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职工教育
第四节 职工教育
建场初期,农场在许多生产队配有专职文化教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职工的政治文化学习,在青壮年职工中开展扫盲活动。为适应农场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1958年,农场选派了一批人员去农业大学、党校、林业学校、农垦干部学校、兽医学校等单位去培训、脱产在职进修,这批人员共144名。1959年,农场22名干部和工人被农垦大学农管系录取。1960年,全场一大批在职干部报名参加农大函授学习。
从1963年至1976年,也不断对职工进行了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但培训时间一般较短。
1980年,农场在党委领导下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职工教育办公室,聘请了三名专职教师,开展职工教育工作。1982年,职工教育办公室与文教科合署办公。1983年配了专职职工教育干事。
1981年,全场掀起业余文化补课的高潮。这年,有22个基层单位办了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入学人数达1,500人;另还委托场外单位短期培训60人;送高等院校、中专学校进修代培33人。
1982年,因机构调整,办校单位由原来的22个降为18个,入学人数由原来1,500人减到1,100人。但这年,场内办了17期各种类型的学习班,857人参加了学习。此外,有33人委托外单位短期培训,有20人入各类成人高校学习,15人参加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
1983年,办学单位28个,入学人数达到l,575人。农场办文化技术学习班九期,共培训400人。有24人进入职工大专院校学习,21人参加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11人参加党政干部自学考试,17人参加各类函授学习。
文化技术补课学习的验收考试工作,从1982年11月至1983年底共进行五次。累计1,828人次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的共893人,其中文化合格758人,占应补课人员的43.3%;技术合格135人,占应补课人数的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