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理论武装工作】 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围绕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精神、“两风”建设、“讲查纠评”促发展活动及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等主要内容,大力加强了理论武装工作。特别是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了座谈、讨论、培训、宣讲等活动,迅速在全市掀起了学习热潮,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为载体,强化了中心组理论学习。以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采取制定学习规划、专题辅导、检查指导等措施,狠抓了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提高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经验《强化措施、创新方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持》,被省委宣传部编入《武装思想指导实践》一书。二是以培训和宣讲为牵动,强化了理论普及工作。紧紧围绕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内容,层层开展了宣讲活动,受教育面达 2万多人次。举办了全市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以点带面,推进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不断深入。组建起由 135名老干部、老教师等业余理论骨干组成的社区理论学习辅导员队伍,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受到了普遍欢迎。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录制了 9期电视访谈节目,在《鹤岗日报》开辟了理论专版、专栏,社会反响良好。通过上述办法,进一步扩大了理论普及的覆盖面,推动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三是以系列研讨活动为主要形式,强化了理论研究工作。采取笔会、座谈、撰写文章等办法,组织开展了系列研讨活动。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两风”建设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等主题,组织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开展了研讨活动,推出了一批有份量的理论成果,并在《鹤岗日报》理论专版刊发了15期近百篇优秀文章,为解决制约我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步伐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同时,还组织开展了邓小平同志诞辰 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我市两篇纪念论文被省委宣传部收入《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书。
【舆论宣传工作】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通过组织新闻宣传战役、拓宽外宣渠道、强化新闻管理等办法,牢牢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我市“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一是组织开展了系列新闻宣传战役。通过开辟专题、专栏、专版等形式,相继组织开展了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振兴老工业基地、“两风”建设、“十项利民行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城市“一帮一”等10多项新闻宣传战役,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我市各项重点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果,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宣传战役中,建立了政策信息传送网络,迅速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送到田间地头,深受农民欢迎。在“两风”建设新闻战役中,大力宣传了新典型、新经验,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组织开展了对外宣传战役。采取加大对上报道力度、与香港《文汇报》建立供稿关系、在东北网建立鹤岗网页、参加洽谈会等办法,组织开展了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市经济建设的成果,大力宣传了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等优惠政策,树立了我市的良好形象。在《光明日报》、《黑龙江13报》、黑龙江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刊发了新闻稿件900多篇(条)。香港《文汇报》3次用整版篇幅宣传报道我市经济建设成就。7 月份,省级主流媒体组成联合新闻采访团到我市开展了采访活动,刊(播)发了《鹤岗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重点报道,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精心制作了反映鹤岗市市情、“三个文明”建设成就的外宣品和宣传片,为鹤岗市在第十六届哈洽会上取得丰硕成果做出了贡献。三是加强了新闻管理工作。采取制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意见》、定期召开新闻报道工作例会、开展新闻阅评等办法,加大了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力度,确保了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积极组织新闻单位开展了“媒体就业援助行动”,开展了舆论助困和信息便民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认真做好了2005年度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
【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这个重点,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大力推进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为我市“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是大力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开展“忆往昔、看今朝、话成就”宣传教育活动、“奋发有为建小康”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和“爱中华、奔小康、强国防”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编印《生机勃勃的绿色之路》、《开放的鹤岗、发展的鹤岗》等宣传折页,大力弘扬和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在“忆往昔、看今朝、话成就”宣传教育活动中,举办了报告会、美术展、演讲赛等10余项活动,总结了成就,展示了成就,歌颂了成就。在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中,获多项国家级奖励。“狼窝”二战展览馆和矿史馆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积极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净化社会环境、开展“六讲六做”道德实践活动等措施,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节庆日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了《鹤岗文物展》、《古生物化石展》、《自然资源展》、《秦始皇兵马俑展》展览,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给予免票。特别是以《鹤岗晚报》为载体,创办了《未成年人德育周刊》,受到了广大学生和社会的普遍好评。三是深化了“新世纪鹤岗人”形象建设活动。