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垦区其他摄影群体中的骨干作者

第二节 垦区其他摄影群体中的骨干作者



            第二节 垦区其他摄影群体中的骨干作者
  老一代摄影群体中,以郭沫水、吕向全等为代表,他们都以新闻摄影见长,并在新闻摄影的基础上开拓了北大荒艺术摄影的新领域。由于他们的传帮带,培养出一大批中青年摄影工作者,使北大荒摄影队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接力群体。有的因工作需要调离垦区,成为一些省、市的摄影骨干。留下来的仍继承着老一代的光荣传统,为培养新一代摄影新秀而努力。
  王尊信(1923—),1948年参加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组教部工作。1949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50年随军到北大荒,1952年转业到宝泉岭农场。1983年离休。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大荒摄影家协会理事。从影40余年,拍摄了大量摄影作品,发表在各级报刊上,其中分别入选全国农垦摄影展、东北三省和省摄影作品展,有的刊于日文版《人民中国》和《中国建设》杂志。其代表作《雪海送肥》在东北三省联展获二等奖,在全国农垦第二届摄影展中获三等奖。
  崔银科(1935—),生于河南内黄。1951年入伍,1952年在洛阳步校任摄影组长。1958年4月转业集贤农场,1959年任《合江农垦报》记者,1960 年后历任农场新闻干事、庭院经济办公室兼工会生产生活部长、兼摄影工作。1954年开始在《洛阳日报》、《河南日报》发表军事题材的摄影作品,1955年在总参创办的《军校生活》封面发表作品《指挥》。1960年在《大众摄影》第6 期发表《收获》,评语:“这幅反映农业丰收的好作品,画面干净利索,构图比较大胆。”代表作《丰收圆舞曲》获1983年全国农垦摄影展三等奖,《大地的旋律》获1983年省“天鹅”摄影比赛一等奖。 《新麦登场》获 《摄影世界》举办的首届孔雀摄影比赛四等奖。《催春》、《承包之后》入选1983年东北第十届摄影展。《地头食堂》入选全国首届农垦摄影展。《金秋》刊于画册《全国农牧渔业在前进》。《乐在其中》获1984年全国农垦新闻摄影展二等奖。《交卷之后》、《麦海涟漪》获1984年全国农垦新闻摄影展三等奖。《奋战火海》获1985年全国农垦摄影展三等奖。《催春》获1987年黑龙江省农垦摄影展三等奖。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大荒摄影家协会理事。红兴隆文联副主席兼摄影工作者协会主席。名列《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李丛杰(1930—),生于安徽砀山。1949年11月入伍,1950年4月任摄影员。1958年4月转业来北大荒,历任八五○农场二分场小报编辑、八一农大学员、专职摄影员、宣传科长。1963年加入省摄影家协会。1979年任北大荒摄影家协会理事。名列《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全国摄影创作网录》。其代表作《冬的诗序》刊《大众摄影》1990年第2期,获彩色鼓励奖。《日晴风和人意好》 入选首届农村摄影艺术展,获优秀奖。《英姿不俗》获省第十二届摄影艺术三等奖。《老树与幼苗》、《渔讯到来之前》、《戏浪》、《十月金秋》、《冰谷流泉着春意》入选全国首届农垦摄影展。《日出东方》入选1981年中国摄影作品出国展;《春塘水暖》入选省第十三届摄影展;《黑土地的主人》、《潜心探索》入选1981年“北大荒赞”晋京摄影展,其中《潜心探索》获1984年省农林牧副渔业摄影展三等奖;《拓荒者的憧憬》、《晨》、《解冻》入选1984年省农林牧副渔业摄影展;《秋山晨饮》入选1986年全国农垦粤西、五家渠、红兴隆垦区摄影展。
  李永琪(1943—),山东省蓬莱县人。1961年参加工作。1964年入伍。1979年起在宝泉岭管理局宣传部任新闻科长。1981年任宝泉岭摄影协会常务副主席;1982年加入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1985年任理事;1984年任北大荒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88年加入中国农垦摄影协会,任理事。主要作品:《稚子情》入选全国第二届农垦摄影展、全国第十四届摄影展和广东、黑龙江、北京三省市第二届摄影联展;《路遇》、《森林的童话》等3幅入选黑龙江第十二届摄影展,其中《路遇》获三等奖;《风雪邮路》、《夜以继日》等4幅入选1983年黑龙江省“今日通信”摄影展;《恰似林间小溪流》入选1984年全国农牧渔业摄影展;《我家的粮食堆成山》获1984年黑龙江省农林牧副渔业摄影展三等奖;《幕色苍茫塞雁飞》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摄影展鼓励奖;《生命之歌》获1985年东北彩色摄影展三等奖。
