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



  【概况】 2004年,鹤岗电业局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安全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局面,实现无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无设备考核事故,无重大交通、火灾事故。全年累计实现安全运行 2 814天,列省公司第一位,列全国同类型企业第三位;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8.04%;供电可靠率完成99.90%;注油设备渗漏率为零;送变配设备综合完好率100%;鹤岗地区售电量完成13.05亿千瓦时;电费收缴继续保持“双结零”;线损率完成2.83%。荣获鹤岗市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行风测评获全市第一名。
  【经营管理】 实行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以利润为核心的指标进行全面分析。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提高了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加大内审工作的考核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以科技信息化带动了管理现代化,开发应用了“二级模拟法人管理考核系统软件”,实现了营销管理手段的创新。坚持“集中权力分散化、隐蔽权力公开化、重大事项会议定”的原则,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供电服务】 始终把提供周到、满意的供电服务作为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了以“连心工程”、“放心用电工程”、“光明工程”为载体的优质服务系列活动。全年发放“连心卡” 5 000份,回收率达86.9%;累计开展“放心用电工程”改造达2 200户;现有 154户贫困家庭得到“光明工程”的资助;对市郊区10 000余户农民,坚持定期下乡售电,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赞扬。充分发挥客服中心的窗口示范作用,加大对银行联网购电业务以及 95598呼叫系统的宣传和规范管理,保证了 95598客户服务专线的畅通。充分发挥“行风热线”直播活动的载体作用,“零”距离解决客户用电难题,接受社会各界对供电服务的监督,保持了“零越级”投诉的良好记录。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 6个,青年自愿者服务队21个,累计开展上门服务93人次,为各类用电客户解决实际困难124件,受到了广大电力客户的好评。
  【多种经营】 项目开发成效显著,同热力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稳步推进。萝北石墨深加工项目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营良好。建安企业以质量求生存,积极拓展宝泉岭等外部市场,树立了多经企业的新形象。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和生存空间,稳妥应对市场活源萎缩和缓解主业、集体职工就业压力,为加速推进多经产业化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强化多经约束机制建设,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及时处理了多经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保持了多经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
  【农村供电】 认真落实“三为”服务方针,积极稳妥推进“两改一同价”工作,全区农电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农网改造投资2.34亿元。2004年,农网购、售电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了26.85%和28.09%;深入开展农网改造“回头看”和“营销管理年”活动。以981分的总成绩顺利通过了省农电局规范化供电所的抽查验收。在全省开展的“百日安全”活动中表现突出。稳妥地推进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工作,全年减轻农民负担达 590万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系列活动。
  【职工队伍建设】 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以此为契机,重点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大了对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力度。完善干部职工评价和考核手段,在全局范围内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笔试、面试、考核)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拔人才,建立了局生产、营销中层管理人员后备人才储备库,并对20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行了破格任用。加大对管理人员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的培训,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聘请哈工大、华北电力大学等专家、教授来局对职工进行培训,全年共培训993人次,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