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



  【概况】 2004年,市中小企业局与各部门和各县区围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这一主题,深入实施“非国有牵动工程”,在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壮大规模、提升素质方面创新工作,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可实现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可实现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新增“三型”企业31户。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1、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今年是民营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煤、木、粮产品需求趋旺,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加,上缴税金增大。一般纳税人企业新增税金1 300万元,东兴物资有限公司、工农选煤厂纳税突破500万元。生产加工型企业产值、税率比上年增高2个百分点。2、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全市民营企业新上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含技改)49个,其中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9个,投资1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个,总投资5.35亿元,产出能力19亿元,已建成投产27个。 3、招商引资又上一个台阶。两县六区民营企业已确认招商引资额2.3亿元;中小企业局引资1 850万元,比去年增加550万元。4、优势产业正在崛起。以万源油脂公司为龙头的米糠毛油、米糠色拉油加工业,在我市崛起,年内新上3户企业,异地扩建2个分厂。煤炭深加工、石墨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也得到大幅度扩张。 5、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在兼并、嫁接、改造成国有企业,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红旗乡二煤矿兼并了龙运大厦;东山区个体老板整合原岭北矿资产,投入1 000万元,建成了金属制品厂;东山区欧亚公司投入1 000万元,承接了塌陷区治理美化工程;兴泽集团萝北县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用。 6、品牌创建有较大突破。万源油脂公司、东方粮油有限公司 2户企业今年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天铸耐磨钢厂、天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户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全市民营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达32户,注册商标 130多种。特别是泰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梧桐”牌大米2004年评为“国家名牌”产品,实现了我市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历史性突破。7、服务体系构建有新的进展。市、县(区)民营企业项目库建设形成网络,入库项目500多项;中小企业网站实现了与省联网,并为县(区)及骨干企业开设了网页;中小企业协会组建并吸收会员单位100余户,米业、木业等7个行业协会开始发挥作用;全市民营企业培训中心,政策法律服务中心,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中心在市中小企业局成立并正式开展业务;为民企服务的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到 5家,为企业融资800多万元。8、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已占地方经济工业增加值的 94.3%;民营经济税收对六个区的财政贡献率达到90%以上,在两县也占有较大比重; 民营企业新安排人员就业17 500多人,成为就业主渠道;民营企业粮食加工、木材、建材、建筑、商服、运输、非金属矿开采等行业的总量,已占全市同行业的 90%以上。同时,民营企业在城市建设、街区建设、扶贫解困、捐资助学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育大户】 一是立足服务,培育大户。对年营业收入 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调查登记,建立档案,随时了解情况,传递信息。登记建档200户,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0户。市、县(区)建立了分工负责的包扶责任制,对 500万元以上的大户,设定专人包扶推进,市主管部门包扶20户,两县六区包扶30户。二是立足增强竞争能力,培育大户。根据企业的需要,聘请市内外专家组成专题服务组,一企一策,帮助重点企业解决技术、管理、营销方面的难题。组织专家服务组深入企业现场服务11次,解决问题、提出建议50多条。如万源油脂公司聘请郑州粮食学院、西安油脂学院二位教授三名博士研究生会诊米糠油精炼技术,专家提出了改进方案,形成了企业专有技术,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立足项目建设,培育大户。当年新上项目中,投资 1 000万元以上的有14个项目。其中鲲鹏焦化、峻丰选煤厂、泰源选煤厂、万禾园油脂公司等8个项目,达产后的生产能力都超过亿元。
  【项目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加工型企业。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五个产业”的总体方向,指导企业开发与改造并举,围绕矿区配套上加工型企业,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上加工型企业,围绕特色矿产资源上加工型企业,围绕现有企业产品链的上下延伸上加工型企业,通过老厂办新厂、社会能人办厂、引进客商办厂等途径,全年新上生产加工型项目35个,新增生产加工型企业27户。二是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全市有 100户民营企业参加了与俄项目洽谈会,一部分企业参加赴俄、赴港考察,收到了一定效果。 截止到11月底,已经有6个外商投资项目通过审批,实际到位资金23.9万美元。其中金龙米业到位10.9万美元,嘉德毛皮加工项目到位13万美元。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已达14家,进出口总额达2 396.03万美元(出口 236.7万美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富锦永安木业绥滨分公司,年进出口额达到1 834.36万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 76.6%。三是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兴办科技型企业。天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省中医药大学、浙江食品研究所共同开发出蓝莓果汁、“一见钟情”维生素水,填补了本市及本省高档饮料生产的空白。华中集团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联合研制的“华中牌”水波褥已打人国内外市场。当年新认定科技型企业 4户,民营科技企业达36户,技工贸总收入达1.25亿元。四是全面加强企业科技质量管理。为引导企业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请省局专家进行科技质量管理知识专题讲座3次,参加听课400多人。组织企业申报乡镇企业科技效益奖 2户、申报省级新产品2项、申报科技创新企业1户,提高了企业科技意识和科技管理水平。
  【招商引资】 一是组织企业参会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有效措施,组织重点企业参加了哈洽会、首届全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大连“民洽会”、齐齐哈尔绿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博会”上,本市参展企业签定合作协议11项,合同引资额1.6亿元。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编制规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材料,加大申报力度,向省乡企局、财政厅申报乡镇企业贷款贴息项目10个。同时,还组织9户企业参加了省中小企业协会组织的银企对接会,华盛木业、奥宇石墨等5户企业与银行达成了贷款意向。在申请国家发改委技改资金上,本市民营企业已有万源油脂。公司的米糠油项目报到省局。三是开辟网上招商引资业务。筛选市民营企业15个项目上网招商,获得了较高的点击率。组织萝北大兴南瓜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2个项目上网,瞄准日本客户招商。此项目已申报省2005年参加日本爱知世博会招商项目。
  【优化环境】 一是进一步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四项重点工作”综合推进办公室对“领导包企”、“警企双百”、“科企联系”、“银企对接”进行跟踪协调。深入企业及“四项重点工作”牵头部门了解情况,总结宣传典型作法。全年共走访企业30多户,走访牵头部门20多次,及时总结交流了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市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领导深入企业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的作法,及时宣传报道了人民银行和市科信局支持民营企业的事例。二是进一步推进政策落实。认真组织县、区和企业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印发 2万份。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初稿。结合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抓政策落实,先后两次对建筑业、粮食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及新建项目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并提出具体意见,提请市政府领导研究解决。三是营造较好的舆论环境。与鹤岗电视台联合举办了“鹤岗市首届民营经济十大新闻人物”评选表彰活动,与鹤岗日报联合举办了“发展民营经济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刊发征文稿47件。局机关制定了《关于上报信息、新闻稿件和办好简报的实施方案》,年内共上报市委办、市政府办及省局信息30条。8月8日私营节,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市领导在报纸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在文化广场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在全市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四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网站、中心和协会为民营企业提供切实服务。充分发挥网站功能,为37户重点企业开设了网页,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技术、经营、人才、管理、项目等大量实用信息。同时,也对外宣传了鹤岗民营企业。还举办财会、质量认证、技术晋级、网络技术等培训班5期,培训600多人次。组织25名民营企业老板参加了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和青岛现代管理培训班 4期。中小企业协会开展了信息发布、银企对接、项目考察论证活动,也发挥了较好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