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小城镇建设
第五章 水利 工矿 建筑 环保
第十一节 小城镇建设
第十一节 小城镇建设
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以后,农场党委对小城镇建设有新的认识,找出差距,树立了抓好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思想,到1989年全场道路已基本实现了沙石化,环境建设也有了较大的改变。
1990年,农场为改善教学条件新建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2 000平方米,这意味着农场小城镇建设发展拉开了序幕。
1991年,农场出资30余万元,把中央路拓宽修形,并安装路灯40盏。
1992年,农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兴建了1 430平方米的职工医院楼,615平方米的银行、计财科办公楼,扩建招待食堂等。
1993年,农场教育进行改革,实行集中办学,新建2 475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1栋。同年兴建260平方米的修配厂办公楼1栋。
1994年,农场根据上级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委托分局设计院编制了《龙门农场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备忘录一份。
1995年至1996年,农场的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为了解决职工吃水难的问题,筹资40万元,由主管场领导郑广山负责对场部地区的自来水管网进行了彻底改造,并购进一套自动给水设备,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使用。
1997年,小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农场新建5栋小康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 260平方米,景点一处占地面积17 280平方米,公厕两座供热点一个,供热面积1万平方米。
1998年,新建小康楼2栋,建筑面积492平方米,完成了建场以来第一条排水管网 800多米,种草皮15 000多平方米,同时分局设计院完成了场部小城镇规划的修编工作。
1999年,农场新建第一栋职工出资的商宅楼,总建筑面积5 290.35平方米,完成下排水管网800多延长米,同时完成了场部两条排水管网的建设工作。新建锅炉房432平方米,供热管网2 152延长米,从而完成了场部两个供热中心建设,使全场的供热面积达到两万多平方米。
2000年,农场投资220万元,建成2 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和263平方米的学生食堂。
龙门农场自1986~2000年15年间,小城镇建设总投资2 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达17 417.35平方米,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渐显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