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一、个体管理
  1986年,龙门农场的工商物价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在 9平方米办公室里工作就创出佳绩,被北安垦区工商局誉为“九平方米的辉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农场产业结构的调整,龙门农场的个体工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12月龙门农场工商行政管理制定了大力发展个体工商业的二十条优惠政策,其中主要的有: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从事综合性经营和跨行业经营,开放商业(含粮食)、物质供销企业的经营方式,支持党政机关在机构精简中富裕人员兴办实体,支持党政机关兴办对内服务为主的经济实体,农场职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个体经营,党政机关人员可办停薪留职从事个体工商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待业人员、因资金不足的可酌情放宽,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规定的不允许经营的行业和商品外其他均放开经营等。优惠政策的出台给龙门个体工商业注入了活力,个体工商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个体工商业户数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4—7                               单位:户


 
  续表4—7


 
               个体工商业户从业人员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4—8                               单位:人


 
               个体工商业户注册资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4—9                               单位:万元



             个体工商业销售总额营业收入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4—10                              单位:万元



  二、龙门市场 大集
  龙门农场在1992年以前没有真正意义的市场,只有几家经营蔬菜水果的商贩在道路两旁叫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1988年6月,龙门农场筹建商业一条街,龙门第一栋家属楼南50米处是一片烂泥塘,工商所全体人员利用3个月时间,用石头、黄沙铺就一条宽 7米、长150米的大道,两面盖商店,中间是临时市场。龙门农场市场的雏形形成。
  1992年10月10日,龙门农场工商所投资 7万元,在场部转盘道路北,现幼教中心门前,建成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40个摊位的钢梁结构的龙门农贸市场。北安农垦工商局局长王亚茹亲自为龙门农贸市场剪彩。市场经营的品种也多了起来,全场职工群众的菜篮子也丰富起来了。龙门农场才形成真正意义的市场。
  龙门农场人口少,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市场规模一直有限。为了活跃农场经济,方便全场职工群众,1997年8月 18日,“龙门星期四大集”开张营业。工商局经过广泛宣传,又从沾河林业局及周边地区招商一批个体工商户来农场经营,工商局积极扶持,义务在电视台发布广告,精心维持和组织,到2000年已粗具规模,以农场下岗职工、待业青年为主体,吸引了周边乡镇广大经营者,龙门大集越办越好。
  三、企业管理
  1986~2000年,企业登记管理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创造宽松环境,支持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先后对龙门农场修造厂、木材综合加工厂、基建队等企业合理界定企业的经营范围,理顺企业产权登记关系,进行企业内部机制的重组和改造,实行股份制和合伙经营,使这些企业起死回生,重见光明,走上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正确道路。每个企业每年产值都在百万元以上。
  第二,简化登记,强化年检。工商银行在每个年度的企业年检工作中,都实行严格的年度审验,对企业的经营范围、资金增减变动、产品质量的优质化等运行情况都要填制相应的表格和书面说明,并组织人员到企业实地检查,核对无误,方可放行。从而,强化了年检,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年检率都在100%。
  第三,完善服务职能,理顺服务关系。始终坚持支企搞活。1994~2000年在为垦区和农场的经济建设服务上,重点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现场办公,登门服务。1994年,龙门农场果酒厂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一度销路不畅,针对实际情况,现场办公,为其扩大经营范围,调整了产品价格,建议企业调整了领导班子,制订各项规章制度,降低成本,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该厂由前一年亏损1万元,实现盈利1万元。
  二是运用法律,主动服务。1996年,龙门农场与浙江省松阳县天然工艺厂联营木碗生产,同时在浙江省金华地区签订了购置设备合同,合同总额为63万元(二套设备),农场先行预付设备款10万元。工商所对其企业进行调查论证后认为,该企业不具备履行合同的法人资格,是一个“三无”企业,这是一起合同诈骗行为。建议农场应立即停止一切联营活动,并尽快索回预付款。当即索回3万元,后又索回7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达80万元。
  三是排忧解难,周到服务。1994年初,工商所在龙门农场驻龙镇经销站社教期间,在车皮到站时,货位还没有备好的情况下,为其联系货运车辆13台次,使其按时装车发运,为该企业减少3万多元的经济损失。1997年为物资供应站销售积压物资 50多万元,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是采取四项措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即部门配合,督促发展;运用政策,引导发展;树立典型,带动发展;简化手续,保障发展。
               各类企业登记注册一览表
                 (1986~2000年)
  表4—11



  续表4—11



  四、合同管理
  工商管理所合同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签证工作。工商机关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对拟签订的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真实而进行的协助性审查,防止出现不严谨、不准确、不合法的文字和条款,事先减少或预防经济纠纷和经济诈骗。仅1992年就签证经济合同13份,合同总额达100多万元。
  (二)1990年首次在全场经济活动中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三)依照上级“在横向联合中,要提倡重合同守信用”的要求,在全场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
  (四)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和咨询。
  (五)宣传合同法规,培训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经济组织的合同管理人员,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1998年由农场纪委书记于宝财带领 4名企业负责人参加北安工商分局举行的新合同法培训班,受到一次全面、系统的合同法教育。
  (六)1996年帮助农场查处利用合同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为农场挽回经济损失80多万元。
  (七)调解经济合同纠纷。
  (八)1993年前还承担经济合同仲裁和无效经济合同确认的工作。
  五、商标注册
  龙门农场建场以来,工业比较簿弱、一直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更没有自己的注册商标。1985年 7月龙门农场都柿酒厂为果酒和糖果进行注册,经龙门农场申报,国家工商局批准,农场的第一个注册商标“兴龙牌”正式诞生,注册号:249523。1995年 7月商标注册到期,工商局通知农场对“兴龙牌”商标进行续展注册,由于农场诸多原因在宽展期满后仍未提出申请,“兴龙牌”注册商标被注销。
  1999年10月龙门农场的香菇生产有一定的规模,生产销售自己品牌的产品成为可能,于是又提出申请注册“双龙”牌香菇,截止到2000年为止“双龙”牌商标还在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