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工商联合公司

农工商联合公司

农工商联合公司



               农工商联合公司【综述】 农工商联合公司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以调整结构为突破口,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兴企富民为目标,在资金短缺,市场不畅,农业遭受低温寡照,收获期连降雨雪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负重前行,实现总产值5248万元,比上年增加650 万元,增长14.1%。社会负担支出520万元。创经营利润200万元。完成林管局下达的330万元补贴指标,实现减亏10万元。
  年内,公司实施了以资产有偿使用为重点的农业改革,通过土地资产经营,进一步优化了资源的配置。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存量,实现粮贸公司、砖厂和轧钢厂的联合兼并与有偿转让。通过剥离断奶使职工医院实现增收节支7.8万元。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双聘工作,58名管理人员和13名副科级干部落聘下岗。
  企业经营管理,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农业:将土地和机械设备收入作为对农场的否决指标,年底完不成指标的视为亏损。工贸业:实行效益工资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对经济运行质量差的单位实行全过程的跟踪问效和督促检查。年初公司出台了《改革与管理实施方案》、《财务管理规定》和《审计工作方案》等规章制度,经过一年的严格执行,公司医院、学校和机关节约费用支出32.7万元。对清欠实行目标管理,坚持责任人清欠和领导包片清欠相结合,有效地盘活了资金,年内清回欠款481.8万元,完成了年计划的240%。
  通过调整结构,加大了农业投入,扩大了耕地面积。全年实现开荒22 955亩,比上年增加8000亩,增长51.9%;实现播种面积12.2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增长19.6%。通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实施“种子工程”,推行种子包衣、大豆垄三栽培等十二项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作物产量,生产粮食1918.4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97.5万公斤,增长31.4%,麦豆单产分别达到225公斤和130公斤,比上年提高19公斤和18.5公斤。猪、牛、羊存栏2193头,比上年增长15%。
  把扶贫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年内放救灾物资111份,折合人民币3.6万元;发放生产救济金11.2万元;发放困难职工救济款4.5万元。通过贷种子、化肥、农药及种地贷款,累计投入生产扶贫资金346万元。对特困职工,各农场领导共结成危扶对子45户,实现脱贫32户,脱贫面首次达到27%以上。
  年内,公司党委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和党建工作会议,制定了《农工商联合公司“九五”至二〇一〇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实施细则及其附件、“考核办法”,将精神文明建设首次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与经济责任指标同奖同罚;投资11万元进行“双文明”农场示范点建设;投资41万元,改善了农场通讯条件。公司两个文明建设有了显著提高。
                                   (赵兴华)【产品、产量及各项经济指标】 1997年农工商联合公司农工贸三业总产值5248万元。农业粮豆薯总产量18 408吨,产值4028万元。豆油196吨,产值124万元;豆饼2 038吨,产值533万元;面粉221吨,产值38 万元;麸子127吨,产值10万元;饲料279 吨,产值38万元;红砖230万块,产值36 万元;象棋49 078副,产值22万元;其他产品产值48万元。装卸车皮1047个,产值112万元。经贸额1 483万元,产值121万元。货物运输产值15万元。自营建筑业产值58万元。公司全年总投入1 686.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7 233.8万元,实现经营利润199.7万元。营业外支出149万元,离退休费支出301.4万元,支付银行陈贷利息69.7 万元,社会摊派519.7 万元。当年亏损320万元,比林管局下达的计划亏损指标330万元,减亏1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10万元。上缴国家税费459.6万元,提取折旧基金104万元,归还银行陈贷1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 533.1万元,流动资金占用3491万元。
                                   (赵兴华)【企业改革】 为实现三年扭亏解困目标,把改革作为摆脱危困的重要举措,以资产有偿使用为重点,坚持改革统揽全局。将土地和农业设备作为资产经营的主体,实行两权分离、有偿使用,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把土地和设备收入作为否决指标,年底完不成任务视为亏损。以优化资产配置为重点,继续深化工贸业改革,将亏损的粮贸公司划归经销公司;将创效能力不足的砖厂并入基建工程处;对亏损严重的轧钢厂实行有偿转让。以节支创效为目的,逐步加大剥离断奶和分流力度,先后将依附机关的事业性、服务性单位全部剥离出去,实行模拟法人制,自主经营,逐步断奶。在确保教育投入逐年增加的前提下,对教育经费实行核准基数,超支不补,节余留用;对职工医院、电站、电讯站、招待所和驻加办事处实行核定费用,包干使用,不足部分靠创收补齐。医院、学校和机关全年节约费用支出32.7 万元,抵减工资增长因素后,净节支14.8万元,下降4.7%。以推行全员合同制为重点,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对干部实行了双聘制和轮岗制,职工实行全员合同制。通过双聘,有58名管理人员下岗,其中副科级干部13名;有10人参加首聘考试录取上岗;有4名主要科室负责人轮岗。
                                   (赵兴华)【科技推广及运用】 坚持“以农业为主体”的经营思想,加大了科技兴农的投入。公司自筹资金70万元,购进良种12.75万公斤。推广种植以“92—28”、“92—975”、黑河14为主的大豆优良种近2万亩,平均单产达到130公斤;推广以“918569”加拿大引进的“野猫”、“繁8”小麦优良种2200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2.5%,平均单产达到290公斤。通过良种推广,当年创效147.7万元。自筹资金2600元,购进农药增效剂130公斤,推广施用面积10 000亩,增加经济效益2.9万元。自筹资金10万元,购置两门“37”双管高炮、防雹炮弹100发,成功地进行了高炮防雹试验。在大豆播种面积全部实现“垄三栽培”的同时,引进推广了“大豆种衣剂”,推广面积达20 000亩,占大豆播种面积的35.2%,当年创效20余万元。年内,利用科普之冬活动,举办了有农场场长、农业技术员、种田能手及种地大户参加的以《农民绿色证书》培训教材为主的农业科技培训班二期,培训人员 160名;到各场播放农业技术讲座16场次。创办了《农业科技信息》,发行6期172份。
                                   (赵兴华)【开荒工作】 为实现“年均开荒2万亩,力争到2000年实现开荒10万亩,再造一个农工商”的“九五”奋斗目标,把开荒工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攻方向。投入350万元,新增开荒设备9台(套),实现开荒面积22 955亩,其中,岭南龙山农场设 5个开荒队,人员48名,设备15台(套),实现开荒面积17 697亩,比计划增加2697亩,完成计划的118%。大杨树地区所属各农场,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扩地边,拱地头,年内开荒5 258 亩,已全部达到播种状态。
                                   (赵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