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语言

第三节 语言



                   第三节 语  言
  一、方言
  农场人员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其语言多种多样。就汉语而言,包括了汉语大部分方言,其中使用北方方言的所占比例最大。说北方话的人,由于所处地区不同,其语言差异也很大。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谈论时,各持方言土语,汇成南腔北调。由于人们长期生活于一地区,在语言上又相互影响,许多老年人的语调既有原籍方言,又有各方语言,但主要受北方方言的影响最大。
  如今,农场绝大部分人使用普通话,特别是在校学生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
  在农场生活的少数民族都说汉语,语调与原籍汉人方言基本相同。仅例举部分方言,土语如下:
  傻乎乎——二虎八叽;
  撒谎——吧瞎;
  可能、也许——备不住;
  不安分、不务正业——不着调;
  申斥——呲哒;
  离婚——打八刀;
  担心、害怕——打怵;
  角落——旮旯儿;
  (心眼儿)坏——痼洞;
  阔气、排场——款势;
  很多——老鼻子;
  有骨气、顽强——尿性;
  吝啬、小气——小店儿;
  改嫁——走道;
  运气好——走字儿;
  全部——整个浪儿;
  昨天——夜儿个;
  父亲——爸、爸爸、爹;
  岳父——爸、爸爸、丈人;
  母亲——妈、妈妈、娘;
  岳母——妈、妈妈、丈母娘;
  祖父——爷、爷爷;
  未婚夫——对象、男朋友;
  祖母——奶、奶奶、婆婆;
  未婚妻——对象、女朋友;
  外祖父——姥爷、外公;
  外祖母——姥姥、姥娘、外婆;
  少女——丫头、姑娘、妮子;
  男孩子——小子、小伙了、仔;
  丈夫——爱人、老头子、孩子他爸、孩子他爹、老公;
  妻子——爱人、家属、老婆、屋里的、孩子他娘、孩子他妈;
  酱油——青酱;
  稻米——大米;
  玉米——苞米、苞谷、玉茭;
  甘蓝——大头菜;
  马铃薯——土豆、山药蛋;
  扁担——担杖;
  头——脑袋;
  蛇——长虫;
  鹳——老等;
  貉——挠头;
  熊——黑瞎子;
  七星瓢虫——花大姐;
  产后休息——猫月子;
  吃奶——吃咂;
  大便——解大手、拉屎;
  小便——解小手、尿尿;
  谄媚奉承——拍马屁、溜沟子;
  聊天——闲谈、拉呱、唠嗑;
  二、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炼通俗而富有哲理的“现成话”,是生活经验和感受的积累和总结,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现收集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下:
  (一)农业谚语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惊蜇春分三月内,备耕工作要齐备。
  节气抓不好,一年白拉倒。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种脖子短,农时不可缓。
  宁舍一碗金,不舍一旬春。
  二月清明麦在前,三月清明麦在后。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种地抢时光,秋收粮满仓。
  重茬白菜爱脱帮,白费力气把心伤。
  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禾苗不认爹和娘,耕作到家多打粮。
  人不欠地功夫,地不亏人收成。
  庄稼未收,管理不休。
  不怕播时地生烟,就怕春季连雨天。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大豆开花,垄沟摸虾。
  三春不如一秋忙,绣女也得下楼房。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纯属瞎胡混。
  深松犁底下,旱涝都不怕。
  好马在牙口,种地在茬口。
  庄稼要长好,深耕除尽草。
  耕得深,耙得均,土里长出银和金。
  板地耕活土耕塇,涝无积水旱不干。
  油足灯亮,肥足苗壮。
  要想庄稼年年好,培肥地力不可少。
  种地用良种,一垄顶两垄;种子选不好,丰产不能保。
  谷子密了一把草,豆子密了不结角。
  早熟晚种能还家,晚熟早种不能瞎。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多铲多趟,粮食满仓。
  种好管好,丰收没跑。
  人勤地出宝,人懒地长草。
  没雨不要怕,紧握锄头把。
  谷倒粮满仓,麦倒一把糠。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麦收有五忙,割拾收晒藏。
  霜降不刨葱,越长心越空。
  霜降不收菜,必定受冻害。
  寒露霜降十月天,割拉打拣紧相连。
  大雪冬至腊月天,副业生产搞得欢。
  (二)林业谚语
  荒山栽上树,等于修水库。
  有钱造片林,强似把款存。
  种树十年,超过种田。
  只要多栽树,贫穷能变富。
  保护青山在,造福下一代。
  林是聚宝盆,毁林如挥金;造林不护林,等于白费劲。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
  (三)畜牧业谚语
  多汁料喂牛,牛奶哗哗流。
  猪吃百样草,省料又长膘。
  伏天草,冬天宝;伏天贮好草,冬天不用跑。
  全价饲养,不误生长。
  宁喂八分饱,不伤一分食。
  宁缺一顿食,不缺一顿水。
  细心周到,畜禽丰茂。
  良种劣养,不如不养。
  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
  头日发情翌日配,三日补配准怀孕。
  无病先防,畜禽健壮。
  四针不漏,发病有救。
  病菌看不见,防疫是关键。
  (四)气象谚语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九月九,到十三,十三不下半冬干。
  春雨贵如油,秋雨人发愁。
  蚂蚁搬家,蛇盘道,燕子低飞,山戴帽,水缸出汗,蛤蟆叫,必有大雨到。
  鸡不上架,天有变化。
  老云接驾,不刮就下。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月亮带风圈,大风刮三天。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
  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关门雨,下一宿。
  东风不雨,雨上不晴。
  (五)保健谚语
  睡眠要足,书报要读,经常运动,“长城”少筑。
  一日三笑,不用吃药。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知足长乐,疾病躲过;心有愁云,疾病缠身。
  少荤多蔬,早晚散步,不嗜烟酒,劳作动手。
  跑跑跳跳浑身轻,好吃懒动百病生。
  (六)学习谚语
  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学习无计划,盲人骑瞎马。
  师傅指指门,关键靠个人。
  笨鸟先飞早入林,功夫不负劳心人。
  勤学又好问,不怕脑瓜笨。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本身就是宝。
  (七)生活谚语
  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家。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受大穷。
  勤俭粮满仓,浪费仓底光。
  多余钱存银行,用钱时心不慌。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人和战必胜,家和万事兴。
  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子无方必招灾。
  儿女能登大学堂,比攒金山还要强。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八)修身谚语
  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叫门。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斜。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