长落聘,另外一名副站长竞聘到站长岗位。同时,借鉴省公司处室长竞聘上岗的做法,于12月2 日召开南山加油站正副站长竞聘大会,有9人报名竞聘站长,有2人报名竞聘副站长,一名站长竞聘到南山加油站站长岗位,一名油库计量员竞聘到副站长岗位。其次全面推行吨油含量工资,从9 月份开始,打破加油员工的工资待遇,依照加油量计发工资。人事部门通过精心测算,并征求基层各加油站的意见,制定出了实行吨油含量工资加油的办法,经班子研究决定后组织实施,从而打破了工资分配界限,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零售量的提高。
  【安全工作】 2002年分公司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和效益两手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在逐级签定安全工作责任状、领导干部安全包保责任书的基础上,坚持领导与职能部门相结合的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公司班子成员坚持对库站进行夜间不定期检查;储运安全科坚持对库站进行夜间定期巡查,同时承担取送款的任务。全年共组织各类检查23次,夜查22次,共检查出各类安全问题67项,隐患7 项,除上报省公司解决的外,其余隐患都得以整改。认真组织“员工安全生产合同”和“工程服务安全承包合同”的签定工作,与全公司287名职工签定了安全生产合同书,与7个建筑单位签定了工程服务安全承包合同,受到省公司的好评。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安全知识竞赛和第四届消防技能运动会等活动,受到主管部门和消防支队的肯定。配合“安全生产月”活动,设立宣传咨询台3个,标语10余幅,出动宣传车辆2台,印制散发宣传单三千份,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强大的安全宣传舆论氛围,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消灭了等级事故。
  【网络建设】 2002年,公司将网络建设当成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成品油销售的战略性工作去抓,合理利用省公司匹配资金,集中力量加快网络建设步伐。按省公司的计划要求,投资265.4万元新建南山加油站,经过反复与市政府、法院等部门协调,工程于9月16日开工,并于12月12日竣工。南山加油站以其独特地理位置,吸引了周边厂矿和过往车辆加油,开业当天就销售成品油近4吨。萝北加油站于9月26日开工,于12月25日投入使用,目前每日加油近10吨。安全技术改造后的零公里加油站和兴安站也以其崭新的面貌成为南部地区销售的亮点。投资29.8万元用于专项整改的新一、新华、蔬园加油站,萝北凤东、名山加油站突出了中国石油标识,使以往不起眼的站点显得“帅气”了一些,将以中国石油的新形象招揽更多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