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轮作与合理换茬

第五节 轮作与合理换茬



  建场三十多年来始终没能建立正规的轮作制度,仍沿用“麦不连三、豆不重不迎茬”的习惯作法。1958年以前粮豆比例为2:1,水稻连种。1958年以后大面积开荒,新开荒地全部播大豆,比例失调,影响轮作。往往由于涝灾造成迎茬面积比例过大,影响产量。1964年以后对种植比例作了重大调整,把麦类种植比例从原来的25%提高到45%左右。并根据我场自然气候、土壤特征、地势差异、种植水平等条件,将我场耕地划分为三种轮作区划类型。
  第一轮作区称山坡漫岗轮作区,包括一队、二队、二十队、二十八队、二十九队。
  第二轮作区称平原水旱轮作区,包括三队、四队、五队、六队、八队、九队、十队、十二队、十三队。
  第三轮作区:(1)平原沿湖旱田轮作区,包括二十二队、二十三队、二十四队、二十五队、二十六队。(2)平原旱田轮作区,包括七队、十一队、十四队、十五队、十六队、十七队、十八队、十九队、二十一队。
  1981年建立起以轮作为中心的耕作,施肥、植保四制配合的正规轮作制。这三种轮作形式是:
  1.麦—杂、绿—豆—麦—玉—豆
  2—1 麦——————杂(玉米)——————豆
    (麦秸还田)   (有机肥)    (清除秸秆)
  (1)伏平翻深松或  耙茬免翻深松  秋耙茬或浅松
   搅麦茬垄底深松  或耙垄春翻   耙茬
  (2)复种绿肥秋平翻 机收秸秆还田  秋耙茬或浅松
           秋平翻深松   耙茬
  2—2 麦——————麦——————豆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  (清除秸秆)
   (1)伏秋翻深松  复种绿肥秋翻 秋耙茬或浅松耙茬
   (2)复种绿肥秋翻 伏秋翻深松  浅松耙茬或秋耙茬
  3.水旱轮作六区轮作形式:
  稻—稻—稻—稻—豆、绿—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