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改造与发展
第三节 改造与发展
随着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企业的活力确实大为增强。但是企业的设备、技术和工艺的落后面貌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化工厂在1985年亏损达到109万元。特别是这个厂的水泥厂,年产只有3000吨,加上设备和工艺落后,产量低、成本高、质量差、亏损大。农场曾几次申报,也未列入国家技改计划。在改革中,农场以股份制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70万元,工厂自筹资金50万元,共120万元对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水泥厂的改造从1987年秋动工,到1988年5月结束,仅用10个月就把年产3000吨的水泥厂,改造成为年产3万吨的水泥厂,而且质量也比较稳定,当年盈利近20万元。煤矿也进行了技术改造,经过持续几年的努力,年产量由过去的4万吨,上升到1991年的15万吨,并建成为省级标准化的矿井。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农场地少人多的就业矛盾和调整产业结构,农场决定,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焦化工业。1986年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引进等办法,先后筹集资金4990万元,又新建了一座年产10万吨的焦化厂。这个厂1986年8月破土动工,到1988年5月投煤试产成功,仅用了短短18个月就建成了。而且当年就创利润24万元,1989年又创利润947万元。实践证明,改造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为农场的工业发展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