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呼中区(林业局)

呼中区(林业局)

呼中区(林业局)



  【综 述】 2002年,呼中区(局)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2 37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0.8%;实现上缴款205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0.22%,比2001年同期少缴1017万元;实现利润1177万元,比2001年同期减少1263万元;实现财政收入 443万元;发放职工工资6442万元,实现年内职工工资足额发放的目标。补发拖欠教师工资 340万元。木材生产任务完成17.6万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75%;木材销售完成13.3万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43%,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全区人均城镇消费价格指数10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元;林产工业产值9639.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实现利润 985万元,同比增长5%;多种经营产值788.5万元,实现利润144万元。                 (肖秀丽)
  【反腐倡廉教育】 呼中区委通过广播电视等舆论媒体,播放 7部反腐倡廉电教片,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集中收看专题片《高墙内的钟声》,撰写观后感 385篇,征集学习汪洋湖事迹体会文章236篇,评出等级文章 20篇。区委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把纪委监察局查处的违纪案件进行大会通报,公开处理违法违纪人员23人。纪委监察局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细化责任追究内容, 明确责任范围、工作目标,对经济合作、资源和财务等 11个方面管理做了具体规定,执行中对 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失职错误追究领导责任。纪委监察局把查处“三机关一部门”的违法案件作为工作重点,实行委内人员办案责任制。领导深入基层挂牌接访,结合“双评”召开座谈会,广拓案源。纪委监察局全年结案23起,违反党政纪的28人受到处分。                                 (肖秀丽)
  【机关工委党的工作】 机关工委所属50个部、委、局、办(科室),其中上管单位8个、1个经济实体(医药公司),下设1个党总支、45个直属支部,现有职工2822人,党员602人,正式党员585人,预备党员17人。正科级后备干部29人,副科级后备干部 50人,有14人参加区委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有42人被区委提拔和重用,其中正科级16名、副科级26名,男36名、女6名,少数民族2名,大专以上学历41名,平均年龄 34.95岁。机关工委开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各支部(科室)领导组织本部门职工参加区委举办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答卷和演讲》活动,有4个党支部被区委授予“树、比、促”活动先进集体,有8个基层党支部被命名为标准化支部,有3名党员干部被地委授予 “树、比、促”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肖秀丽)
  【国有小企业改制】 呼中区19户国有林业小企业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的企业8户,注销企业7户,租赁经营企业3户,暂缓改制企业1户。区直商业所有企业和营业网点20家企业全部进行改制,批发企业5户、零售企业6户、附属企业 9户。改制后的小企业经济搞活,结构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                   (肖秀丽)
  【支持老干部之家活动】 呼中区老干部活动室新增老干部休息室一处,新增设施用品68件,阅览藏书306册。棋牌室一次性可供 10人使用,书画室设有笔、墨、砚、纸,球类室设有台球、乒乓球,健身室设有健身器材17台,设会议室和门球场各一处。在老干部中建立 5个协会,即门球协会、台球协会、乒乓球协会、麻将协会和象棋协会,定期组织会员开展活动。开展读书读报活动,为老干部订阅 2.5万元刊物。组织老干部定期开展视察、考察活动,参与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有39位老干部被聘为业务监督员。老干部党支部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支委会。区政府为老干部成立医疗站所,专门负责老干部的保健和疾病诊治。 (肖秀丽)