  张明文(1941—),生于山东昌邑。1958年2月参加工作,1963 年在赵光农垦局照相馆学摄影,兼搞新闻报道。1971年起,历任兵团一师宣传科新闻干事、北安管理局宣传部新闻科长。从事新闻摄影、电影新闻摄像专业30年。记者职称。1979年加入省摄影家协会。北大荒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协会会员。其代表作《金色年华》参加1983年全国农垦第二届摄影艺术作品展览,获一等奖,1983年六省摄影展一等奖,东北摄影展三等奖;作品《腾飞之后》被评为1986年度黑龙江农垦优秀专题节目。《破冰捕鱼》、《垂钓》入选全国首届农垦摄影展;《浮萍》入选1980年黑龙江省摄影展;《金色年华》、《粮雨》入选1983年“北大荒赞”晋京摄影展,刊《中国摄影年鉴》(1981—1983)。
  侯玉华(1949—),河北省束鹿县人。1968年下乡到八五六农场,1983年起任农场工会主席、牡丹江管理局工会副主席。1979年加入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要作品:《麦收》入选黑龙江省第九届摄影展;《碧浪滚滚》入选全国首届农垦摄影展;《铁蹄破雪唤春归》入选黑龙江省第十一届摄影展;《时光》、《鸿雁》、《楞场炊烟》、《我送你回家》等入选全国第二届农垦摄影展,其中《时光》获三等奖,并获省第十三届摄影展铜牌奖;《苇乡行》、《花香土沃》入选1983年黑龙江省农林牧副渔业摄影展;《楞场炊烟》刊《中国摄影》1983年第2期;《鸿雁》获全国六垦区优秀作品奖;《黑龙江农垦第一个家庭农场——王木存家庭农场》(组照)入选中国革命博物馆“三中全会以来光辉成就”展览。1983年举办了侯玉华等8 人“版纳风情”摄影展。
  王同日(1953—),河北省吴桥县人。1971年参加工作。现任友谊农场宣传部干事。从小爱好摄影,参加工作后,当过外线电工、出纳员、会计。1981年发表处女作《打烊之后》。1982年加入省摄影家协会,并调农场宣传部工作。1986 年任北大荒摄影协会理事。 先后有500 余幅作品在《人民日报》、 《黑龙江日报》等报刊发表。代表作《小院之窗》等3幅作品被中国摄影家协会选送日本参加国际摄影比赛。《生命之歌》在《大众摄影》1989 年第4期比赛中获二等奖。曾参加“南方杯”首届全国彩色摄影大奖赛、“沈阳杯”首届全国农民摄影展、首届中国摄影艺术品出国选拔赛等,均有作品入选。1989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学会和中国农垦摄影协会联合举办的 “全国农垦十佳摄影工作者” 的评比中,荣获“十佳”称号。其主要作品:《打烊之后》、《立志成才》入选1982年“北大荒赞”晋京摄影展;《炊》、《巴扎之乐》入选日本第十二届亚太地区摄影展;《各有所思》入选1988年“南方杯”全国彩色摄影展;《鹅毛抒情》入选1986年“沈阳杯”全国农民摄影展;《小院之窗》入选日本第十三届亚太地区摄影展;《远山在呼唤》、《晨妆》、《昔日北大荒》、《流动的时光》入选1988年黑龙江省农村摄影展。
  邓福龙(1935—),曾用名邓龙,山西省稷山县生人。1949年参军,历任文工队员、摄影员、图书员、警卫员。1958年3月转业来到五九七农场, 历任放映员、副连长,农场宣传股报道组长、文艺宣传队长、宣传干事,农场俱乐部主任。1988年5 月离休。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958年开始从事业余摄影工作,1964年,摄影作品《晒场》参加全国农业影展,并在国外展出,被香港《大公报》采用。1965年在《人民画报》刊登《中耕》,并被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制成明信片向国外发行。1970年,作品《晒场》、《冰上捕鱼》在广交会上展出。1981年,作品《开荒》被选入全国农垦系统首次影展。1986年,作品《荒原情》获红兴隆、湛江、五家渠三垦区影展三等奖。
  杨松庭(1951—),哈尔滨市下乡“知青”。1968年从哈市来到兴凯湖农场,1969年调到团宣传股通讯报编辑工作。参加了兵团第一期摄影学习班,从那时就投入到摄影工作中。自己拍摄的照片分别被《兵团战士报》、《牡丹江日报》、《文汇报》、《黑龙江日报》等报刊登载。1973年《关心》照片入选天津市摄影艺术展览后,给自己增加了搞摄影的动力。他深入生活,创作出了一些好作品。其中,1980年全国第一届农垦摄影艺术展览中入选4 幅,其中《清水河边》获二等奖、《春到兴凯湖》获三等奖。作品《饮路》作品在1980 年《大众摄影》第6期刊登后,被选入法国国际照片与电影沙龙展出。1981年底由于摄影工作的小有名气,从农场调到了《农垦报》任摄影记者,从此开始了专业摄影的生涯。拍摄的大量图片,曾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新闻图片,其中1984、1986年《人民画报》刊用5幅图片。