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返城知青
第二节 返城知青
大批知青返城后,开始了艰难的第二次创业。由于他们在北大荒受到了艰苦生活的磨炼,许多人在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上很快做出显著业绩。
部分知名知青简介:
北京知青张莉,女,1968年来场,十八连(粮油加工厂)战士,1975年返城,现任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正厅级)。
北京知青陆士桢,女,1968年来场,一中教师,1978年返城,现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青少年教育专家。
上海知青封利,女,1968年来场,八连战士,70年代初返城,现任上海市普陀区人大副主任。
上海知青蔡爱仁,男,1968年来场,工程一连(基建队)战士,1976年返城,现任上海辉煌实业总公司董事长。
哈市知青李红路,男,1968年来场,渔业一连指导员,1978年返城,现任哈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城市知青来农场时大多数只有十八九岁,他们在农场生活了十多年,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边疆。返城后,他们对自己的第二故乡仍然十分怀念。进入90年代后,农场曾多次派人前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召开知青座谈会,与曾在农场下过乡的知青们进行了广泛的联络交流。各市知青也不断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并开始组团回访农场。
1991年1月,在几位北京知青的倡议并积极努力下,“三十四团战友联谊会”宣布成立,共联络京津沪哈四大城市知青450多人,并编印了联络通讯录。
1996年4月,在建场40周年之际,农场邀请京津沪哈四城市知青代表8人回场参加场庆活动。此后,又先后有180多人分别自发组团回访农场。分别20多年后再次相见,知青们和农场干部群众的心情都很激动,大家紧握双手,人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199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从8月8日至8月12日,农场邀请京津沪哈四市知青代表共计160余人回访农场,参加庆祝联谊活动。期间农场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迎庆祝仪式,并组织进行了参观、座谈、文艺联欢、互赠纪念品等多种活动。在持续4天的回访参观期间,知青们为农场30年的发展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对农场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还商定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同时,回访知青们还组织了向农场教育事业捐助活动,沪、津、哈三市知青共捐款32200余元,用以资助困难学生和奖励优秀师生,其中上海10000元,天津1200元,哈尔滨21000元。知青回访期间全场上下尤如过节一般热闹,回访知青代表和农场干部群众都沉浸在难忘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畅想之中。
哈市知青在回访临行前特意编印了三十四团哈市知青通讯录。他们在通讯录的首页上深情地写到:
“30年前,我们五湖四海,青春勃发,聚首在”兵团“的旗帜下,朝夕相处,情存黑土。
30年后,我们天各一方,鬃染鹤发,那难以磨灭的记忆又将我们的名字连同情义,重逢在这本通讯录里。
成功者不是为展示自己的骄矜,
无为者也不是寻觅攀缘的阶梯。
我们超越行业、地位、市俗的羁绊,只为曾经共同拥有过一个名字———八五八农场。“
20多年过去了,已经返城的知青们仍然把农场视为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农场干部群众也仍然把知青们看作是不在农场的农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