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报刊
第四章 新闻
第一节 报刊
50年代初期,国营农场刚刚建立时,做宣传鼓动工作的条件很差。转复军人想起了战争时期的油印小报,于是在农场办起了油印小报。1950年,东北军区政治部青年干部教导第一团在二龙山创办了油印《生产小报》。建立二龙山农场后改为《二龙山通讯》。通北农场于1952年创办《机农》报,红星农场于1952年创办《红星报》。赵光农场于1959年创办《赵光报》。转业军人杨树萱在这3个农场都办过油印小报,为垦区的宣传工作做出了贡献。油印小报一般是8开4版,每周两三期,有时套色印刷刊头、标题和领袖像等。小报及时传达宣传上级的指示、农场的形势、各方面的典型和经验。文章短小精悍,形式新颖活泼,发行及时迅速,很受职工欢迎。办报人员既是编辑,又是记者,还要亲自刻写、插图和印刷,经常点着蜡头忙到深夜。为了及时出版,有时还随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到工地。在田间地头和草窝棚里采坊、编写、印刷。劳动竞赛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常常出版套红“号外”,上午的事,下午就骑马或自行车送到了各个生产队。当时农场领导很重视发挥油印小报的作用,并亲自为小报撰写文章。二龙山农场的房定辰、红星农场的张庆海、韩有等都曾在农场油印小报上发表过文章。1959年6月,全省国营农场麦收准备和增产节约现场会在赵光农场召开, 《赵光报》为会议出版了5期专刊,介绍务农场的经验,刊登领导的讲话,每期有套色刊头、美术插图,受到与会同志的赞扬。
60年代以后,精印的小报逐渐停办,代之以季节性的生产简报。大批知识青年到农场后,一度又办起各种形式的小报。
1976年组建北安农管局后,管理局宣传处曾编印《政工简报》, 8开两版,不定期出版、铅印。1984年,管理局党委宣传部编印了两期《北安农垦》报,4开4版一期,对开两版一期,在黑河日报印刷厂印刷。因经费困难,只试刊两期就停了。
管理局办公室和其它一些业务部门还编印过铅印的简报性质的刊物。科技处与科研所从1978年起联合编印《北安农管局科技》,1985年改为《科技经济信息》,由管局科委科协主办,每月一期。管局办公室从1982年开始编印综合性的内部刊物《北安农垦》,不定期出版。教育处于1980年创办《教育通讯》,1984年后停刊。管局团委于1980年创办油印的内部刊物《青年战线》。 管局工会于1984年创办《工运动态》。 这些内部刊物在交流信息,传播经验,指导工作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有些文章被上级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