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况

第二章 教育

第一节 概况


1984~1988年,全场教育工作由农场教育科负责。1988年8月20日,农场组建教委,领导全场教育工作。教委主任由农场主管教育的副场级领导担任。初期,教委下设普教中心、职教中心和教研室,1991年后改为下设教育科、职教办、督导室、教研室和财务室。
  1984~1996年,农场教育行政管理由牡丹江农场管理局负责。根据省政府办公厅[1995]12号文件之规定,自1996年1月起,虎林地区实行县域经济一体化试点,农场教育行政管理移交虎林县教委。1998年6月30日,虎林县域经济一体化试点工作结束,自7月1日起,农场的教育行政管理,又归回牡丹江农垦分局负责。
  万国金、马天大、杨常印、高世栋先后担任农场教委主任。李再江、刘智文、柯伟、李江北先后担任教育科的主要领导。
  1984年8月,农场实行中学集中办学,撤销第二中学并入场直中学,成立农场中学。1989年8月,实行小学集中办学,将当时的18个教学点并为两所小学,即场直小学(1992年3月改称农场小学)和清河小学。2000年8月又将清河小学并入农场小学,从而完全实现了全场小学集中办学。学前教育也一直得到农场的高度重视。1985年农场为幼儿园建起了教学楼。2000年幼儿园开始实行寄宿制,满足了家长的要求。
  农场义务教育阶段,1984~1997年8月,实行“六三”学制,1997年9月后实行“五四”学制。非义务教育阶段,1984~1988年7月,农场办有普通高中,后根据牡丹江管局集中办高中要求,农场停办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农场一直办到1994年,先后开设农机、农学、园艺、艺术、财会、企管、经贸等专业。1984年9月,牡丹江管局在农场中学办音乐师资培训班,1987年9月成立北大荒艺术学校。1989年6月根据总局要求,北大荒艺校迁入八五一一农场。
  农场成人教育自1984年起,为适应农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先后举办中专班、大专班、各种自考班、扫盲班及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为农场各部门各单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实用人才。农场的教育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和前进,完成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任务,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优秀的生源,为农场培养了大量的实用人才。
  1984年以来,农场教育得到飞速发展。教育系统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顺利完成,师资队伍的素质结构得到改善,教育教学教研成果显著,学校环境和设施得到改善和更新。农场中学成为省级“示范化初中”,小学成为省级“合格小学”,幼儿园成为省级“二类园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1985年9月农场获得总局颁发的“垦区普及初等教育验收合格证”;1986年获得管局“教育成果展二等奖”;1988年获管局“招生工作二等奖”、“勤工俭学二等奖”;1989年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0年被评为管局“教育工作先进场”;1991年被评为省级全面办学先进单位;1993年6月10日黑龙江垦区示范化初中建设现场会,9月24日黑龙江垦区勤工俭学现场会,先后在农场召开;1993年农场荣获省政府督导室颁发的“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牌匾;1995年农场教育科在教育改革中成绩显著被评为管理局“先进教育科”。
             中小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1984~2000年)
  表5-4



  续表5-4



           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情况统计表
               (1988~2000年)
  表5-5



            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情况统计表
                 (2000年)
  表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