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联军在宁安农场一带的几次战斗小故事
抗日联军在宁安农场一带的几次战斗小故事
在宁安农场这片土地上,东北抗日联军五军和二军先后在这里活动过,在大小杨木背沟里建有抗联密营两处。原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伍当年曾在密营坚持抗日活动。在小横道河子东南(现农场七队)约一公里处的烈士陵园内,抗联五军的车连长就安葬在这里。
一、风水山伏击战
风水山坐落在农场十队,这里两山夹一沟,只有一条通道,宽不足一华里,是黑龙江省通往吉林省的交通要道。1934年4月16日,抗日联军五军二师傅显明部,得到情报将有一队日军由春阳开往宁安,遂决定在风水山利用有利地形设点伏击,抗联部队趁夜挖战壕修了隐蔽工事。17日,一队日军打着膏药旗,一路纵队从槟榔沟方向开了过来,当尖兵班刚进入我军伏击圈就突然停下来,骑在马上的一个指挥官,用望远镜向两面山上望了好一阵子,尔后派了一个尖兵小组向沟内搜索前进,还向山上放了几枪,做火力侦察。发现没有什么动静,指挥官才放心的指挥队伍继续前进。敌人顺利地通过沟口后,放心地在我部的伏击圈内坐下来休息。这时我军指挥员一声令下,山上山下一起开火,敌指挥官还未来得及下马,连人带马倒了下来,敌群炸了窝,像一群散羊一样想往回逃窜,我军火力堵住了敌人的退路,不到40分钟,全歼日军50多人,缴获步枪40多只,机枪一挺和大批弹药。
二、葡萄沟西山伏击
1934年秋,抗联五军李荆璞部得到情报,驻宁安守备的范冢部,将派一队日本兵进犯卧龙河村和葡萄沟一带(现农场六队、七队、九队)寻找抗联密营,要路经下官地(与农场五队),我抗联部队即在葡萄沟的西山伏击设点埋伏。当一队日军刚到西山脚下时,抗联部队出其不备开火射击。数名日军倒下,其中一个拿指挥刀的鬼子,也被击倒。敌人丢下几具尸体,狼狈向回逃跑(事后得知,被击倒的指挥官是鬼子小岛少佐)。
三、吊水楼战斗
1935年2月,抗联李荆璞部(当时号称平南洋)的一支队伍驻在吊水楼,得到小横道河地下反日组织提供的情报,李即派出少数部队在石头河子(现农场八队)游动,遇到敌人就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一天巧妙地把伪满靖安军(康德的亲兵卫队,群众叫他们“红袖头”)一个连诱入我军布下的口袋阵,只用了半个小时,一举歼敌80余人,缴获机枪两挺步枪60多只和一大批子弹、手榴弹,我军只有1人牺牲,3人轻伤。
四、大杨木沟战斗
1938年秋,抗联二军五师十三团、十四团由陈翰章指挥,在杨木沟东、南、北三面占据有利地形,布置伏击圈,阻击由鹿道开往团山子的日本鬼子两个中队。战斗从早8点到晚上8点持续了整整一天,打退了日本鬼子发起的四次进攻。另从横道河子前来增援的日军守备队西田少佐等30余人也被我十四团打援部队歼灭在伏击圈外。这次战斗共歼灭日军200余人,缴获枪支弹药甚多,其余日军弃尸狼狈逃跑。我军牺牲1名排长和三名战士,另有10多人受轻伤。据当地老人讲,这次战斗后,日本鬼子竟三四个月再没敢到这一带活动。
五、夜袭横道河子
1940年3月,抗联二军五师十三团,组织了夜袭横道河子警察队的战斗。这次战斗只派一个连的兵力,乘夜包围了日伪在横道河子的警察队。首先摸到了一个哨兵,尔后突袭并击毙了伪警察队长,其余伪警察士兵未来得及穿衣服就全部投降被缴了械。这次袭击缴获步枪20余只,手枪1只,马克芯重机枪1挺,粮食7石(约合4200斤),我军无一伤亡。
(王辅刚、刘云泉、关富志据《宁安市志》及当地百姓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