  【帮扶贫困下岗职工】 呼中区共有下岗、失业人员1584人,有贫困职工1440户,3987人。春节、元旦期间,区工会组织区、场两级“送温暖”小组43个,发放各种慰问品和慰问金40万元,发放困难补助6.5万元,为贫困职工办实事12件次,解决问题 21件次。区(局)54个机关部门和12家基层单位的党员干部帮扶1295名下岗职工,地区行署、林业集团公司 15个部门的294名机关干部帮扶7个基层单位和1个个体联合会的294名下岗职工。全区召开 52次、1800人次参加的树立正确择业观教育活动,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班,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从事微生物研究的 4位专家、学者讲授黑木耳菌种制作、栽培管理、品质鉴定等技术知识,解答木耳种植户提出的疑难问题。购买1400元科技致富书籍,播放 220个小时致富实用录像片,为职工自营经济提供房舍、场地和各类物资,提供贷款7.8万元。全区(局)再就业 800人,其中450人自谋职业,350人企业安置。                         (肖秀丽)
  【共青团工作】 呼中团区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开展“五爱”、讲团史等40余项活动。围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净、美、倡”、“植绿护绿”、“争做文明小公民、争当护绿小使者”等10余项活动。300名青年义务组成5支“植绿护绿小分队”,建立青年林基地 400多亩。在“治理白色垃圾”、“创建文明区”等义务劳动中,拆除私接板障子30多处,清除垃圾46车,义务献工5225小时。结成帮扶对子 100多对。“三上山”活动中,送发科技致富书籍、资料价值3000多元。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活动,取得五小攻关成果 6项,为企业节支增效50多万元。邢佑豹、喻兴等 6人获地级“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南金明获省级“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呼中国税分局等 9家单位被评为地级“青年文明号”单位,呼中第二储蓄所和国税局营业大厅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称号,刘开义、张国军等 8人获地级“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呼中团区委被评为地级“双争先进单位”。   (肖秀丽)
  【“爱心助学”活动】 呼中团区委深入基层进行广泛的调查摸底、对区内需要帮助的特困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助学”活动。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特困生,送去慰问金、学习用品计3000多元。组织团干部、青年志愿者与部分特困学生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并举行了“十佳青年文明号与贫困生对接仪式”。在中小学开展“红领巾手拉手”活动。有 1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团组织不同形式的帮助,30多名面临失学的特困生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郑伟伟)
  【文化活动】 呼中区组织“迎庆十六大,歌唱兴安岭”为主题的全区第二届广场文化周演出活动;组织6台专场文艺演出,播放露天电影6场次,参加演出人员500人,演出节目 45个,观众4万人次;抽调文艺骨干组成3个业余文化演出队,深入镇(场)巡回演出;举办“喜迎十六大,金秋庆国庆”图片展; 开展“迎庆十六大”征文评比活动;举办书法展, 展出优秀作品100幅、图片500幅和中小学生板报、漫画展40块。以夕阳红秧歌队、新芽文学社为代表的群众性文艺团体常年开展活动。基层单位设立阅览室、图书室。2002年,呼中区被地委评为“双教”活动先进单位,在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                   (肖秀丽)
  【林产工业】 呼中、呼源、碧水三大家具生产基地粗具规模。人造板厂加大技术改造和资金投放力度,组织刨花板、中密度板、细木工板生产,引进人造板二次贴面生产线,完善相关配套产业,人造板生产 1万立方米。引导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和质量,打造绿色环保品牌。产品有实木、板式,实木和板式相结合系列办公、家具产品、教学用品、实木门窗等 200个品种。兴林木业公司和碧水人造板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人造板甲醛释放量通过了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达到绿色环保标准。产品销售采取全局联合销售办法,发挥集团优势,扩大营销领域,在国内、省内设立销售网点,产品以质量高、信誉好占领国内市场。全年完成林产工业产值9639.5万元,是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实现利润985万元,同比增长5%。                         (肖秀丽)