1986 年《民族画报》第5期、1987年第3期刊用2组专题照片,1986年《黑龙江画报》第1期刊用了“今日黑龙江”专题照片。其中,艺术照片《小塘情趣》获第九届东北三省摄影展三等奖;《麦收时节》获黑龙江省建国35周年农收渔业摄影展二等奖;在《农垦报》工作期间,曾担任王震副主席来垦区的随行记者。记录了大量王震将军的图片,其中《将军来北大荒》照片获黑龙江省好新闻照片三等奖。北大荒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1995年选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傅强(1952—),齐齐哈尔人,中国农垦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大荒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齐齐哈尔农垦分局党委宣传部长。1984年开始从事摄影活动,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作品600 多幅。《中国粮仓》被人民画报社送往驻京各国使馆橱窗展,受到中国摄影家协会的表彰。《专家讲课到咱村》获第二届全国农垦摄影展三等奖,《人生的第一次冲刺》获省摄影展优秀作品奖,《雪沐晒场》被《摄影世界》杂志采用并获优秀作品奖,《柯族雄鹰》被《民族画报》采用,《风吹草低》被《农民画报》采用,《大决战》被全国农业博览会采用,《十字桥》等两幅作品被《黑龙江省志》采用。
  张佑臣(1953—), 山东省金乡县人,1958年随父辈移民来北大荒。1970年参加工作,“知青”返城后上了大学,后调入农垦报社。历任兵团战士、农垦报社编辑、副刊部主任、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党总支书记、党组书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协会理事、黑龙江新闻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参与新闻摄影和摄影创作活动。先后记录了王震、温家宝、江泽民、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吴官正、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北大荒的场景。组织拍摄《王震与报社采编人员合影》、《王震关爱农垦报》等照片成了北大荒的重要史料;所拍江泽民在二道河万亩地号的《再见了,北大荒人》获省庆祝建党80周年摄影赛一等奖;2005年撰写的“新闻摄影:素质标准决定质量标准”论文获黑龙江报纸奖二等奖。2005年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古都神韵展》,《火辣辣的甜》、《大漠驼影》两幅作品被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收藏,并获证书;16幅作品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主办的中国摄影家赴美摄影创作团员作品展;2004年拍摄的《双鹄破水水生风》获黑龙江省第十届“群星杯”银奖;2005年“同一首歌”风光片获全国农垦摄影大赛二等奖;人像片《火辣辣的甜》、风光片《小羊乖乖》分别获黑龙江省文化之冬系列活动优秀奖;风光片《鹤问》获中国摄影报举办的赛富图哈尔滨影友联谊赛优秀奖。作品题材广泛,有新闻、纪实、人物、风光、花鸟虫鱼——光拍鹤就拍了几百张、上千张,方寸之间,看出了作者对角度、光影、线条、构图、色彩的理解与把握,展现了作者文化的素养和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然的崇拜。
  张祥超(1948—),山东省单县人。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中国农垦摄影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摄影家协会理事、齐齐哈尔农垦分局摄影家协会主席。1982年摄影作品《查哈阳渠首》,入选“北大荒赞”晋京影展,1983年《绿海泛舟》入选全国首届农牧渔业影展,《夜航》、《织锦》、《心花怒放》等先后6次入选省影展。《田园旋律》等6幅作品选入《中国优秀摄影家作品选集》,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
  吴岩(1957—),现任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电影放映员。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摄影创作,在国家、省、地市级报刊上发表作品百余幅,曾在全国首届农民摄影展中获铜牌奖,北大荒摄影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大地之晨》、《雪的智慧》、《够劲儿》、《四同学》。
