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文学艺术 【综述】 2005年,《北极光》杂志社利用《北极光》媒体平台,立足林区,做好生态文化大文章,贯彻省新闻出版局“三项教育”学习和地区“两会”精神,全体办刊人员提升了对党的出版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的认识。为满足读者需求,提升品位,《北极光》杂志社对刊物封面设计、内文编排、页码增加、整刊装订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北极光》封面新颖、活泼、美观、大方。联手“龙源期刊网”,建立网络《北极光》,通过互联网覆盖,《北极光》网上点击率攀高。全年发表中短篇小说19篇,诗歌219首,散文53篇,随笔15篇,评论1篇;报告文学1篇,回忆录1篇,散文诗35首,美术、书法、摄影、剪纸、版画作品29幅,编辑文字约85万字。 (敖建梅)
【培训】 《北极光》杂志社注重培养和提高编辑人员素质。3月,派1名编辑参加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全省第17期采编人员培训班,扩大了编辑人员视野。 (敖建梅)
【外界交流】 6月, 副主编张树方和编辑部主任周彬代表《北极光》杂志社赴天津参加全国第十五届书市(期刊)展,宣传《北极光》,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光顾《北极光》展台,全国各地读者浏览《北极光》期刊,扩大了刊物知名度。 (敖建梅)
【改变组稿形式】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北极光》打破常规,以连载形式发表辖区作者长篇小说《德子传奇》,受到读者关注。在组稿及用稿环节上,以文学形式突出大兴安岭地区“绿色GDP” 的特殊价值,如“自然风”、“大岭情结”等栏目。 (敖建梅)
【贴近基层】 9月,应地区文联之邀,副主编张树方与编辑部主任周彬赴民族乡考察,走访守岛部队;12月,主编李江旭、副主编张树方深入两县三局宣传和调研,争取区内读者。
(敖建梅)
【获奖表彰】 张树方、周彬与《报告文学》杂志社签约,成为杂志社的“签约作家”;张树方撰写的报告文学《女马永顺——张克福》入选国家林业局和《报告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绿我中华”征文评奖范围;于敏编辑的辖区作者阎善华散文《燃烧的达子香(外一篇)》(刊于《北极光》2004年第5期),被2005年《散文选刊》第10期选登;徐国春设计的2003 年第6 期《北极光》封面获“黑龙江省期刊装帧艺术作品展览”金奖;张树方创作的歌词《兴安四季》获省委宣传部举办的“龙江神韵”歌曲征集大赛二等奖;张树方、周彬、于敏3 名编辑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学技术厅、省期刊协会共同举办的优秀文章编辑中获一等奖,敖建梅获二等奖,徐国春获装帧设计二等奖。 (敖建梅)
【培育人才】 2005年,地区文联发挥《北极光》杂志、《大兴安岭日报》副刊及《塔河文艺》等文学阵地作用,推出文艺新作500余篇首,鲁微被省作家协会聘为驻地作家,张士勤、赵晓澄、谷文明被省画院聘为院外画家。 (刘江)
【创作出版】 出版“壮丽兴安文丛”一套5部,包括洪石主编(21位作者)《绿海魂》、刘江著《林海吟》、计伟著《白雪地·黑森林》、 洪石著《兴安奇景》、 戴万春著《戴万春诗集》;天风著《矢石成滨诗词评析》;王瑞娟著《实用音乐教程》;刘福仁著《刘福仁散文集》;李能著《青春山林》;鲁微著《鲁微诗选 》、《北部故事》、《大岭雄风》; 韩英才著《心语》、《清水集》;邱士友著《伴你过渡》。 (刘江)
【获奖作品】 陈建华诗歌《雨·花》获省“黑土地杯”诗歌比赛二等奖;鲁微《呼玛河,我生命的河》获报业评奖二等奖;朱宏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六届名家书画邀请展获银奖;徐光伟作品参加庆祝长征胜利70 周年书法展获银奖; 滕路敏创作小品《解放老妈妈》获省第二届“丁香杯”戏剧大赛三等奖。 (刘江)
【文化交流】 组织书画家、戏剧家、作家、民间文艺家采风11次,80余人参加。接待外来采风考察文学艺术家11个团组56人。 (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