  【防火防汛】 呼中区(局)加大防火防汛工作力度。举办扑火指挥员、预防员、了望员培训班。春防、秋防期间,在中心大街新增防火彩旗200面,设立大幅彩色喷绘图 32幅,彩色喷绘标语12幅,印发防火宣传单10 000份,散发防火布告3000份,印发防火宣传册1000份。“清明节”、“5·6”反思日,组织街头游行专题宣传,防火办中心台每30分钟与16座了望塔通话一次,强化专业扑火队,实行24小时集中待命。严格执行《防洪方案》、《抢险预案》,查处30起破堤坝、偷拉私采砂土、砍堤岸护河柳人员,在呼源、碧水设置两处水位观测站,储备纺织袋2.7万条,塑料薄膜500公斤,铁锹500把,尖镐100把,手电筒100个,干电池300节,汽油50吨,柴油20吨,各种船只7艘,救生衣10套,水叉 10套,均有专库贮存。是年,全区防火防汛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杜绝了大型火灾,避免汛险情发生。         (肖秀丽)
  【“民心工程”】 呼中区(局)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实施“千人上岗再就业”工程。组织慰问困难职工、生产一线作业组690户,赠送慰问品和困难补助金 13万元,结对帮扶困难户346户。民政部门走访慰问残疾人、军烈属、社困户204人,发慰问款2.35万元。区爱心基金会收各类捐款6万元。全区为残疾人事业募捐2万多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01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镇“低保”3271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80万元。全年处理信访案件 46批次,1510人次(京访14人次),确保省九次党代会和十六大召开期间无一人越级上访。教师节投入12万元资金奖励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投资 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                           (肖秀丽)
  【拓展医疗业务】 呼中区医院妇产科开展横切口剖宫产新技术,内科开展脑血栓颈动脉溶栓术,外科开展脑出血血肿开颅清除术、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五官科开展扁桃体切除术、鼻息肉切除术、上颌窦根治术。CT、彩超应用于临床,诊断率提高了 5个百分点,转院率减少3个百分点。购进的五官科微波治疗仪应用于临床。有 30人考上了大中专院校深造专业知识技术。开设抢救危重患者绿色通道,抢救危重患者79人,抢救成功71人、死亡 8人。门诊量16 981人次,住出院患者 1020人,手术225例。               (肖秀丽)
  【社会保障】 呼中区有离退休职工6168人,年退休费总额4380万元,人年均收入7064元,退休费总额比2001年同期增加61.9万元,增长4%;养老保险收缴 2667.4万元,收缴率为94%。是年两次为离退休人员调整退休金,第一次5880人,年增加退休金207.6万元,人均353元,第二次6101人,年增加退休金96万元,人均 157元;两次为离退休人员调整待遇人年均增加收入509元。全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5276人,年收缴计划168万元,年收缴失业保险金92.4万元,收缴率55%。失业保险金收缴同比增加21.6万元,增长30%。建立失业保险卡5173份。全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 283人,收缴保险金250万元,收缴率为75%。全区医药费核销 200万元,医药费支出同比为65%。全区下岗进入托管中心职工503人,发放下岗生活费 242.8万元。代缴养老金68.3万元,代缴失业保险金5.7万元,代缴医疗门诊费26.5万元,发给个人基本生活费142.3万元。全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18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79%。(肖秀丽)
  【卫生防疫】 呼中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工作,设立咨询台6处,张贴标语 20幅,专题宣传3次,散发各类宣传单 5000张,咨询2000人次。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疫情监测,对性病医疗进行清理整顿,对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一次性病体检,未发现患者。全区一级医疗单位进行消毒监测一次,合格率为98%,对全区 5所托幼机构进行一次消毒监测,合格率83%。对区内医疗卫生用品索证调查一次,结果全部合格。开展 “5·18”碘盐监测,合格率96.42%,对二所重点校进行碘缺乏病病情监测,检查 1024人,患病86人,患病率为7.81%,其中8~10岁学生358人,患病29人,患病率8.10%。对全区各小学进行病情检查,检查3368人,患病率为7.81%,其中8~10岁患病率7.50%。五种疫苗接种率100%,免疫接种率100%。在全区范围内对应免人群进行森林脑炎和出血热疫苗的预防接种,接种乙肝疫苗8594人份,无接种事故发生。结核病防所的指标为:新阳21人,复阳5人,现复阳完成4人,完成率80%。发生法定急性乙类传染病3种38例,发病率71.23/10万,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32.14%。各病种的发病率分别是:肝炎15.00/10万,同比下降52.94%; 肺结核52.48/10万,同比下降28.21%;菌痢3.75/10万,同比上升200%。对特殊的传染病接卡对疫源地进行消毒。全区报告死亡111人,死亡率206.18/10万,其中男71人,女39人,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死亡。           (肖秀丽)
