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产资源
第三节 水产资源
一、渔业水域环境和鱼类资源
水是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垦区渔业水域分布比较广泛,类型齐全,有江河,湖泊、泡沼等自然水域和人工建造的水库、塘坝、池塘。主要有乌苏里江、松阿察河、七虎林河、穆棱河、大兴凯湖(为中苏界湖),及云山水库、青山2号水库、双峰水库、西大岗滞洪区等中型水库,另有二十余座小型水库。
江河、湖泊受天气的影响,年迳流量变化幅度大,存在着明显的丰、枯周期,冬夏相差悬殊。每年有长达5个月的冰冻期,冰厚在0.8—1.2米之间。
垦区渔业的建立,开辟了水产资源,为活跃市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捕捞强度大,农田水利工程截断了鱼类的回游通道,打破了鱼类原来的生态平衡。工业废水的污染,对鱼类资源也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从l961年—1962年的统计资料看,八五八、兴凯湖等场的渔获物中鲤鱼占8.9—15.2%,鲫鱼占24.8—35.6%;鲶鱼、狗鱼占ll—13.2%;其它为优质上层鱼类。劣质鱼占的比重很小,不超过10—15%。而1984"1985年兴凯湖抗风定置网捕的鱼,劣质鱼占到60%以上。
可以看出水域环境的改变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是很严重的,必须采取措施,限制网具和捕捞强度。
二、鱼类洄游和产卵
垦区鱼类在区划上属于黑龙江亚区,具有西伯利亚和华东江河平原鱼类显著交互的性质。鱼类组成比较复杂。有鲤、鲫、鲶等靠水草繁生后代的定居性鱼类。鲢、草、青是在生殖季节溯河而上的半洄游性鱼类,还有游洋生活、溯河产卵洄游性的大马哈鱼。不管哪种鱼只有在生态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产卵,如1975年天旱,河流岸边水草脱离水面,泡沼干涸,嘎拉通河的定居性鱼没能产卵。
每年的4月底5月初冷水性鱼产卵完毕。进入5月下旬,天气晴朗,水温升到18℃以上,茂盛的水草已长出水面,鲤、鲫等定居性鱼成群结队游到浅水草丛中,雄鱼追逐雌鱼,鱼体互相擦磨不时露出水面,远看浪花此起彼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追逐,然后产卵,群众叫“咬汛”,也叫“甩籽”。这时期鱼活动迟缓,量大集中。抓住这一规律,人们拿着木棒、鱼叉下水捕捉,有时一棒一条,一个中午即可捕到数百斤大鲤鱼。
进入六月下旬即是鮊鱼属鱼及兴凯湖大白鱼的产卵季节,十余个人在岸边定位拉小网,一网可捕到二、三百斤,多时一天数千斤。兴凯湖大白鱼在南岸(苏方)育肥越冬后,这时大队鱼群浩浩荡荡北上做洄游产卵。在离岸边5—30华里处,风大浪高的天气,在岸边看去,有如海洋,浪高达4—5米,天、浪连在一起,湖水形成急流。这时鱼群在2米水深的沙质湖床集群产卵,约持续半月,大批集中2—3天内结束。这时往往渔船不能下湖,如能碰上鱼群,几片刺网一次就可捕千余公斤。l953年在白鱼滩一网捕过118998公斤,因此得名叫白鱼滩。
进入l0月份又迎来大马哈鱼的产卵季节,它们日夜兼程,每昼夜以30—50公里的速度,成群结队渡过鄂霍茨克海,绕过库页岛,冲破层层阻碍,溯黑龙江再入乌苏里江繁衍后代并结束自已的一生,个别迷途的可进入松阿察河,大兴凯湖。
当大马哈鱼进入产卵场后,江河水温约2℃左右,在水质澄清,有涌泉或流急的砂砾江段雌鱼侧扁游动,不断以尾鳍拍打砂砾,借水流的冲击,形成直径l00厘米,深20厘米的坑,即产卵卧子。此时雄鱼不断摩擦雌鱼,也叫“发情”,受精卵排在卧子后,雌鱼再以尾鳍拨动砂砾,将卵埋好,这时雌、雄鱼交替徘徊在卧子周围,为其后代的安全尽职尽责。由于长途艰辛洄游,又不吃食,还要筑卧产卵,体力耗尽,不久即可死亡,完成了繁衍子孙的任务。受精卵经过一冬的低温培育,待到来年春孵出仔鱼后,又顺江流入大海。
三、名贵水产品
1.兴凯湖大白鱼,尾重约2—3公斤。最大可达10公斤。年产20—50吨,由于捕捞强度大,产量下降。
2.大马哈鱼:又叫秋鲑,尾重约2.5—4斤公,肉呈淡红色,厚而少刺,除鲜食外,还可盐渍熏制。鱼籽形如珠子,直径约5毫米,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和重要的出口商品,并且有滋补,利水,健胃等功效。最高年产2.9万条。
3.鳜鱼,又叫鳌花、桂鱼,肉质鲜嫩味美。又因“桂”字发音同“贵”,有吉祥之意,为王室的御用膳鱼。其性凶猛,小苗孵出几天后,就可吃略小于其体长的小鱼苗。吃食方式边游边捉小鱼。
4.甲鱼:多产在兴凯湖、乌苏里江,肉味鲜美,有大补作用。卵产在沙滩上,因靠自然孵化,死亡率高。
5.东北银鲫:最大个体达5公斤。一般达到0.5公斤左右。鲫鱼汤是有名的美味佳肴。
四、其它水生经济动植物
1.麝鼠,又名青根貂,水老鼠,群众叫水耗子,是一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水中生活陆地栖息的珍贵草食毛皮动物。繁殖力强,扩散快,最高年产5万张皮。现已由八五六农场,云山水库进行人工饲养。
2.虾类: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青虾(也叫沼虾)群众叫湖虾,是个体较大的种类,可达6—8公分,生长快,三个月即可性成熟。有名的鲜拌虾仁吸引好多游客。青虾是重要的养殖对象和出口产品。
另几种生产量较大的有中华小长臂虾、白虾、秀丽白虾、米虾(俗称草虾),个体小,触须长,可食肉部分较小,年产可达百吨。
3.贝类,多数水域都有,量大价值高的是褶纹冠蚌,主要用来发展淡水珍珠的生产。
4.芡实:又叫鸡头米,生长在泡沼、河叉的浅水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性味甘清,为滋补强壮药,利脾益肾,止泄清精,是一种良好的滋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