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密山社区

第二节 密山社区


1998年5月19日,完达山木材综合加工经销公司惟一的一家国有企业———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刨花板厂,因刨花板产品成本高于销售价格被迫停产。公司由生产经营转变为资产经营。
  1999年10月27日,随着场属工业单位深化改革的推进,农场将完达山木材综合加工经销公司改制为农场第二社区,又称密山社区。为了方便对外经营,以及做好公司的产成品和库存物资的销售工作,同时保留了完达山木材综合加工经销公司的牌子和账户。
  农场第二社区管理站是在完达山木材综合加工经销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农场对社区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农场副场长兼完达山木材综合加工经销公司经理(以下简称木材公司)赵玉内退;木材公司党委书记周连昌任社区管理站站长,同时接任木材公司经理;木材公司工会主席韩发任社区管理站党总支书记;木材公司副经理葛福丛任社区管理站副站长;木材公司政工、劳资科长许武任社区管理站副站长。在管理人员中,保留了会计和出纳员各1人。社区管理站主要负责资产经营、监控和社区管理。
  1999年12月28日,农场正式接收原兴凯湖机械厂(简称兴机厂)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工伤和矽肺人员)、离退休职工。根据牡垦局发[1999]16号文件要求,成立“北大营社区管理站”,负责“兴机厂”原有的社会职能。12月29日,社区管理站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对原兴机厂失业人员的稳定工作、失业金的发放、工伤人员鉴定、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审核发放、处理“法轮功”问题、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的党支部组织建设、计划生育工作、木材公司在册职工部分调整企业职工工资标准工作、木材公司院内两节期间安全防火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2000年1月1日,“北大营社区管理站”开始运作。1月14日,根据北大营社区的现实状况,成立社区党委,原兴机厂成立一个党总支,木材公司成立一个党总支,社区党委全称为中共八五七农场密山社区管理站委员会,社区全称为八五七农场密山社区管理站。4月26日,形成完整的社区管理机构模式。社区管理站党政班子成员有:站长周连昌,党委书记韩发,党委副书记赵云瑞、副站长兼工会主席许武、副站长葛福丛。社区管理站设置下岗失业人员管理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女工委、计生办公室,设兴机厂、兴机综合两个专职党支部书记。
  密山社区第一次党代会
  中共密山社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于2000年8月5日召开。与会正式代表70人,代表全社区246名党员。大会有两项主要议程:审议通过了社区第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后4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按照党章规定,选举产生了中共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密山社区第一届委员会。
  大会选举许武、周连昌、韩发、赵云瑞、葛福丛为中共八五七农场密山社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在第一次党委会上,韩发当选为党委书记,周连昌、赵云瑞当选为党委副书记。
  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
  2000年4月,根据牡丹江农垦分局党委关于“加强社区领导力量”的指示,社区设置了两名专职党支部书记,社区党委下属社区机关、木材板厂、木材综合、木材双老、兴机双老、兴机综合、兴机公司7个党支部。为方便工作,社区党委将所属的2764名自然人口,按离退休、失业、下岗等人员的分类办法划编到各党支部的管理范围(密山市户口人员也按分类进行了划编),从而使社区的党组织得以健全和加强。
  同月,社区按照分局党委治理北大营地区脏乱差的指示精神,集中清除居民区垃圾160余车,改善了居民区的卫生环境,为开发北大营奠定了基础。北大营农垦大街水泥路竣工后,社区承担了路边挖沟等工作。
  清查“法轮功”工作