  【药监工作】 呼中区药监局对药品市场进行专项检查6次,没收假劣药品20种,价值2000元。“3·15”期间,开展药品打假专项检查4天,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7家,药品零售企业17家,批发企业1家,没收假、劣药品10种,价值 512.00元,取缔不具备营业条件的药店家。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经营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未发现不合格产品。药监局还同公安部门联合进行检查1次,专项检查2次,未发现不符合规定的用药现象。严格麻醉药、精神药品的计划审批和癌症病人用药审批,杜绝麻醉药、精神药品流入社会。对区医药公司的库存药品进行两次清查:第一次清查 391个品种,价值 517 769.41元,于“9·15”药品质量日进行销毁;第二次清查过期药品和标签上没有标明有效期的药品 153种,全部封存。完成18家药品经营企业换证的上报工作。                     (肖秀丽)
  【广播电视宣传】 呼中广播电视局加强新闻宣传管理工作,建立《新闻工作管理办法》、《外宣工作奖罚制度》、《广告点歌承包管理办法》、《执机人员八不准》、《稽查工作管理办法》、《有线台效益工资办法》、《有线台承包管理办法》和《有线台目标管理办法》。通过贷款实现全区光缆联网,区(局)6个镇每个用户都及时收到呼中新闻,区外5个镇电视节目由10个台增加到23个台,包括中央 4套加密节目。全区新闻宣传由原来的分散管理,改为集中管理,电视费收缴由原来的45万元增加到90万元。截止年末,区电视台播发图像新闻1300条,区广播电视台播发新闻1240篇。在地区电视台播发图像新闻92件,独立录制专题片2部。有2篇新闻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其中 1篇获一等奖,1篇获三等奖。有3篇新闻在地区好新闻评选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肖秀丽)
  【公安工作】 发挥打击与服务双重职能作用。公安局出警 374次,其中因群众求助出警157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5件。全区发生刑事案件113起,破获 91起,破案率100%,抓获犯罪嫌疑人72名,打掉团伙5个20人,抓获网上逃犯3名,收缴财物折合人民币10万元,协外查线索 23件。全区发生各类治安案件104起,查处 104起,案件查处率100%,查处各类违法人员142人;在安全防范检查中,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17处,其中当场整改 228处,下发整改通知书89份;看守所实现了连续14年无事故;查处各类森林案件4起,查处违法人员5人;共发生火灾5起,火灾起数和损失金额与2001年同期相比大体持平;交通管理共取缔交通违章 5647台次,暂扣各种机动车辆512台,全区共发生交通事故26起,其中重大3起,死亡3人。  (肖秀丽)
  【法院工作】 受理各类案件497件,审结457件,综合结案率91.95%,平均审限21.6天,接待群众来诉来访654人次,好人好事80件,收到表扬信 6封、锦旗3面。其中受理各类刑事案件37件,审结37件,结案率100%,平均审限22.6天。审结的案件中,盗窃 14件,交通肇事3件,故意伤害4件,强奸5件,贪污3件,非法持枪4件,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1件2人,其它案件3件。判处人犯49人,其中,有期徒刑5年以上的9人,5年以下的40人;判处缓刑的10人,拘役4人,重刑面为18%。受理各类经济纠纷案件9件,审结9件,结案率100%,诉讼标的 83.59万元,挽回企业经济损失80.98元。受理各类民事案件286件,审结284件,结案率98%,审结的284件民事案件中调解结案的205件,撤诉的41件,判决的38件,分别占结案总数的71%,15%,14%。全年无行政案件,共受理执行案件156件,执结 118件,执结率75.64%,执行标的额47.31万元。
                                     (肖秀丽)
  【律师业务】 呼中区有法律顾问10家,代理各类案件85件,其中,刑事辩护及代理19件;民事诉讼代理39件;行政诉讼代理1件;非诉讼代理26件。全年办理法律援助 10件,处理顾问单位法律事务22件次,开展法律咨询 765人次,业务收费31 000元。为顾问单位代理诉讼和签订经济合同把关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为林业局代理诉讼挽回经济损失360万元。 (肖秀丽)
