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干部管理工作

第三节 干部管理工作



                第三节 干部管理工作
  一、干部管理
  农场组织部门主要具体负责干部的考核、任免、评议、调配、工资、奖励、福利、培训及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落实干部政策、干部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等工作。
  1986年
  (1)生产队编制8人。
  (2)调配干部12人次。
  1987年
  调配干部13人次。
  1988年
  (1)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农场场长聘任基层单位行政主要领导,行政主要领导聘任副职以下干部。
  (2)调配干部31人次。
  1989年
  (1)下发《关于党管干部的通知》。
  (2)下发《关于干部人事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
  (3)调配干部38人次。
  1990年
  调配干部13人次。
  1991年
  (1)全场公开考试录用统计6人。
  (2)调配干部15人次。
  1992年
  (1)实行行政干部、科技干部聘任制,党群干部选任制,工会主席选举制。
  (2)调配干部12人次。
  1993年
  (1)农场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合并科室、精简人员,由原来的80人减少为53人。
  (2)各生产队明确了干部的配置:7人(队长、书记、副队长、会计、兽医、统计、出纳(半)、记账员(半))。
  (3)调配干部48人次。
  1994年
  (1)农场采取民主方式选举聘任变电所所长(承包人)、修配厂厂长(承包人)。
  (2)调配干部10人次。
  1995年
  调配干部16人次。
  1996年
  (1)六队、十一队民主选举生产队长。
  (2)调配干部12人次。
  1997年
  调配干部9人次。
  1998年
  (1)对财会队伍进行整顿,3名会计、2名出纳、2名统计被淘汰下岗。
  (2)农场中学对外招聘7名教师。
  (2)调配干部11人次。
  1999年
  (1)中小学通过考试公开录用五名教师。
  (2)调配干部12人次。
  2000年
  (1)下发《关于实施人才战略的通知》
  (2)分配2名大中专毕业生。
  (3)调配干部8人次。
  二、干部队伍
  龙门农场干部队伍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1)原地方系统干部,(2)复员转业干部,(3)大中专毕业生, (4)上级调配干部,(5)从农场选拔录用的干部。
  从1986年到1995年底,龙门农场干部总数为399名,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8名,科级干部41名,一般干部350名。
  到2000年底,龙门农场干部总数为406名,副处级以上干部10名,科级干部 51名,一般干部345名,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58名。
  三、干部教育
  1986年到2000年,农场始终注重干部的培训教育,主要靠外地培训办班和脱产学习,培训的地点主要是总局党校、柳河干部学校、赵光党校、农垦干部管理学院及专业技术对口的其他院校。
  培训的方式主要有在职函授学习、短期培训班和脱产学习。
  截止到2000年,参加在职函授学习的有31人;短期培训的500多人次;脱产学习的38人。
  全场干部具有大专学历的达70%以上。
  4、干部职改工作
  龙门农场的职改工作始于1991年,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认真贯彻上级职改方案精神,积极推进农场职改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到2000年底,全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人,中级技术职称的55人,初级技术职称的299人。