  2000年1月9日下午,社区管理站接到牡丹江农垦分局“610”办公室打来的电话,称原兴机厂“法轮功”习练者周某某和商业的林某某一同在北京上访,要求社区派人去北京领人。因刚刚接收原兴机厂社区管理的各类人员,许多工作千头万绪,经查原兴机厂移交过来的“法轮功”习练者名单11人中竟没有叫周某某的。后与原兴机厂调到社区来的赵云瑞和翟玉生两同志核实,称原兴机厂动力车间下岗工人,确有一名女工叫周某某,因她住在密山市内,是否练习“法轮功”掌握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管理站派赵云瑞副站长连夜启程进京,陪同前往的有农场公安分局教导员李宝成和户籍警察范艳明。1月14日,将周某某领回了密山。
  经过了解周某某的丈夫得知,周某某是在1998年4月因神经和肾炎等病开始习练“法轮功”的。取缔“法轮功”之前,她在密山市工商行门前练功点练功。取缔“法轮功”之后,其夫没有发现她在家中练功,偶尔听她说接触过裴德医院的“法轮功”习练人员。元旦前后,她说师傅李洪志在北京天安门准备一筐烂苹果,等她们去圆满。2000年1月6日早上7时左右,周某某对夫说,到牡丹江农垦分局办理本人退休事宜,将同兴机厂接近退休年龄的几个人一同去。傍晚,周一直没有回音,其夫到亲戚朋友家多处寻找,没有结果。1月7日晚,其夫到所辖区密山市第二公安派出报了案,要求办理寻人启事。
  周某某进京事件发生后,在2000年春节前的十几天时间里,社区党政班子先后召开会议6次,要求各党支部和社区管理人员做好“法轮功”习练者的监控和转化工作。通过反复摸底和调查,密山社区有“法轮功”习练者40人(包括1999年7月21日国家明令取缔前的习练者),其中:木材公司27名,原兴机厂13名。通过反复排查,在这40名习练人员中,转化不彻底的有13人。社区落实了包保教责任人。
  原兴凯湖机械厂职工上访情况
  2000年3月,原兴机厂部分群众多批次集体到牡丹江农垦分局上访,每次上访最少5人,最多24人。上访人员中有内退人员、有中层干部,有工伤、职业病人员和大集体职工。对此,牡丹江农垦分局高度重视。4月9日,农场党政主管领导来社区向上访群众代表了解了情况。4月11日,原兴机厂100余名失业人员集体到牡丹江农垦分局上访(社区站长、书记及副站长赵云瑞、管理人员翟玉生进行了陪访),称非局长不见。当时分局局长姜夏正在农场察看灾情,得到信息后,未吃午饭就赶回分局接待了上访代表,听取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并承诺一周内答复,上访群众自动撤回。当天下午,牡丹江农垦分局党委书记王德胜主持了由13个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决定变上访为下访,由分局4位副局长带队,13个部门组成综合组、综治组、纪检组、接待组、工会组等5个小组,在4月12~14日下午深入社区调查接待上访群众3天。为了配合分局调查组了解情况,使上访人员提出的问题尽快得到答复。社区组织了8名同志分4个小组深入到上访职工家中了解情况,使其积极到社区向分局工作组反映情况。
  通过下访和了解情况,上访群众提出的共性问题有两个方面的9个问题:一是关于兴机厂非法破产的6个问题;二是上访群众提出对破产企业职工如何安置的3个问题。分局工作组在现场办公中给予了解答。
  为解决原兴机厂职工生活方面的问题,分局党委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做出了6项决定,先由社区党委和社区管理站以《给原兴机厂职工家属的一封信》的形式印发给了原兴机厂职工,之后分别召开了党员座谈会、退休人员座谈会和原兴机支部党员大会,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区稳定。在此期间,农场党委书记李绍民、副书记葛芳琪一行5人在社区蹲点20余天,积极做好群众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管理
  密山社区成立前,农场第二社区有下岗职工338人。密山社区成立后,原兴机厂转来下岗职工30人(工伤人员),失业人员558人,使密山社区共有下岗失业人员926人。
  为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管理工作,社区党政工领导在春节前后走访下岗失业家庭86户,救济贫困户75户,共计发放救济款13400元;及时发放了失业人员的失业金,补缴漏报人员养老金、失业金92人次,补缴金额14.19万元;办理科技人员和部分中断人员补缴差额养老金163人次,补缴养老金金额7.4万元;进行失业人员登记534人,发放失业金6093人次,发放失业金总额106.9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退休18人,其中办理失业人员退休14人。同时,完成了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的摸底工作。
  离退休人员管理
  密山社区的前身———农场第二社区有离退休干部职工300人,密山社区成立后,接收原兴机厂转来的离退休干部职工285人,使社区离退休干部职工达到585人,其中,离退休干部112人(含大厦退休干部10人)。在离退休干部中,有离休干部24人(其中原兴机厂转来9人),退休干部88人(其中原兴机厂转来22人)。