  【整顿工商市场】 呼中区工商局清理无照黑户80户,罚款6000元,立案查处35起。打假清查活动累计30次,出动车辆50台次,出动人力100人次,查缴假劣商品40个品种,案值58 000元,罚款1万元;受理投诉40起,成功调解40起。市场检查 30次,市场内无照率控制到3%。对区内10户建筑装璜材料业户20类商品进行检查,符合标准,无假劣商品。     (肖秀丽)
  【邮政业务】 呼中区邮政业务总收入529.3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79%,同比增长11.48%。收支差额完成180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达 8.14万元/人。其中,储蓄收入完成 278.52万元,完成年计划80.27%,储蓄净增额962万元,储蓄余额13 274万元。代办鸿泰保额 425.90万元,吸收保户 1320户,收入完成23.5万元。函件收入 7.8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56.36%;包件收入43.7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7.29%;汇兑收入17.1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68.44%;特快专递收入9.9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82.67%;报刊发行收入 15.1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4.38%;集邮收入28.4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7%;电信业务收入21.1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65.05%。
                                     (肖秀丽)
  【党校工作】 呼中区党校加强管理,狠抓环境建设,完成党务、校务、教务、总务等各系列的制度建设和落实,维修1200平方米校舍和辅助设施,修复篮球场。改造庭院环境,更换114套高标准学员桌椅、 20套教师办公及会议室桌椅、宿舍所有的床单被罩。新开辟两个讨论室、两个活动室,配置一批新的电教设施和卫生保洁设施。全年共办班18期,培训、轮训人员近800人次,出色地完成了区 (局)交给的干部培训和其他各项培训、轮训任务,并在大兴安岭地区2002级党校专科教育联检评估活动中,荣获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被评为优秀单位。
                                     (肖秀丽)
  【改善技校办学条件】 呼中技校招生201人,为保证教学,2月投资 2万元购买汽车修理工具、汽车配件和汽车检测设备;3月投资3万元购买15套汽车构造电动显示板和一套汽车模型;5月投资17万元购进4台新车,其中一台是先进的电喷车;6月投资3万元,在本地购进 4台状态完好的旧车。投资10万元新建了标准化教室、大型活动室、汽车烤漆房、门卫室、师生浴室,实现了学生学习、实习,吃、住、娱乐、购物不出校门。           (肖秀丽)
  【呼中区第三中学】 呼中区第三中学位于呼中镇西北部,占地面积39 254平方米,建筑面积7131平方米,有教学楼两座、宿舍楼两座、化学实验室2个、物理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体育室1个,图书室1个、英语语音室1个、微机室1个。有教职工73人,专职教师 42人。教学分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物理组、化学组、史地组、政治组、生物组、劳技组、美术组、体育组、音乐组。教师学历都在大专以上,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2人。2001年至2002年为全区升学率第一名,学校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标兵、区级先进校,省级“三育人”先进学校、省级读书活动特色学校。                       (肖秀丽)
  【教研兴校】 呼中区第二小学是一所地级标准化小学,为实现教研兴校的目标,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学校成立教育科学研究会,成员由教研出色的教师组成,由一把手担任会长,每月活动一次,汇报交流课题进展情况。学校建立三级教研网络,即学校、年组、个人相结合,学校每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确定中心发言人,做专题宣讲,留有讨论题,每学期出两期《教师论坛简报》,每位教师通过自学《新课程标准》及教育理论,写出5000字读书笔记;每位任课教师每周写两篇教学心得,学期末出简报两期。活动开展后,参与教研的教师写出《教学心得》近万篇,读书笔记50万字。2001年至2002年,在全区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有部分教研论文在省、地获奖,有10名教师的公开课,在地区获 1等奖,有10名教师被评为地级教学能手。                   (肖秀丽)
