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二节 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二节 环境建设与保护
20世纪80年代,农场对治理脏、乱、差较为重视,狠抓了“三个环节”,在环境建设与保护上取得了明显效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场对环境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向美化、净化、绿化、香化的方向发展。
1994年,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九队被列为农场第一个生态农业试点队。
1995年,为了把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各队成立了组织机构,配齐了专职的环保员和车辆,全场共有环保车辆14台,环保员20余人。农场因在环境上工作突出,被北安分局评为环保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
1996年,张俊山调到环保科任科长,原科长李森调出。
1997年,农场建起第一个景点,地址在机关办公室后院,占地面积17 280平方米,内设木制回廊休闲凉亭3个,内置景灯8盏。
1998年,农场的绿化工作有新突破,人工种植草皮(美国草) 315 000多平方米,使全场环境建设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
1999年,各分场都按精神文明考核方案的要求,做到了路有名、树成行、路平坦、沟顺直、花飘香优美舒适。
2000年,农场对三队、五队、六队、八队、十队的办公室进行了维修,改善了生产队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加大了对场区队区的环境整治力度。全年新铺步道板 2 000平方米,种植花草带5 000多延长米,绿化总面积8.5平方米,全场人均绿化面积达 26.68平方米。全场的环境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0年,农场建立农场级湿地型自然保护地,面积756公顷,占农场总面积的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