  金贵林(1962—),八五三农场生人,北大荒文工团业务办主任、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农垦摄影家协会理事、北大荒摄影家协会秘书长。自1978年从事摄影工作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经济日报》、《人民画报》、《中国摄影家》、《黑龙江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农机画报》、《中国环境报》等报刊发表摄影作品500余幅。有60 余幅作品入选国家及省级摄影艺术展,其中《北大荒粮食大丰收》入选《新中国50年》大型画册,《王震与小红花》、《荒原新炊》、《荒魂》、《唤醒荒原》入选第三届全国农垦人摄影展览,其中《荒原新炊》荣获三等奖、《王震与小红花》入选《王震大型画册》。《唤醒荒原》入选《沈阳杯》全国首届农民摄影展。摄影作品《冬韵》荣获首届中国农垦摄影协会会员作品展览三等奖。摄影作品《千里雪原任我行》入选第十二届黑龙江省摄影艺术展,摄影作品《王震与小红花》、《神奇的土地》入选第十六届黑龙江省摄影艺术展,摄影作品《耢雪催春》、《雪饰》入选第十八届黑龙江省摄影艺术展,摄影作品《大地的旋律》荣获第十九届黑龙江省摄影艺术展二等奖并入选黑龙江《辉煌50年》画册,摄影作品《大地的音符》荣获第二十届黑龙江摄影艺术展览优秀奖。摄影作品《大地色彩》荣获黑龙江省《辉煌50年》大型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铜奖。摄影作品《永远的北大荒人》荣获黑龙江省企业摄影作品展铜奖。
  肖荣江(1966—),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行业协会理事,黑龙江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摄影专业委员会会员。新闻摄影作品曾刊登于《人民日报》、《中国农垦》杂志、《黑龙江日报》、《农垦日报》等10余家新闻类报刊,2005年在“环保杯”摄影比赛中获一等奖,2006年在“新绵北珠杯”摄影比赛中获一等奖。
  高跃辉(1961—),湖南省桃江县人。1991年毕业于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本科班,高级政工师。1978年参加工作,历任军川农场水利队文书、出纳员、第五作业区统计、党委宣传部新闻报导员、农业科统计、团委副书记、书记、党委副书记、绥滨农场党委副书记,农垦总局团委副书记,佳木斯肉联厂党委书记,总局党委离退休干部处处长。其摄影作品题材广泛,如《塞外水乡》、《大地歌声》、《牧归》、《天地之间》、《水中音符》等。纵观高跃辉的摄影作品,不论是平坦得如同从天际铺下来的色彩斑斓的平原之秋,或是白雪皑皑气吞山河的北疆之冬,不论是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的萌萌绿意,或是盛夏之中的碧水蓝天……都在他的镜头里吟出生命的礼赞,折射出的是一位大荒之子对黑土地母亲的挚爱和深情。
  王毅敏(1956—),宝泉岭农场生人。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优秀摄影家,建三江农垦分局驻哈尔滨办事处主任。他的大农机系列、大田野系列、北大荒人生活系列等,让人感受到三江平原的博大壮丽。他创作的60余幅作品先后在《大众摄影》、《摄影世界》、《摄影与摄像》、《摄影之友》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摄影作品《音符》,获中国移动通讯社会生活和社会风貌类作品二等奖,《沃野胸襟》获“极地”22届省摄影展铜奖,《阳光大地》获黑龙江省十九届摄影艺术展铜奖。
  张化林(1945—),安徽省涡阳县生人,1965年随父母来到北大荒。做过农工、木工、美工、农场宣传干事、工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建三江摄影家协会主席。1990年进入摄影创作,有400余幅作品发表在《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中国摄影报》、《摄影世界》等报刊上,作品《细雨霏霏》获莲花杯全国摄影大赛三等奖,《暖冬》获中国林都伊春冬季摄影大赛一等奖,《草地诗篇》获黑龙江省第二十二届摄影艺术展览风光类金奖,2005年7月出版《光影世界——张化林摄影作品集》。
