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十二五”概述

工商联工作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期间,地委、行署出台“完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办法”,实行地县两级领导联系扶持民营企业制度,签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责任状。漠河、塔河、呼玛、新林工商联成立多个行业商会和基层乡镇商会。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召开全区融资工作会议和银企对接会议,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活动,成立“民营企业维权中心”。先后4年拿出500万余元资金奖励非公有制纳税企业大户和特殊贡献企业。地区主要领导与企业家代表举行座谈会,到企业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向省地县(区)党委和政府部门提交各类提案和建议50余份,反映社情民意30余件。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捐助资金2.1亿余元,人均社会贡献率5万元/年。新增就业岗位16 837个,提供社会就业岗位9万余个,占全区总就业人数54%以上,成为解决社会就业主要渠道。4.3万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实现再就业,占下岗失业人员51%。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600余人。采取“以商招商”等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中国燃气总公司在松岭区投资6000万元,为2000户家庭建立天然气供给网络;与韩国OSS RICH 株式会社达成开发“生态养生旅游产业”意向性协议。“十二五”期间,漠河商会企业招商到位资金18亿元,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塔河等地工商联组织成功引进9个项目。全区民营企业2740户,个体工商业户21 094户。26户省中小企业会员被省中小企业协会评为诚信企业,22户非公企业被国家信用等级资质部门评为“A级”以上信用等级企业,其中AA级3户。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创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17个,省级著名商标11个,地级知名商标30个,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58户,地级诚信企业134户。林格贝公司、呼玛河酒业、中亿房地产公司成功上市。56人次获全国、全省或全区“优秀会员”、“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