组织开展了“强素质、塑形象、建小康”读书月活动、“信用百面旗”、“百城万店无假货”、“质量宣传月”、公务员普通话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讲文明、树形象”意识。在“强素质、塑形象、建小康”读书月活动中,举办了座谈会、征文比赛、科技书刊大集等10项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提高了文明素质,树立了文明形象。组织开展了“信用百面旗”评比活动,在全市形成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着力加强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好机关、学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了社区和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了第一批市级社区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并多次进行了检查指导,推动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五是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改优树创”、“四进社区”、“三下乡”等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在“改优树创”活动中,以全国第16个春季爱卫周为契机,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为载体,把环境综合整治范围由中心城区、公共场所延伸到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居民楼道;组织开展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公约》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进社区”活动,引导市民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鹤岗市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省文明办的高度评价。组织开展“四进社区”、“三下乡”活动12次,受到了社区居民和农民的欢迎。继续开展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学生11名。六是认真开展了党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向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省委宣传部推广了鹤岗市两个党员教育典型经验。《黑龙江公刊风采》一书收录了我市公仆先进事迹。开展了全市基层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情况的调查,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征兵、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法、艾滋病防治、国旗法、环保日、“四五”普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社会宣传活动,全面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治意识。
【文艺工作】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了三项工程,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条件。一是实施了“社区文化建设工程”。采取“三个三”办法,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文艺辅导员进社区”活动。即通过文化部门选派一批、驻区单位聘用一批、社区选用一批的办法,组建了 100多名专兼结合的社区文艺辅导员队伍;在社区文艺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六区组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群众文艺宣传队伍60余支,并利用各大广场、驻区单位、社区“文化大院”三个层次的演出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活跃和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文艺辅导员进社区”活动的做法,被省委宣传部推广。同时,还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七一”、“十一”等节庆日的有利时机,以“东方之光一假日大舞台”、“彩色周末”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组织了“红旗颂”、“祖国颂”等 5场大型文艺专场演出,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在“庆七一”全市歌咏活动期间,共有24支队伍,2 000 余人参加了演出,现场观众达5余万人次。在农村“金色田野”主题文化活动中,演出34场,捐赠图书7 000多册,放映电影 200余场。二是实施了“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充分发挥市文艺创作中心的作用,创作了文艺精品1 245件,有100余件作品获得了省级以上奖项。其中,大型音乐剧《太阳雨、星星泪》在黑龙江省首届艺术之冬展演中,获得奖项24个。大型剧本《笃斯女》在省《剧作家》发表。三是实施了“文化市场净化工程”。以整顿网吧和“扫黄”、“打非”工作为重点,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进一步净化了文化市场。特别是在全省首创了违规网吧“三次死亡法”,受到省有关部门的好评。
【自身建设】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以开展“创五型争五优”活动为主线,采取加强干部管理、强化教育培训等措施,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了广大宣传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一是组织开展了“创五型争五优”活动。在全市宣传思想战线组织开展了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实干型、数字型宣传部,争当优秀宣传干部、优秀理论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文化工作者为主要内容的“创五型争五优”活动。通过制发方案、推广典型、检查指导、召开座谈会等办法,把活动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广大宣传干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二是加强了干部管理工作。按照黑发[2000]12号文件和市委常委会议精神,配合组织部门,强化了对市直宣传文化系统重要岗位和重要舆论阵地干部的管理。开展了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队伍情况调查,建立了“一档五簿”,使干部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市直宣传文化系统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专业人才制度,建立了人才信息库,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环境。三是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举办了全市宣传干部培训班,提高了宣传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在新闻单位组织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了新闻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四是加强了调研信息工作。制发了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工作方案,组织了“宣传思想工作如何为抢抓战略机遇期服务”、“我市文化体制与文化产业的现状及问题”等调研活动20多次,撰写调查报告20多篇,为领导决策和推动工作提供了有效服务。调整和充实了全市宣传信息员队伍,建立和完善了全市舆情信息网络和运行机制,全面、及时、准确地做好了信息工作。全年共撰写上报信息127 条,被采用98条,其中被省采用 8条,信息采用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建立了“鹤宣之声”网站,为全市宣传干部学习交流搭建了新平台。同时,还开展了2004年度企事业单位政工职称评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