  【小语“四结合”试验】 碧水二小《小语“四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验研究》于1995年初被国家教委列为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1999年学校被省教委列为小语“四结合”试验学校。全校有微机 24台,12个教学班,178人参加试验。至2002年,小语“四结合”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试验教师能独立操作计算机,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编码打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亦有明显的提高。2002年碧水二小被评为地区、呼中区教科研先进单位, 6月顺利地通过省教委试验学校中期验收,被评为小语“四结合”试验教学先进学校。   (肖秀丽)
  【呼中经营所】 现有职工(含知青)1557名,退休职工366人,管理人员 13名,施业区面积41 960公顷。全所有木材生产专业户12户,营林生产专业户32户,取暖专业户 1户。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采取竞标的方式,综合加工厂实行成本包干责任制。自营经济有黑木耳专业户51户,生产30万袋;蔬菜、薯类业户40户,经种土地300亩;养牛、猪、鹅职工220户,存栏2000只;汽车专业户18户;个体工商业户21户。木材生产、营林生产均按计划完成,分别达到7000立方米、22391亩;木材生产成本计划77.14元/立方米,实现 77.05元/立方米;营林生产单位成本计划3050元/立方米,实现300元/立方米,年计划利润73.1万元,实现利润80.56万元。
                                     (肖秀丽)
  【汽电处文明建设】 呼中汽电处通过美化、净化、绿化工作,职工通过两次“四有”教育和“公民道德纲要”考试学习,以及技术培训,员工工作严格按照“三化”标准进行,做到管理规范化,工作程序化,服务标准化。2002年客运站收到表扬信 5封。客车正点率、正班率、正运率分别达95%、98%、99%,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和被盗现象。 在全省优质服务竞赛中,客运站获得“优胜杯”。                           (肖秀丽)
  【呼中镇社区建设】 呼中镇有住户8013户,24242人。全镇有4个社区,镇政府通过公开选举的办法,选拔12名社区干部,4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为副科级干部,8名社区干部工资由原来 95元提高到300元。社区办公场所建设采取政府出资买房、利用企业闲置用房等办法解决。各社区健全完善社区党支部议事规则、“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学习制度。社区党组织采取目标管理、定期考评的办法,抓制度落实,夯实社区党支部基础建设。
                                     (肖秀丽)
  【呼源镇(场)】 呼源镇商品材完成35 420立方米,成本支出619.3万元,单位成本95.98元,与计划成本持平;代理装车成本、包装物成本与计划成本持平;销售黑头木62 363立方米,实现利润480.2万元;海带桩销售1189立方米,实现利润13.35万元;教育经费支出 164.9万多元,比计划节支153.47元;医疗卫生经费支出近62万元,比计划节支 28.36元;政府经费支出44.9万元,比计划节支274.11元;公检法司经费支出21.8万元,比计划节支 46.39元;福利费支出14.2万元,比计划节支64.00元。                    (肖秀丽)
  【碧水林场】 碧水林场木材生产完成6.8万立方米,完成年计划100%。实现单位成本91.79元,比计划成本73.44元超支18.35元,超支成本86.5万元。代理装车实现单位成本9.73元,比计划成本节支10.00元,节支1.3万元;包装物成本6.23元,比计划节支1.07元。小材小料单位成本221.28元,比计划节支78.72元,节支79.5万元。小杆生产单位成本 150.00元,与计划持平。非统配材销售16 949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729.3万元,实现单位售价 430.29元。剩余物销售18860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08.9万元,实现单位售价 163.79元。黑头木材销售11645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87.8万元,实现单位售价161.27元。地拨材销售 3593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48.3万元,实现单位售价412.75元;松木杆销售168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 6.8万元,实现单位售价404.76元。海带桩销售265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7.2万元,实现单位售价271.70元。小材小料销售4918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226.1万元,实现单位售价 459.74元(不含税价)。综合利用产品销售4918立方米,实现销售利润119万元。             (肖秀丽)