  在离退休干部职工的管理上,社区党委下设了木材公司、兴机厂两个双老党支部。党支部按党建工作的要求,定期开展组织活动。
  医疗卫生管理
  密山社区成立后,由于社区管理范围扩展,离退休人员和自然人口增加了1倍,木材公司卫生院医务人员受数量和业务水平能力的限制,难以承担社区医疗卫生管理工作。为解决社区就医难问题,农场于2000年3月,派去医护人员8人,使社区卫生院医护人员达到12人。在科室设置上,巩固加强了内科和牙科,增设了外科、妇科和化验室。
  在医疗保险管理上,农场将密山社区确定为小圈医保范围(整个农场为大圈医保范围),包括社区的离退休人员、社区的在岗人员、社区的部分下岗职工(男55周岁、女45周岁以上的)和社区的工伤职工。因社区卫生院运作时间短,各类人员参加医保需要一个过程,到2000年底,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仅为681人。当年,社区共为卫生院拨付资金29.8万元。卫生院为患者进行门诊服务5459人次,静脉输液治疗4290人次,肌注治疗350人次。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1995年以后,密山社区的组成部分———完达山木材综合加工经销公司和兴凯湖机械厂,外流人口不断增加,常住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0年1月,密山社区成立后,密山社区由北大营公安派出所管理的总户数为1128户,其中:木材公司户543户,原兴机厂户585户;总人口2764人,其中:木材公司1344人,原兴机厂1420人(实际上,密山社区管理的自然人口应为3100人左右,其中330多人由密山市公安局1~4公安派出所管理)。
  4月,密山社区正式设置计划生育办公室。密山社区自然人口分布在北大营地区,各单位的居民区相互交错,区域无法明确。社区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计生办人员查找了部分原始材料,与北大营公安派出所和民政婚姻部门取得联系,进行了户口调查及1998~2000年结婚情况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划生育家庭户卡,进行了居民区全方位的计划生育普查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通过普查,统计出辖区(包括户口在密山市里的)居民户1300户,总人口3384人。相继建立了住户人口登记、育龄妇女登记、流动人口登记、15岁以下青年登记、节育措施登记。掌握育龄妇女共1005人,其中带环627人,结扎28人,用套88人,用药7人,领取独生子女证496人,发放生育指标86人。
  7月,在农场计生办、妇保站的支持下,对社区育龄妇女开展了生殖保健、环具普检工作,有275名妇女体检,245人透环,300人测量血压,共建立375份生殖保健卡。
  资产经营管理
  (一)社区资产经营范围
  1998年5月19日,完达山木材综合加工经销公司全面停产后,就开始了由生产经营管理向资产经营管理转变,其主要管理范围是:木材公司库存各类零配件、消耗品、原材料及物资的变现工作,木材公司近几年的各种产成品和半成品的销售工作,木材公司院内各工厂的闲置设备及机械和固定资产的变卖工作,木材公司院内的各工厂厂房、库房和场地的租赁经营和出租工作,木材公司十几年货款和外欠款的清理回收工作。
  木材公司、氧气厂和机械修理所在1996年木材公司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企业内部职工承包租赁经营一步到位,并一直延续下来。
  (二)资产经营情况
  2000年,社区承租经营的单位和场地有:氧气厂、机械修理所、集体综合厂、木制品厂、大厦木材加工厂、大厦木器厂、长青煤场、战旗煤场、林业局货场、赵永刚库房、吴运波库房、西琳歌舞厅、小车库共计13个单位。
  当年春天,牡丹江农垦分局开工建设北大营农垦大街,在建设的三个月时间里,社区大门停止了一切车辆出入,对社区产成品和各种物资的销售变卖工作十分不利。
  农场核定密山社区2000年资产经营上缴指标为154.7万元,通过努力,社区实际完成107.3万元,占农场核定指标的69.4%。未完成农场核定指标的主要原因是库存资产过时,特别是原材料物资价格与市场现行价格差距太大。在农场核定的资产经营上缴指标中,社区实现资产变卖总收入58.8万元。其中,实现原材料变卖收入31.2万元,实现产成品销售收入27.6万元。社区实现承租收入26.9万元,较上年多完成4.6万元。
  农场核定社区2000年清欠指标为51.9万元,到年底实际完成23.5万元,占核定指标的45.3%。其中核定应收账款清欠指标为30.3万元,实际完成19.8万元,占核定指标的65.3%。农场核定的其它应收账款指标为21.6万元,实际完成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