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普通话在农场
第二节 普通话在农场
农场的职工队伍以转业复员军人、支边青年、知识青年、国家统分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职工子女为主。由于他们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因此语言有下列特点:①以汉语为主。虽“南腔北调”都有,但在场内外人际交往中,都尽力学习和使用普通话。②一些人群交往中,主要是家族内部、同乡内部,仍使用原籍方言。如湖南省职工家族内部交往使用湖南方言,上海知青之间交往使用上海方言等。③个别较大范围内使用原籍方言,如农场八队就有“山东屯”之称,主要是因很多山东籍职工在队内、家族内的交往,仍使用山东方言。④方言与普通话的交叉现象。这主要反映在极少数少年儿童,他们在家随长辈说原籍方言,在校说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观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言。农场建立二十多年来,由于广播、电影、电视等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普通话在农场得以迅速推广。在农场出生的第二代人,现在的语言,(不论其父母原籍何地)都是比较接近标准的普通话。第三代人,可以说是标准普通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