  【宏伟镇(场)】 各项经济稳步发展,木材生产完成19 000立方米,完成计划的100%,实现销售13 312立方米。林产工业产值实现120万元,多种经营产值 635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1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产值 330万元。锯材及小材小料生产 2800立方米,完成计划的73%,销售2307立方米。松木杆生产 1200立方米,完成计划的29%。各项产品成本均按计划列支,没有发生成本超支现象。教育经费、公检法经费、卫生经费按计划列支,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
                                     (肖秀丽)
  【宏伟镇扶贫解困】 重点走访摸清了职工群众中有困难的家庭、遗属、子女在外地上学、病残、受灾等低收入贫困户型的数量。通过“扶志”让贫困户树立起自立更生精神,通过“扶智”让贫困户在各类讲座、培训班中,学习到各种基本知识,掌握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技术。强化扶持服务,为贫困户提供种植、养殖、产品销售信息,启发贫困户发展适合自己的自营经济,并在财力、物资上给予扶持,促进贫困户创收。强化分类指导,对有经济能力、发展潜力大的贫困户,帮助开拓新门路,对文化素质低、经营能力差的贫困户,鼓励从事投入少、见效明显的经营项目。对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贫困户,加大救济和社会帮扶的力度,保证生活达到温饱。强化领导责任,把扶贫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做到有方案、有档案、有写实,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全镇确认的 187户贫困户,受到扶贫帮助后,生活条件改善,逐步走上富裕路。                             (肖秀丽)
  【雄关林场】 生产木材5500立方米,按时完成生产计划,木材单位成本 92.90元,每立米比计划成本节余 0.50元。代理装车计划单位成本8.00元,实际完成 7.99元,每立方米节余0.01元。包装物计划单位成本 7.30元,实际完成7.28元,每立米节余 0.02元。综合利用加工(包括小材小料、板方等)年计划1950立方米,实际完成2263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116%,单位成本299.51元,每立米节余0.49元。小杆生产800立方米,占年计划的133.3%,单位成本199.95元,每立米节余0.05元。主要产品销售1284立方米,平均售价每立方米424.75元。剩余物销售549立方米,立方米售价155.21元。小材小料实现销售收入102万元,实现利润39.5万元。
                                     (肖秀丽)
  【呼中林场】 生产木材6.3万立方米、经济材6.5万立方米,完成年任务量的103%。天然林抚育完成1566.6公顷,人工促进更新完成123.9公顷,幼壮林抚育完成 4050亩,进度和质量好于历年。小材小料加工完成5724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81%,销售 4629立方米;完成造纸材10 163立方米,车立柱1252立方米,小杆2164立方米,海带桩728立方米。完成非统配材581车36 152立方米,实现售价461.26元/立方米,完成销售收入1667.5万元;剩余物销售285车15693立方米,实现售价143.44元/立方米,完成销售收入225.1万元;销售小杆7车413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6.7万元;销售海带桩13车595立方米,实现售价270.18元/立方米,完成销售收入16万余元;销售黑头木剩余物174车9359立方米,实现售价155.88元/立方米,完成销售收入145.8万余元。                                 (肖秀丽)
  【苍山林场精神文明建设】 注意发挥党支部作用,“通过党员认识党”活动,涌现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义务献工做好人好事50件次;在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中,创建党员民兵共建街工程、党员安全岗工程、党员文明岗工程、党员民兵作业组工程、党员民兵“6个5”活动工程和党员“88”安宁工程。2002年,苍山林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投资5万元,建桥涵6座、养护公路17.5公里,设置宣传牌匾27个、置放宣传条幅68条、铺垫主街道8条、平填大小坑洼 1000处、清挖场内排水沟900延长米、新建花坛6个、栽花种草600平方米、四旁绿化470株。举办职工文艺节目汇演3次,职工文化娱乐有奖竞赛2次、文化艺术节1次、法制宣传教育 18次、防火宣传教育38次、司法教育2次、播放歌曲180首。                 (肖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