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教育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教 育
责任编审 田 亮
【概况】 全市(含两县、六区、企办学校)有学校324所,其中中学85所,小学233所,职教学校4所,特教学校2所。市区有教办学校72所,其中中学20所,小学47所(村小18所)职教学校2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2所。市区有私立学校9所(高中5所、初中1 所、小学3所)。全市现有在校生155529人。其中中学70697人(初中52018人,高中18679人),小学83837人,职教学校894人,特教学校101人。市区教办学校在校生59292人。其中中学22703人(初中16202人,高中6501人),小学35838人,职教学校在校生664人,特教学校 87人。市区私立学校在校生7693人。其中中学5970人(初中4141人,高中1829人),小学 1723人。全市现有教职工12000人。市辖区有教职工7400人。市区教办单位有教职工5773人。其中中小学教职工4530人。市区私立学校有教职工706 人。目前,我市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市属中学归市教育局管理,小学归各区管理(含农村小学18所)。
【地方高校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惟一一所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一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8 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学校首次招收高中起点的专科学生478人,在校生已达1830人。
【基础教育工作】 筹备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工作会议,印发了《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省级课改实验区南山区推进了课程改革工作。对实验区的各中小学校长、教师分层次进行了课改培训,有效地转变了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小学“四率”均达到 99%以上,市区小学三年级外语开课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市区高中新学年招生4397人,基本满足了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愿望。普通高考再创新高。全市有3857人报考,高考升学人数达3334人,综合录取率为86.44%。
【素质教育取得新成果】 我市“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教改实验被国家列为重点科研课题,成为全省由国家投资1万元进行实验的两个地市之一。市区现有省级绿色学校4所,市级绿色学校17所。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先后完成了新华镇集中办学教学楼、朝阳小学教学楼、四中分校教学楼工程,合计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新建了园丁20号住宅楼,建筑面积9000 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完成。完成了四中等7 个单位的临街楼房屋顶改造工程。投资80多万元,加强了四中分校等6所学校的“新三室”建设,市区完成局域网络建设的学校累计达7所。投资 450多万元,对市属30多个学校的45个工程项目进行了维修,学校整体办学得到提高。
【示范性学校建设】 市第三中学于2002年9 月份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中专家组评审,各项工作获得了专家组的肯定和好评,已顺利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市一中省级示范性高中正式挂牌,并承办了全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建设暨挂牌仪式现场会,目前正积极创办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根据市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标准,又评估认定了2所市级规范化初中(第十一中学、第二十二中学),市属市级规范化中小学校比例已达到85%和100%。
【职成教育】 全年职工岗位培训68243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3857次:乡镇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1所),合格率100%;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期,培训人员约3.4万人次;推广普及农民实用技术12项。全市职高招收新生600人,在校生已达1129 人。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鉴定及升学考试中,我市有255人报名参加升学考试,结果有205人考入专科和中专院校,9人考入本科,升学率达83.9%。按照市长办公会议要求,理顺了市职教中心的管理体制,完成了市职教中心和师专的剥离工作:市电视大学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式教育试点”评估:市职教中心、萝北县职教中心、绥滨县职教中心、矿务局职工中专四所学校顺利通过省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设置和专业设置专家组抽查验收,市职教中心正式晋升为省部级中职学校。
【完善了学校管理体制】 理顺了市属初中学校的管理体制,将学校干部管理权上收到市教育局,使干部得以合理流向,便于人才的交流为下一步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十万富民行动”成绩显著】 在“十万富民”活动中,市教育局及直属单位587 名同志同包扶的贫困户进行了对接,先后送去帮扶资金21.3万元,面粉7000公斤,大米7250公斤,捐赠图书 6万余册,占全市捐赠书刊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有奖征文活动中,广大师生共撰写、创作作品2 万余件,占全市作品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为配合“十万富民行动”的开展,在系统内开展了“千名师生手拉手扶困助学”活动,解决了3488名贫困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受到领导好评。
【治理乱收费工作】 市教育局会同市物价局等部门对中小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重新进行了核定,并通过新闻对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了公开。加大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力度,局机关设立了政务公开窗对教育局的主要职能职责、教师职称评聘、学生转休学办班程序、印信管理使用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公示;各学校都设立了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板、校长信箱,并制订了校务公开实施方案,有效地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便于接受群众监督。
【特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会助学情况】 2002年市特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会资助了33名特困大学生入学,发放资金3.3万元。自1996年市特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会成立以来,共资助230名特困大学生入学,累计发放资助金额30.3万元。
【教育对外交流】 市教育局于2002年先后 3次接待了俄教师代表团来访,并到市第一中学、劳技中心、黎明小学、教育第一幼儿园进行了参观、学习和交流。市教育局于2002年5 月也组织了教师代表团赴俄学习、交流通过双方互访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中俄双方教育文化和交流。
【社会力量办学】 扶持新建私立英华中学(四中分校)、北大小学,市区社会力量举办中小学校累计达10所;对已审批的70所学校(班)进行了年审,对合格的学校(班)重新换发了《办学许可证》,取消了不合格学校的办学资格,年审结果在《鹤岗日报》上进行了公布。
【矿区基础教育实现三增两降两提高】 “三增”一是改革进程增快,积极探索企业民助办学体制改革,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二是职工收入增加。实行岗位结构工资制,教职工收入明显提高。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兴安三校、红军小学、峻德二校等1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和文明单位。教委被授予双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两降”一是管理费用下降。强化节支降耗,通过科学管理,全年胜利完成局下达的3380万元总承包指标。二是违反师德现象下降。通过开展“园丁工程”,突出师德建设重点,不良师德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两提高”:一是教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德育合格率分别达到 97%和100%。体育合格率达到95%和98%,毕业合格率达到70%和90%。二是升学水平提高。局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喜人,进入本科录取分数线246人,其中重点本科49 人,进入重点线总人数居全市第二,升学率达到96%,王若佳同学以133分的优异成绩文科英语单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