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机标准化作业 第五节 农机标准化作业
1993年以来,在每年的农业各主要生产阶段开始之前,农场均召开农业机械标准作业现场会,利用农业机械标准作业现场,对全场各生产队队长、机务副队长、农机技术员,进行田间标准作业示范,以规范标准,科学指挥。执行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规程》和《八五一一农场田间标准作业技术规程》。田间作业全部达到农艺要求。
1993年,农场规定春播、麦收质量标准,实行作业验收制度。1994年,农场严格农业机械田间标准作业管理,对达不到田间标准作业质量的要求返工。1995年,对各生产队的农业机械进行科学编组配套,增加复式作业项目 (翻地带合墒器,耙地带立式刮板耢子,播种带松土耙,镇压带链条,起垄带木方子等)。 1995年,兴办家庭农场之后,为便于有机户和无机户之间的有偿协作,农场对机械作业结算价格做出了统一的规定,并一直延用到1999年。1996年,农场执行不同农机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农机作业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其停止作业并返工,严重者扣减作业费20%。田间作业合格率达到95%以上。1998年,农场基本实现农作物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田间作业标准化。1999年至2000年,农场农业机械作业实行“三优”,即优机、优质、优价。2000年,国内石油产品价格连续抬升。根据农业整体效益连年下降的具体情况,农场对农业机械作业价格在1995年的基础上平均下调20%。
农场农业机械动力总量统计表
(1993~2000年)
表2—21
农业机械作业成本统计表
(1993~2000年)
表2—22 单位:公斤 元
农业机械型号与数量情况统计表
(1990~2000年)
表2—23 单位:台
续表2—23
农具类型与数量情况统计表
(1990~2000年)
表2—24 单位:台
机械作业标准公顷折合系数统计表
(2000年)
表2—25
续表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