  张伟(1965—),友谊农场生人。1985年毕业于红兴隆分局高级中学,后分配到新谊糖厂工作,1990年调入红兴隆分局党委机关报《红兴隆报》社任摄影记者、美术编辑。1996年转入分局党委宣传部,历任新闻干事、新闻科副科长、新闻科科长,农垦日报社驻红兴隆分局记者站记者、站长,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农村记者协会会员。摄影作品多次在各级影展及摄影比赛中入选、获奖。个人传略辞条载入《中国摄影家全集》,摄影作品入编《中国摄影家作品选集》和《中国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等辞书中。
  郝安林(1964—),河南省睢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嫩江农垦林校,分配到建三江分局参加工作,历任基建处环保办科员、副主任,建三江环保局副局长、局长。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建三江环境摄影协会理事长。
  王亚光(1964—),克山农场生人,1985年7 月,大庆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佳木斯肉联厂工作,历任办公室秘书,宣传部干事,党委办公室秘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宣传部长、电视台台长,工会副主席。1996年调入农垦日报社,先后任通联编辑、记者、摄影部主任。中国农垦摄影协会会员,北大荒摄影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农垦新闻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省新闻摄影协会会员,省企业摄影协会会员。曾协助编撰《北大荒》、《大荒写照》、《保卫北大仓》等大型摄影画册,作品《’98抗洪之后》、《老垦荒战士》获建党80周年全省新闻美术摄影作品二等奖,《老版画家心系北大荒》获第二十一届黑龙江报纸奖三等奖,另有《长堤有情当浩歌》等30余件摄影作品获奖。
  杨健(1956—),生于河南商丘。1958年随转业官兵的父亲来北大荒。1974年在三十四团参加工作,先后历任会计、文书、统计、计划员、团委副书记、计财科长等职,1986年至今在总局发改委工作。1983年开始摄影,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进行创作,记录北大荒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1989 年开始陆续在《黑龙江日报》、 《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当代旅游》等杂志发表摄影作品。其中《坝上金秋》被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大师于云天点评。现为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试飞》获2005年中国摄影报、赛富图杯优秀奖。《金秋》获大众摄影、捷信杯2005年全国公开摄影比赛优秀奖。《风驰电掣》获2006年黑龙江省艺术之冬摄影比赛一等奖。组照《荷》获2006年日本腾龙杯摄影比赛三等奖。
  于建国(1957—),宝清县生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垦摄影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大荒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黑龙江农垦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1980—1986年在总局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1987年至今在总局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局工作。从事摄影20多年,拍摄照片5万多张,在《中国摄影家》、《中国摄影报》、《摄影之友》、《农民日报》、《中国农垦》、《黑龙江画报》、 《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科技报》、《农垦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300 多张,多次在国家级摄影展览、比赛中获奖。其中《兴凯湖夕照》获得第五届“摄影中国”(顺诚杯) 全国摄影艺术大奖赛入选奖,获全国农垦摄影大赛三等奖;《伊春大平台》荣获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龙江风采摄影作品展览二等奖;《雪蘑菇》获《大众摄影》影友联谊赛优秀奖并发表,《坝上组照》获《中国摄影报》影友联谊赛优秀奖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