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野生动植物保护
综述
【综述】
2013年,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重点在林下资源管理、项目资金争取、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推进全区重点生态产业项目和资源馆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强林下资源管理,指导各地完善林下资源监测、采集期预报、采集生产管理等措施,规范林下资源采集时间、采集方式和采集工具等,重点推进林下资源承包经营权流转。争取各类保护项目资金2657万元。组织开展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资源的“猎鹰”、“兴安五号”、“秋冬季野生动物保护”等专项行动。开展全国首次打击破坏湿地资源专项行动,清理违规进入国际(国家)重要湿地人员29人,制止违规放牧1起。全球环境基金(GEF)“增强大兴安岭地区保护地网络有效管理”项目启动实施,获赠177万美元项目资金。完成南瓮河国际重要湿地监测及生态评价工作。新增黑龙江塔河固奇谷、大兴安岭砍都河2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新增黑龙江漠河笃斯越橘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完成大兴安岭中部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常规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完成全区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中三个物种的外业调查工作。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巡查的力度和密度,大兴安岭各国家级监测站应急值守情况获国家林业局全国通报表扬。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溯源排查检测工作,2800份样品没有发现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资源馆全年接待来宾858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