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节 管理

第五章 档案

第—节 管理


建场初期,农场没有专人管理档案,由办公室秘书或文书兼管档案。1960年后,二龙山农场设专职档案员。其它农场仍是文秘、档案工作在一起管理。存放档案、文书办公的地方,被称为档案室或保密室。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档案被烧毁和散失。五大连池、锦河等农场1968年以前的文书档案一份未存。1978年以前,管理局对务农场的档案工作没有统一管理,农场档案管理比较混乱,有的档案在业务部门,有的文件在个人手中。多数农场没有专柜,有的农场把文书档案装在麻袋里,有的霉烂了,有的丢失了,有的被老鼠咬了。到1979年,赵光机械厂建厂32年竟没有一卷文书档案。除二龙山、龙镇农场外,其它农场都没有专职档案员。兼职档案员也不稳定,锦河农场3年换6个文书兼档案员,格球山农场有一年换了5个文书兼档案员。
  1979年起,管理局办公室秘书科负责,对基层档案管理进行指导。组织农场文秘档案工作人员开展档案资料收集、鉴定、整理工作,把长期分散的档案集中了起来,分别装订成卷,并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局办公室统一购置了铁卷柜,农场档案管理开始有了正常秩序。管理局办公室也收集整理了局机关的文书档案。1979年12月,黑龙江省召开全省文秘档案工作会议,管理局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王兆田,由于管理文书档案及指导基层文档工作有突出成绩,被评为全省文秘档案先进工作者,是全省垦区唯一受到省委,省政府奖励的文秘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大会印发了王兆田的发言材料。
  1980年3月,管理局召开了文秘档案工作会议,要求农场成立档案室,设专职档案员,进一步加强档案基础建设。这次会议对推动全局档案工作走上正规起到了重要作用。二龙山农场场部建立了综合档案馆,分场建立了档案室,生产队设档案专柜。全场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等由综合档案馆集中管理。其它农场相继建立档案室,陆续配专职档案员,加强了基础建设。1980年,省农场总局办公室进行文秘档工作大检查,北安农管局被评为文秘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全局现有27个立档单位,专兼职档案员28人,其中专职6人。1983年有3名档案员被评为助理馆员职称,7名档案员被评为档案管理员职称。全局现有文书档案14718卷,科技档案173卷,会计档案135896卷。除二龙山农场综合档案馆集中管理各种档案外,其它单位档案室只管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和科技档案仍由业务部门分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