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国税

税务

国税



  【组织收入】 2004年,全市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55 555万元,比上年增收10 711万元,增长23.88%。完成市政府下达全口径计划的120.09%,超收9 294万元。其中:市本级税收完成30 175万元,完成计划的124.84%,超收6 003万元;同比增长37.17 个百分点,增收8 165万元;2004年,各级次和各税种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全面超额完成了计划,确保了全市财政预算平衡,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抓好税收计划的落实与管理。自上而下将税收计划层层分解和落实,内部落实到征收单位,外部落实到重点纳税企业。部分分局还将税收计划落实到人,落实好税收计划。二是全面实行税收收入目标责任制。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税收收入目标责任状,实行市局包保责任制和“税收收入目标一票否决”及连带责任追究制,视税收计划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充分调动全局干部组织税收收入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全市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共选定年纳税额10万元以上的纳税企业 (占全年计划的81%)实行税源全面监控。把全市纳税前10名的鹤矿集团、发电厂、电业局等企业列入省级重点税源监控单位(占全年税收 67%),按月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按日掌握税收收入进度,实行重点分类指导,每月通报税收计划执行情况,确保全局收入进度。四是狠抓欠税的清理回收。对重点欠税企业实施全面监控,按《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依法清欠,按13征收。通过实行“三定清欠”方法,抓好欠税的综合治理。全年共清理回收欠税5 695万元。其中陈欠1 651万元,新欠4 044万元。
  【依法治税】 切实加强法制教育。通过组织以程序法和相关行政性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考试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分解落实执法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规范执法程序。实行重大案件审理工作制度,有效遏制了错案的发生,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管理,开展了普通发票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在全市各行业推行使用剪口普通发票,杜绝了虚开普通发票现象。开展了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按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积极与地税局配合,对全市纳税人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对全市符合规定的8个单位认定为A级企业。认真抓好《行政许可法》的培训,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规范涉税行政许可,履行职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农民增收、搞好国有企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支持农业龙头产业、国有企业利用闲置资产安置富余人员、捐资助学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全年为民政福利企业办理减免税231万元;为资源综合利用建材企业办理减免税1 357万元;办理供热企业采暖收入免税 352万元,办理增值税转型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42万元。落实增值税起征点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为全市7 040户个体纳税人减免税收近1 000万元。为下岗再就业职工免收税务登记和发票领用簿工本费7 000多元,共计减免税收2 980万元,为促进本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3年度“标兵单位”。
  【税收征管】 加强流转税的管理。以深化增值税“一窗式”管理模式为依托,做好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单机版和网络版软件全面升级,在全系统推行“一人一窗一机”管理模式,解决了纳税申报与报税、认证的脱节问题,堵住了虚假申报,提高了增值税管理质量。认真做好全市增值税八大行业转型企业调查、测算和抵扣工作。经调查测算,全市有五个行业 100户增值税纳税人为转型企业,涉及抵扣进项税额580万元。全年,企业已抵扣税款120万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加强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废旧物资收购发票和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凭证的抵扣管理,对全市46户新办商贸企业进行了评估;开展了增值税资料普查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工作。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先后组织开展了2003年中央级企业所得税和涉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项目的审核、报批工作。全年共审核报批税前扣除项目金额13 100万元。做好出口退税的征管工作。强化“免、抵、退”税的电子申报、电子审核和免抵调库管理,开展了2003年出口企业“免、抵、退”税清算,对出口退税工作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抓好个体税收的征管工作。按照“管严大户、管住中户,管好小户”的原则,重点抓好个体工商大户的管理,选出 5户年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个体大户报省局备管。同时,抓好集贸市场零散税收的管理。对全市 7 040户未达起征点的个体增值税纳税人实行精细化、动态管理,通过建立征收台帐,及时掌握收入情况,对达到起征点的立即恢复征税。加强征管基础建设,构建征管网络平台。以税收征管网络为以托,实现国税、地税、工商、税务登记信息互换共享,全面监控漏征漏管户。通过信息互换,清理出漏管户54户。建立税收征管网络平台,健全征管质量考核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征管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纳税人税收征管户籍档案“一户式”管理模式,实施纳税人属地管理。完善现有软件的应用功能。以“金税工程”为网络平台,对 DOS版本下的税收征管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和完善,实现了与金税工程设备、平台、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