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供水供暖

第三节 供水供暖


供 水
  1995年,农场投资建设供水站至西山水塔的给水主管道,该管线长1300延长米,采用直径11厘米的尼龙管,以解决水塔给水量不足的问题,由生活服务站负责施工建造,工程造价12万元。完工后,水塔缺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999年,为解决场部地区的六居民区、八居民区供水不足问题,农场投资7万元对两个区供水管线进行了更新,更新后的管道直径为11厘米,满足了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同年,农场投资20万元在供水站东侧打一眼60米的深水井,日出水量100立方米。为解决给水质量较差的问题,农场投资20万元新建一座日处理1500立方的水处理厂。在密山市水利局的大力协助下,采用了无阀自动水处理技术,经取水化验达到国家优质水的质量标准。
  排 水
  早在1985年,农场就建造了1000余米长的主排水管道,与各分支管道连成排水网,形成了农场场部地区的排水系统。
  由于对场部地区排水量和小城镇建设发展论证不足,建造的排水管管径最大只有60厘米,淤积沉淀物不能定期检查清理,造成多处排水管线堵塞,排水不畅,居民室内卫生间经常发生倒灌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农场于1996年,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建一条1米管径、630米长的主排水管道,各分支管道也进行了认真论证匹配。至2000年,共投资70余万元,建设了3000余米长的分支管道,使场部地区形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
  生活服务站对排水系统责成专职人员定期检查,清除淤积沉淀物,对造成损坏的管段及时进行维修,保证了排水系统的完好性能。
  供 暖
  2000年,场部地区有锅炉房5个,拥有锅炉6台,总吨位达22个吨位。有3个锅炉班和两个包烧小组,供暖工人40余人。场部集中供暖7万余平方米,比1995年前增加近4万平方米。
  1997年,农场投资60万元从山东德州锅炉厂购进一台8吨供暖锅炉,安装在担负供暖面积最大的西锅炉房,拆除了该锅炉房两台70年代安装的旧4吨锅炉。
  1999年,新建1~2号楼交由生活服务站供暖,当年投资6万元从鸡西锅炉厂购进两台1吨立式锅炉,当年安装投入运行。
  为解决供热管道热损耗过多现象,投资了约20万元,对地埋管和架空管道近3000余延长米进行了聚氨酯发泡保温,冬季保证了用暖户的室温在摄氏16度以上。
  生活服务站向用暖户承诺确保供暖室温不低于摄氏16度,长期低于16度的房屋,如冷山和顶楼,由生活服务站协助进行保温处理,费用共摊。若温度达不到16摄氏度只收半费或酌情不收。用暖户采暖设施发生故障,电话通知锅炉房,供暖维修工做到随叫随到,认真负责维修排除故障。用暖户收费工作采取登门收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