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喜庆和民间传统节日
第三节 喜庆和民间传统节日
生育 职工生儿育女,是喜庆日子。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在农场职工中,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故职工对生育特别重视。各级领导,按政策规定除安排产妇休假外,还安排男方进行照顾。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对职工生育均表示祝贺,一般要送些鸡蛋、挂面、红糖、白糖等礼物,也有的送儿童玩具童装等。婴儿满月、“百岁”(即诞生一百天)、周岁时,一般均置办酒席,请来亲友,以示庆贺。多数家庭,对生儿生女都一样看待,但也有少数家庭有不同程度重男轻女思想。
寿辰 农场职工群众对过生日,一般均有所表示。但比较重视是五十、六十、七十、八十等寿辰。遇到上述日子,在家族亲戚中,要贺寿,置办一两桌酒席,贺寿者送些礼物。
春节 是民间最重要的节日。每年春节之前,农场领导与有关部门都组织大规模的拥军优属,慰问伤病员、慰问离退休职工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包括:到驻场部队慰问子弟兵,组织文艺演出,召开转复军人座谈会,向军属烈属送对联慰问品,救济贫困职工等(除春节进行拥军优属活动外,每年八一建军节,农场也都组织慰问驻军,慰问转复退伍军人的活动。)春节之前,各家各户都要卫生大清扫,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春节。各公共场所也都打扫装饰一新,张灯结彩,节日气象浓厚。除夕日,各家贴对联,福字,室内挂年画。除夕夜,家家包饺子,到二十四点(即正月初一日零点),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和各类烟花,一直持续到天明。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各单位以团拜为主,青年人给老一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各亲朋好友,乡亲故旧,也开始串门拜年互祝“平安发财”。春节前,外地工作的职工,一般都回家团聚。儿童少年给长辈拜年,长辈都给压岁钱(根据情况,给钱多少不等)。
元宵节 每年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古称上元,又称灯节。节日夜挂灯笼,吃元宵(又名汤园),燃放鞭炮。
二月二(农历) 一般习惯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一些家长要给儿童理发。也有成年人选这一天理发的。
清明节 这一天,晚辈多为已故长辈扫墓。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家家包粽子、煮鸡蛋。群众有在门旁插艾蒿的习惯。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各户吃月饼,晚上,全家团聚共赏明月。赏月时,备有瓜果等各种食品。中秋节,一般都要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